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調節閥有效
| 申請號: | 201420364047.1 | 申請日: | 2014-07-02 |
| 公開(公告)號: | CN204041131U | 公開(公告)日: | 2014-12-24 |
| 發明(設計)人: | 黃奎;孫軼;王蒲偉;王勇;宋斌;李衛平;段捷;胡少文;王楓;王伏凱;汪敏 | 申請(專利權)人: | 中國長江動力集團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F01D17/10 | 分類號: | F01D17/10;F01D17/20 |
| 代理公司: | 武漢開元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 42104 | 代理人: | 唐正玉 |
| 地址: | 430074 湖北*** | 國省代碼: | 湖北;42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調節 | ||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調節閥,適用于汽輪機行業。
背景技術
調節汽閥及連桿由調節閥、傳動機構和油動機三部分組成。調節閥包括閥桿、凸輪軸、閥碟及閥座等。傳動機構由支架和杠桿組成。油動機部分則為接收DEH發來的信號適應特定電液調節系統。調節閥的作用是按照控制單元的指令改變進入汽輪機的蒸汽流量,以使機組受控參數(功率或轉速、進汽壓力、背壓等)符合運行要求。
現有汽輪機組調節汽閥由調節閥、操縱座,凸輪配汽機構、配汽杠桿組成。四個調節閥沿前汽缸徑向焊接布置,每個閥配單獨操縱座,結構復雜龐大,采用新型調節閥既精簡進汽部分結構,降低制造廠生產成本,又可簡化現場管道、場地布置。
發明內容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為了克服上述現有技術存在的問題,提供一種調節閥。本實用新型的調節閥本體通過合金鋼板材組焊而成,通過垂直結合面法蘭與前汽缸緊固聯接。閥座通過過盈聯接裝入前汽缸內,同時在閥座外圈采用密封焊固定,既可以防止閥座受汽流作用力松脫,又避免焊縫由于熱應力反復作用而被拉裂。
本實用新型調節閥解決上述現有技術中存在的不足,主要是通過以下技術方案實現的:
調節閥,包括本體、四根閥桿、四個閥碟、四個閥座、八根杠桿、一根連桿、五個支撐架、一根凸輪軸、托架、傳動齒輪、四個凸輪、四根拉桿,其特征在于:三個支撐架的底部分別固定在本體上,另二個支撐架的底部分別固定在托架上,每個支撐架的頂部安裝一個軸承,凸輪軸固定在五個軸承上,傳動齒輪、四個凸輪分別安裝在凸輪軸上,且傳動齒輪位于托架上的另二個支撐架之間,四個凸輪均分在本體上的三個支撐架之間;四個閥座分別通過過盈聯接裝入前汽缸內,每個閥座對應一個閥碟,每個閥碟固定在一根閥桿的端部,每根閥桿穿過本體上端與一拉桿一端連接,四根杠桿分別固定在一個凸輪上,另四根杠桿與凸輪上的四根杠桿組成四對杠桿組,每對杠桿組兩端連接在一起,且一端固定在一連桿上,連桿固定在本體的三個支撐架上,每根拉桿另一端與一對杠桿組中一根杠桿相連。
本實用新型還包括四個閥套、四根彈簧,每根穿過本體的閥桿上套上一個閥套,閥套上再套一個根彈簧。
所述的閥桿上設有高壓、低壓兩段閥桿汽漏孔,分別接往除氧器和汽封加熱器,確保閥桿漏汽能有效回收。
所述的本體通過合金鋼板材組焊而成,通過垂直結合面法蘭與前汽缸緊固聯接。所述的閥座通過過盈聯接裝入前汽缸內,同時在閥座外圈采用密封焊固定,既可以防止閥座受汽流作用力松脫,又避免焊縫由于熱應力反復作用而被拉裂。
本實用新型使用時,將操縱機構(油動機)的齒條與凸輪軸上的傳動齒輪嚙合,齒條在操縱機構(油動機)的作用下,向上運動,傳動齒輪通過與凸輪軸配合的平鍵傳遞扭矩,帶動凸輪軸轉動。凸輪軸上裝有4個凸輪,凸輪與凸輪軸相對固定。當凸輪軸轉動時,安裝于上的凸輪帶動四對杠桿組向上運動,進而帶動連桿,克服彈簧力帶動閥桿向上運動,調節閥開啟。可以采用不同的凸輪型線,使各調節閥次序開啟,以便達到較理想的流量特性曲線。
本實用新型調節閥通過操縱機構、凸輪、杠桿等,由油動機油壓開啟,依靠彈簧力關閉,這樣比較安全,即使在工廠斷電的事故下,仍能保證調節閥迅速關閉。
附圖說明
圖1為本實用新型的結構示意圖。
圖2為本實用新型安裝布置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結合附圖對本實用新型進行詳細的說明: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中國長江動力集團有限公司,未經中國長江動力集團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420364047.1/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