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一種鞋底有效
| 申請號: | 201420201861.1 | 申請日: | 2014-04-19 |
| 公開(公告)號: | CN203801859U | 公開(公告)日: | 2014-09-03 |
| 發明(設計)人: | 孫亮 | 申請(專利權)人: | 孫亮 |
| 主分類號: | A43B13/14 | 分類號: | A43B13/14;A43B13/18;A43B13/04 |
| 代理公司: | 廣州市南鋒專利事務所有限公司 44228 | 代理人: | 羅曉聰 |
| 地址: | 234000 安徽省宿*** | 國省代碼: | 安徽;34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鞋底 | ||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鞋底產品技術領域,特指一種能夠通過螺釘可直接穿過鞋面的兩側,并將鞋面的兩側固定于鞋底主體兩側,以形成鞋子的鞋底,該鞋底穿著舒適,具有較強市場競爭力。
背景技術:
鞋是人們的生活必備品,而拖鞋是鞋的一種,其后跟全空,拖鞋一般包括以鞋底及設置與鞋底前面的鞋面,該鞋面一般采用質地較軟的塑膠、皮料或布料等材料制成。
傳統拖鞋的鞋底由木刨制而成,其又稱之為木屐,其可將鞋面的兩側直接固定于鞋底兩側,以制作成木屐,其由于制作簡便和可更換鞋面方便,以被廣泛使用。但是隨著生活質量的提高,人們對鞋的舒適度以及功能性要求也不斷的增加,木屐并不能滿足人們的需求,其市場也隨之變得越來越小。
隨后,出現了有效由軟膠材料或發泡材料一體成型的鞋底和鞋面構成的拖鞋,其中,鞋底和鞋面一般都是通過膠水粘貼固定,其之間并不能夠通過螺釘固定;或者鞋底和鞋面直接是一體成型的結構,其中,通過膠水粘貼固定的拖鞋結構不夠牢固,容易脫離;鞋底和鞋面一體成型的拖鞋外形固定,呆板,不能吸引消費者的需求,市場競爭力低下。
故此,本發明人提出以下技術方案。
實用新型內容: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現有技術的不足,提供一種能夠通過螺釘可直接穿過鞋面的兩側,并將鞋面的兩側固定于鞋底主體兩側,以形成鞋子的鞋底,該鞋底穿著舒適,具有較強市場競爭力。
為了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實用新型采用了下述技術方案:該鞋底包括:一鞋底主體,該鞋底主體由軟膠材料或發泡材料一體成型,其特征在于:所述鞋底主體中一體成型有可與外接螺釘螺旋固定的硬質連接部,該硬質連接部位于鞋底主體內部,且靠近鞋底主體外側面的位置。
進一步而言,上述技術方案中,所述的硬質連接部為硬質塑膠板片,其端面與鞋底主體外側面平行。
進一步而言,上述技術方案中,所述硬質塑膠板片與鞋底主體外側面之間的距離至少為5mm。
進一步而言,上述技術方案中,所述硬質塑膠板片的厚度為2-3mm。
進一步而言,上述技術方案中,所述鞋底主體外側面的中部向內凹陷。
進一步而言,上述技術方案中,所述鞋底主體上端面具有一防滑層。
進一步而言,上述技術方案中,所述鞋底主體上端面形成有容置人的腳的容槽,該容槽對應人的腳跟的位置形成有橢圓狀凸起;該容槽對應人的前腳掌的位置形成有一人字形凸起。
進一步而言,上述技術方案中,所述鞋底主體上端面形成有容置人的腳的容槽,該容槽對應人的腳跟的位置形成有橢圓狀的第一氣囊;該容槽對應人的前腳掌的位置形成有人字形的第二氣囊。
采用上述技術方案后,本實用新型與現有技術相比較具有如下有益效果:本實用新型使用時,可用于制作拖鞋,先選擇合適的鞋面,通過螺釘可直接穿過鞋面的兩側,并將鞋面的兩側固定于鞋底主體兩側,此時,螺釘與鞋底主體兩側內的硬質連接部螺旋固定,令鞋面固定裝配于鞋底主體上,以制作形成鞋子。上述制作過程十分簡便,且拆裝方便,可根據使用者的實際愛好或需求更換不同的鞋面,可靈活使用,滿足不同使用者的需求,以致具有較強的市場競爭力。
附圖說明:
圖1是本實用新型的結構示意圖;
圖2是圖1中沿A-A相的剖視圖;
圖3是本實用新型另一結構的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結合具體實施例和附圖對本實用新型進一步說明。
參見圖1、2所示,為一種鞋底,其包括:一鞋底主體1,該鞋底主體1由軟膠材料或發泡材料一體成型。
所述鞋底主體1中一體成型有可與外接螺釘螺旋固定的硬質連接部2,該硬質連接部2位于鞋底主體1內部,且靠近鞋底主體1外側面的位置。
具體而言,所述的硬質連接部2為硬質塑膠板片,該硬質塑膠板片的厚度為2-3mm。上述硬質塑膠板片的端面與鞋底主體1外側面平行。其中,所述硬質塑膠板片與鞋底主體1外側面之間的距離至少為5mm。
所述鞋底主體1外側面的中部向內凹陷。所述鞋底主體1上端面具有一防滑層。
所述鞋底主體1上端面形成有容置人的腳的容槽11,該容槽11對應人的腳跟的位置形成有橢圓狀凸起111;該容槽11對應人的前腳掌的位置形成有一人字形凸起112。橢圓狀凸起111和人字形凸起112均能夠增強鞋底主體的穿著舒適度。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孫亮,未經孫亮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420201861.1/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