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一種菇棒打孔機有效
| 申請號: | 201420347625.0 | 申請日: | 2014-06-21 |
| 公開(公告)號: | CN203887940U | 公開(公告)日: | 2014-10-22 |
| 發明(設計)人: | 葉旭君;葉小林;童秋鳳;葉麗君 | 申請(專利權)人: | 葉旭君 |
| 主分類號: | B26F1/24 | 分類號: | B26F1/24 |
| 代理公司: | 暫無信息 | 代理人: | 暫無信息 |
| 地址: | 313000*** | 國省代碼: | 浙江;33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棒打 | ||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屬于農業機器領域,特別涉及一種用于對菇類培養棒放氣的打孔機。
背景技術
目前,香菇培養的過程,培養棒需要打孔放氣以利于香菇的培養,但是,現在主要依靠人工用釘子板手工按壓打孔,打孔的效率低下,勞動強度高。
實用新型內容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是克服現有技術的不足,提供一種菇棒打孔機,用于對菇棒進行自動打孔放氣。
本實用新型解決所述技術問題的方案是:一種菇棒打孔機,包括機架、設置在機架上的具有空腔的菇棒箱和位于所述空腔內的打孔板,所述菇棒箱的上下位置處對應設置有入口和出口,所述打孔板靠近空腔內壁的連接面與驅動裝置連接,該驅動裝置能夠單獨驅使與其連接的打孔板在水平方向移動,該打孔板上與所述連接面對應的孔針面上設置有多個凸出的孔針,所述打孔板的數量為四個,該打孔板均布設置,且該打孔板的孔針面相互共同圍成用于安放菇棒的菇棒通道,所述菇棒通道與菇棒的外形相匹配。
本實用新型的工作流程:
待打孔的菇棒由入口進入到菇棒通道內,啟動驅動裝置,在驅動裝置的驅動下打孔板在水平方向上移動,在移動過程中打孔板上的孔針與菇棒接觸直至完成打孔工作;待打孔結束后,反向驅動驅動裝置,打孔板向反向移動,孔針由菇棒撤出,后菇棒由出口滑出,完成打孔工作。四塊打孔板由四個方向對菇棒進行打孔,能夠保證孔針均勻對菇棒進行打孔。
作為一種改進,所述驅動裝置為氣缸,所述氣缸的氣桿與所述打孔板的連接面固定連接。氣缸作為驅動動力,驅動穩定,打孔效果好,結構成本低。
作為一種改進,所述氣缸還包括第二工作桿,所述氣缸為雙向氣缸;還包括圍繞設置在所述菇棒箱外的輔助打孔裝置,該輔助打孔裝置包括輔助菇棒通道和設置在所述輔助菇棒通道內的輔助打孔板,該輔助打孔板的孔針面設置有凸起的孔針;該第一工作桿和第二工作桿分別與所述打孔板的連接面和所述輔助打孔板的連接面連接。雙向氣缸的氣缸桿分別連接打孔板和輔助驅動板,可以同時對菇棒通道和輔助菇棒通道內的菇棒進行打孔,提高了打孔效率。
作為一種改進,所述輔助打孔裝置的數量為一個。
作為一種改進,所述輔助打孔裝置的數量為三個。
作為一種進一步地改進,所述輔助打孔裝置的孔針為接種針,當孔針為接種針時,菇棒可以在輔助菇棒通道完成接種工作,拓寬了裝置的使用范圍,提高了裝置的使用性能。
作為一種更進一步地改進,所述菇棒箱下方對應出口位置處設置有導向板,用于引導由出口滑出的菇棒。菇棒從出口滑出時,在導向板的引導下能夠順利滑落至指定位置,方便回收菇棒,提高了設備的使用性能。
本實用新型利用簡單的機械結構,實現自動對菇棒進行打孔的使用功能,具有操作簡便、投入成本和使用成本低等優點。
附圖說明
下面參照附圖對本實用新型進行更加詳細的描述,在附圖中示出了優選的具體實施方式。
圖1為本實用新型的具有輔助打孔裝置的第一實施例的內部結構示意圖;
圖2為本實用新型的具有輔助打孔裝置的第一實施例的外部結構示意圖;
圖3為本實用新型的第二實施例的內部結構示意圖;
圖4為本實用新型的第二實施例的外部結構示意圖;
圖5本實用新型的第二實施例的俯視圖。
具體實施方式
第一具體實施方式
圖1和圖2示出了本實用新型的具有輔助打孔裝置的第一實施方式的打孔機。如圖1及圖2所示,打孔機包括機架1、設置在機架1上的具有空腔2的菇棒箱3和位于空腔2內的打孔板4,菇棒箱3的上下位置處對應設置有入口5和出口6,打孔板4靠近空腔2內壁的連接面41與驅動裝置7連接,該驅動裝置7能夠單獨驅使與其連接的打孔板4在水平方向移動,該打孔板4上與所述連接面41對應的孔針面42上設置有多個凸出的孔針43,打孔板4的數量為四個,該打孔板4均布設置,且該打孔板4的孔針面42相互共同圍成用于安放菇棒的菇棒通道8,菇棒通道8與菇棒的外形相匹配。
在本實施例中,該驅動裝置為氣缸7,氣缸7的氣桿71與打孔板的連接面41固定連接。氣缸7還包括工作桿71和第二工作桿72,氣缸7為雙向氣缸7;還包括圍繞設置在菇棒箱3外的輔助打孔裝置9,該輔助打孔裝置9包括輔助菇棒通道91和設置在輔助菇棒通道91內的輔助打孔板92,該輔助打孔板92的孔針面921設置有凸起的孔針922;該第一工作桿71和第二工作桿72分別與所述打孔板4的連接面41和所述輔助打孔板92的連接面923連接。輔助打孔裝置9的數量為1個。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葉旭君,未經葉旭君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420347625.0/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