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管道施工跨運車有效
| 申請號: | 201420235928.3 | 申請日: | 2014-05-09 |
| 公開(公告)號: | CN203903821U | 公開(公告)日: | 2014-10-29 |
| 發明(設計)人: | 孫克剛;趙杰;張紹春;馬征賓;馬根 | 申請(專利權)人: | 中國石油天然氣集團公司;中國石油天然氣管道局 |
| 主分類號: | B66C19/00 | 分類號: | B66C19/00;B66C5/02;B66C1/12;B66C9/00;B66C13/12;F16L1/09 |
| 代理公司: | 北京市中實友知識產權代理有限責任公司 11013 | 代理人: | 武尚修 |
| 地址: | 100007 北京市*** | 國省代碼: | 北京;1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管道 施工 跨運車 | ||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吊裝、非公路運輸和管道系統技術領域,是一種集吊裝、運輸一體化的裝備,用于隧道內管道施工裝卸、搬運、組對鋼管,特別是一種管道施工跨運車。?
背景技術
目前,隨著我國大口徑長輸管道建設的快速發展,近年來,在管線經過的高陡山區地段,多采用隧道內管線穿越施工技術。由于隧道內作業面狹窄,距離長,大型通用機械無法進入隧道內,常常給管道施工設備、鋼管運輸及管道安裝帶來很大的困難,嚴重影響了工程施工進度。?
在山區地帶隧道內管道施工中,主要存在以下問題:(1)由于作業空間狹小,鋼管的搬運吊裝無法用普通管道吊裝設備;(2)采用地面鋪軌運送鋼管,拆卸安裝軌道工作量大、施工繁瑣、成本高,難以形成機械化流水作業,影響了管道施工效率。在隧道內管道施工技術裝備開發方面,我公司獲得的授權中國專利201220447327X,公開了一種隧道內管道施工用龍門吊,由主動輪、減速電機、龍門架體、吊梁、環鏈起重葫蘆等組成、采用兩套自移式龍門吊可進行鋼管的裝卸、搬運和組對作業,可進行隧道內管道敷設施工作業。但在實際使用中存在以下不足;(1)設備功能單一,不能滿足長距離運管需要;(2)設備吊裝凈空高度受限,對隧道斷面尺寸變化的適應性差;(3)設備自身不帶動力,施工中設備供電需要頻繁轉接電纜(4)行走轉向不靈活,同步協調性差。
發明內容?
為了解決上述龍門吊在使用中的問題,本實用新型提供了一種管道施工跨運車,其采用組合車架與門架式吊裝系統,結構緊湊,而且實現?隧道內管道施工跨運車運管﹑吊裝、組對功能的一體化;采用帶滑車的門式升降吊裝系統,使設備高度可調,同時降低凈空吊裝高度,滿足設備在不同隧道的通過性。行走系統采用液壓馬達四輪全驅,實現了設備90度橫行和四輪同步轉向,提高設備機動性;整車采用柴油機動力,液壓傳動,可滿足吊重13t,在隧道內直徑1422毫米以下各種口徑管道施工需要,形成了隧道內管道施工標準化通用裝備,提高了管道施工機械化水平。?
本實用新型公開了一種管道施工跨運車,其包括車架、前后對稱設置的2套門式升降吊裝系統、行走系統,所述車架包括2個桁架和臺架,每個桁架的兩端分別與前后對稱設置的門式升降吊裝系統的立柱外套管連接;臺架正面為梯型,側面為八字形馬鞍結構,在2個桁架的上部設置方法蘭與臺架底座采用螺栓固定,2個桁架通過臺架將車架組合為一體;所述門式升降吊裝系統包括2個立柱、吊梁、吊具,立柱由立柱外套管和立柱內套管套裝構成,在立柱內安裝的頂升油缸分別與立柱外套管和立柱內套管兩端連接;2個立柱通過法蘭與安裝在其上方的吊梁連接,吊梁上設置有吊具;所述行走系統安裝于立柱外套管的底部。?
所述門式升降吊裝系統還包括安裝在吊梁上面的滑車和橫移油缸,滑車的下端連接吊具,滑車的上端與橫移油缸的一端耳環連接,橫移油缸的另一端與吊梁的端部連接。?
所述的吊具為馬鞍式結構,其一端設置有鎖緊塊,另一端設置有吊耳,吊帶的一端與鎖緊塊固定連接,吊帶的另一端套裝在吊耳上,滑車的下端由鋼鏈與吊具連接。?
所述的行走系統包括轉向油缸、轉向臂、回轉軸承和行走機構,在立柱外套管的底部安裝回轉軸承和行走機構,回轉軸承上端面與外套管連接,下端面與行走機構連接,行走機構裝有液壓馬達和行走輪,行走輪的輪轂與液壓馬達通過螺栓連接,轉向油缸12的一端與車架鉸接,另?一端與轉向臂10的曲柄鉸接,轉向臂10的立軸與回轉軸承13的內圈套裝固定。?
桁架為長方形焊接結構,桁架外框采用矩形方管,腹部采用型鋼連接;臺架外框采用矩形方管,腹部采用型鋼連接;在跨運車的4個立柱外套管外側分別設置防碰輪臺架的上部安裝動力模塊和液壓傳動模塊,液電控制箱置于車架一側中部;駕駛座位于車架前端,在吊梁左右側安裝有報警燈和照明燈。?
本實用新型公開了一種優選的管道施工跨運車,所述行走系統為履帶式行走系統。?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中國石油天然氣集團公司;中國石油天然氣管道局,未經中國石油天然氣集團公司;中國石油天然氣管道局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420235928.3/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攪拌機的自動升降裝置
- 下一篇:一種對置式雙攪拌器儲漿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