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一種平移自卸車有效
| 申請號: | 201420341775.0 | 申請日: | 2014-06-25 |
| 公開(公告)號: | CN203946002U | 公開(公告)日: | 2014-11-19 |
| 發明(設計)人: | 潘建鋒 | 申請(專利權)人: | 潘建鋒 |
| 主分類號: | B60P1/00 | 分類號: | B60P1/00 |
| 代理公司: | 鄭州聯科專利事務所(普通合伙) 41104 | 代理人: | 時立新 |
| 地址: | 472100 河*** | 國省代碼: | 河南;4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平移 卸車 | ||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屬于汽車和掛車領域,具體涉及一種平移自卸車。
背景技術
現今,自卸汽車主要是在車廂底部或前部設置一套液壓舉升系統,當需要卸貨時通過液壓舉升系統使車廂繞著車廂后端的旋轉點旋轉,將車廂的前端抬起一定的高度,使車廂和汽車底盤主梁之間形成一個前高后低的傾角,使貨物通過自身的重量沿著傾角向后卸料。其存在最大的安全隱患是:車廂在舉升期間,車廂前端升高,造成貨箱重心也升高,容易發生翻車或翹頭現象。汽車舉升時發生事故,導致車輛和人員損傷的現象時有發生。另外,在礦洞、隧道內作業時,受高度限制,重型汽車無法作業,只能采用小型汽車或人工作業,運輸效率低下。
實用新型內容
為了克服現有技術的不足,本實用新型提供了一種平移自卸車。
基于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采取了如下技術方案:
一種平移自卸車,包括車廂和車的自卸動力系統,車廂包括前擋板1、后擋板2、左側擋板3、右側擋板4和底板5,一種平移自卸車,包括車廂和車的自卸動力系統,車廂包括前擋板1、后擋板2、左側擋板3、右側擋板4和底板5,前擋板1靠近車頭的那一面的下端設有導向槽6,前擋板1左右兩側底面的靠前位置上各設有一個耐磨滑塊14,底板5緊挨前擋板1的端面上設有前滑輪組7,底板5的下表面中部設有油缸8和中滑輪組9、后部設有后滑輪組15及綜合體輥筒10,左側擋板3、右側擋板4的后端分別設有后擋板自動舉升油缸1,并且后擋板自動舉升油缸11與后擋板2采用鉸接的方式進行連接,底板5的上表面上平鋪一張耐磨輸送帶12,耐磨輸送帶12的前端固定在前擋板1底面的靠后位置,后端固定在綜合體輥筒10上,綜合體輥筒10的長度大于耐磨輸送帶12的寬度,后擋板2的底部位于耐磨輸送帶12上。
綜合體輥筒10的一端設有固定槽16,固定槽16內固定有鋼絲繩13,且鋼絲繩13在綜合體輥筒10上以順時針方式纏繞若干圈,并依次通過后滑輪組15、中滑輪組9、前滑輪組7和導向槽6固定在前擋板1上。
綜合體輥筒10由液壓馬達、減速機和輥筒構成,將減速機固定在輥筒的內部且遠離固定槽16的一端,將液壓馬達安裝在減速機上,車的自卸動力系統將動力輸入液壓馬達,液壓馬達驅動減速機,減速機帶動輥筒轉動。
所述后滑輪組15、中滑輪組9和前滑輪組7均由2個滑輪構成,且中滑輪組9中的滑輪91位于油缸8的活塞桿81頂部。
所述前擋板1為橫截面為三角形的長條體,使得前擋板1在不與側擋板相連的情況下可實現自行站立。
本實用新型利用車輛的原自卸動力系統將動力輸入到綜合體輥筒的液壓馬達和減速機上,通過綜合體輥筒的正反轉、耐磨輸送帶和鋼絲繩的卷入和卷出,帶動車廂前擋板的往復運動來實現卸貨和卸貨后的返程,可有效避免現有自卸車在卸貨過程中重心升高導致自卸車不穩的技術難題。
附圖說明
圖1是本實用新型的結構示意圖;
圖2是圖1中車廂后端放大圖;
圖3是圖1中車廂的A向視圖;
圖4是圖1中車廂的B向視圖;
圖5是本實用新型中耐磨輸送帶的連接結構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如圖1、2、3、4和5所示,一種平移自卸車,包括車廂和車的自卸動力系統,車廂包括前擋板1、后擋板2、左側擋板3、右側擋板4和底板5,一種平移自卸車,包括車廂和車的自卸動力系統,車廂包括前擋板1、后擋板2、左側擋板3、右側擋板4和底板5,前擋板1靠近車頭的那一面的下端設有導向槽6,前擋板1左右兩側底面的靠前位置上各設有一個耐磨滑塊14,底板5緊挨前擋板1的端面上設有前滑輪組7,底板5的下表面中部設有油缸8和中滑輪組9、后部設有后滑輪組15及綜合體輥筒10,左側擋板3、右側擋板4的后端分別設有后擋板自動舉升油缸1,并且后擋板自動舉升油缸11與后擋板2采用鉸接的方式進行連接,底板5的上表面上平鋪一張耐磨輸送帶12,耐磨輸送帶12的前端固定在前擋板1底面的靠后位置,后端固定在綜合體輥筒10上,綜合體輥筒10的長度大于耐磨輸送帶12的寬度,后擋板2的底部位于耐磨輸送帶12上。
綜合體輥筒10的一端設有固定槽16,固定槽16內固定有鋼絲繩13,且鋼絲繩13在綜合體輥筒10上以順時針方式纏繞若干圈,并依次通過后滑輪組15、中滑輪組9、前滑輪組7和導向槽6固定在前擋板1上。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潘建鋒,未經潘建鋒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420341775.0/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