[實用新型]一種普外科用肌肉牽開器有效
| 申請?zhí)枺?/td> | 201420451855.1 | 申請日: | 2014-08-04 |
| 公開(公告)號: | CN204016375U | 公開(公告)日: | 2014-12-17 |
| 發(fā)明(設計)人: | 陳立民 | 申請(專利權)人: | 陳立民 |
| 主分類號: | A61B17/02 | 分類號: | A61B17/02;A61M27/00 |
| 代理公司: | 暫無信息 | 代理人: | 暫無信息 |
| 地址: | 256651 *** | 國省代碼: | 山東;37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外科 肌肉 牽開器 | ||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普外科用醫(yī)療器械領域,具體涉及一種普外科用肌肉牽開器。
背景技術
普外科手術時經(jīng)常用到肌肉牽開器,現(xiàn)有技術中肌肉牽開器使用時操作不便,需要兩人操作,固定效果不好,影響手術進行。
實用新型內(nèi)容
本實用新型克服了現(xiàn)有技術的不足,提供一種使用方便、容易牢靠、補充光源且可抽取手術中的積液的普外科用肌肉牽開器。
為解決上述的技術問題,本實用新型采用以下技術方案:
一種普外科用肌肉牽開器,包括橫桿,所述橫桿下端設置有牽開器;所述橫桿上牽開器的兩端設置有限位塊;所述橫桿底部設置有T形凹槽,所述牽開器頂部設置有固定板,所述固定板上部是T形結(jié)構(gòu),與T形凹槽相匹配,所述固定板插接在于所述橫桿底部的T形凹槽內(nèi);所述牽開器包括第一支架和第二支架,所述第一支架和第二支架的末端為弧勾形末端;所述第一支架與所述第二支架之間連接有伸縮牽開器,所述伸縮牽開器通過每段桿體上設置的定位螺母固定位置;所述伸縮牽開器上設置有照明裝置;所述牽開器的一個支架上活動設置有積液回收抽管;所述積液回收管上設置有負壓接口。
更進一步的技術方案是橫桿頂部設置有掛環(huán)。
更進一步的技術方案是回收抽管的管口是喇叭狀。
更進一步的技術方案是所述牽開器的兩個支架閉合時最小直線距離為2-3cm;張開時最大直線距離為5-8cm。
與現(xiàn)有技術相比,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實用新型橫桿與牽開器之間的連接T形插接連接關系,可以使牽開器沿凹槽左右移動,可根據(jù)實際需要選擇牽開器的位置,擴大了操作范圍;牽開器之間通過伸縮牽開器實現(xiàn)分開和閉合,且使用螺母固定,更加穩(wěn)定,不需要多人配合使用;通過設置的照明裝置,在光線不強時可打開照明裝置,增加視野的清晰度,同時,通過設置掛環(huán),使用時不僅可以手提,還可以選擇掛掉在固定架上,減少了人力的使用,且更加固定;通過活動設置積液回抽管,需要抽取積液時可將喇叭狀的管口伸入積液中,連接負壓裝置,即可收取積液。
附圖說明
圖1為本實用新型一個實施例的結(jié)構(gòu)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結(jié)合附圖對本實用新型作進一步闡述。
如圖1所示,圖1示出了本實用新型一個實施例的結(jié)構(gòu)示意圖。本實施例普外科用肌肉牽開器,包括橫桿1,所述橫桿下端設置有牽開器4;所述橫桿上牽開器的兩端設置有限位塊;所述橫桿底部設置有T形凹槽,所述牽開器頂部設置有固定板2,所述固定板上部是T形結(jié)構(gòu),與T形凹槽相匹配,所述固定板插接在于所述橫桿底部的T形凹槽內(nèi);所述牽開器包括第一支架和第二支架,所述第一支架和第二支架的末端為弧勾形末端;所述第一支架與所述第二支架之間連接有伸縮牽開器5,所述伸縮牽開器通過每段桿體上設置的定位螺母固定位置,使用時用弧勾形末端勾住皮層,通過伸縮牽開器的拉長而拉開手術創(chuàng)口,到合適的位置后使用螺母固定即可;所述伸縮牽開器上設置有照明裝置6;照明裝置通過內(nèi)置的電池供電;所述牽開器的一個支架上活動設置有積液回收抽管7;所述積液回收管上設置有負壓接口。
更進一步的技術方案是橫桿頂部設置有掛環(huán)3。
更進一步的技術方案是回收抽管的管口是喇叭狀。
更進一步的技術方案是所述牽開器的兩個支架閉合時最小直線距離為2-3cm;張開時最大直線距離為5-8cm。
在本說明書中所談到的“一個實施例”、“另一個實施例”、“實施例”、等,指的是結(jié)合該實施例描述的具體特征、結(jié)構(gòu)或者特點包括在本申請概括性描述的至少一個實施例中。在說明書中多個地方出現(xiàn)同種表述不是一定指的是同一個實施例。進一步來說,結(jié)合任一個實施例描述一個具體特征、結(jié)構(gòu)或者特點時,所要主張的是結(jié)合其他實施例來實現(xiàn)這種特征、結(jié)構(gòu)或者特點也落在本實用新型的范圍內(nèi)。
盡管這里參照實用新型的多個解釋性實施例對本實用新型進行了描述,但是,應該理解,本領域技術人員可以設計出很多其他的修改和實施方式,這些修改和實施方式將落在本申請公開的原則范圍和精神之內(nèi)。更具體地說,在本申請公開、附圖和權利要求的范圍內(nèi),可以對主題組合布局的組成部件和/或布局進行多種變型和改進。除了對組成部件和/或布局進行的變型和改進外,對于本領域技術人員來說,其他的用途也將是明顯的。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陳立民,未經(jīng)陳立民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yè)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lián)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420451855.1/2.html,轉(zhuǎn)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wǎng)。
- 上一篇:沖掏靜壓沉樁方法
- 下一篇:攔河閘下游一級消力池尾坎高度計算方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