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油壓千斤頂和加荷系統有效
| 申請號: | 201420123309.5 | 申請日: | 2014-03-17 |
| 公開(公告)號: | CN203794542U | 公開(公告)日: | 2014-08-27 |
| 發明(設計)人: | 袁亮;顧金才;薛俊華;明治清;周偉;張向陽 | 申請(專利權)人: | 淮南礦業(集團)有限責任公司;中國人民解放軍總參謀部工程兵科研三所 |
| 主分類號: | B66F3/24 | 分類號: | B66F3/24;B66F3/25;B66F3/46 |
| 代理公司: | 北京同立鈞成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 11205 | 代理人: | 劉芳 |
| 地址: | 232001 安*** | 國省代碼: | 安徽;34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油壓 千斤頂 系統 | ||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實施例涉及地質力學模型試驗中的加荷技術,尤其涉及一種油壓千斤頂和加荷系統。
背景技術
在地質力學模型試驗中,有三種常用的加荷方法:第一種是液體加荷,用橡膠袋盛水銀或其它加荷液體,這種方法由于液體經常泄露且有毒,目前較少用到;第二種是氣壓加荷,用乳膠做成氣壓袋,多個氣壓袋氣壓模擬靜水壓,或者將整個模型體放置在一個密閉的空腔內,然后向空腔與模型體外表面間的空間內充氣,用氣壓壓力來模擬靜水壓,這種方法由于氣壓壓力有限,而且為了安全起見,一般不用于做破壞試驗;第三種是油壓千斤頂加荷,根據需要連續調節千斤頂內的油壓以滿足破壞試驗的超載要求,目前地質力學模型試驗多采用油壓千斤頂加荷的方法。
現有的地質力學模型試驗用的油壓千斤頂的油缸活塞大多帶有調整螺桿,通過鋼球對中傳遞荷載,當地質力學模型試驗中需要的荷載很大時,使用調整螺桿不能滿足破壞試驗的超載要求,但是采用增加油壓千斤頂的數量的方法,又需要多路供油,這會造成多個油壓千斤頂的活塞出力不相等,不能保證模型體表面的均勻受力。
實用新型內容
本實用新型實施例提供一種油壓千斤頂和加荷系統,以解決現有油壓千斤頂不能滿足破壞試驗的超載要求,而且多個油壓千斤頂同時使用不能保證模型體表面均勻受力的問題。
本實用新型實施例提供一種油壓千斤頂,包括:油缸和活塞,所述油缸包括油缸底、油缸壁和油缸蓋,所述油缸壁內側形成圓柱形空腔,所述油缸蓋的中間為圓形鏤空,所述油缸底固定在所述油缸壁的底端,所述油缸蓋固定在所述油缸壁的頂端,所述活塞包括第一部分和第二部分,所述第一部分位于所述第二部分的上方,所述第二部分為圓柱體,其橫截面的直徑與所述圓柱形空腔的橫截面的直徑相等,所述第一部分為圓柱體,其橫截面的直徑小于所述第二部分的橫截面的直徑且與所述圓形鏤空的直徑相等,所述第二部分的底部設有一圓形凸臺,所述圓形凸臺的直徑小于所述第二部分的橫截面的直徑,所述活塞的高度與所述油缸壁的高度相等;
所述油缸蓋、所述第一部分的外側壁、所述油缸壁的內側壁以及所述第二部分的上底面形成回油腔,所述油缸壁的上部設有一回油管道,所述回油管道通過油管與油箱連接,以使所述回油腔中的油通過所述回油管道流入所述油箱或者所述油箱的油通過所述回油管道流入所述回油腔;
所述油缸壁的內側壁、所述活塞的底部以及所述油缸底形成進油腔,所述油缸壁的下部和所述油缸底設有一進油管道,所述進油管道通過油管與所述油箱連接,以使所述進油腔中的油通過所述進油管道流入所述油箱或者所述油箱的油通過所述進油管道流入所述進油腔;
所述油箱中的油通過所述進油管道流入所述進油腔,在所述活塞的底部形成向上的壓力推動所述活塞豎直向上運動,隨著所述回油腔容積的減小,在所述回油腔中形成的壓力使所述回油腔中的油通過所述回油管道流入所述油箱,所述活塞豎直向上運動對所述活塞頂端的物體加荷;
所述油箱中的油通過所述回油管道流入所述回油腔,在所述第二部分的上底面形成向下的壓力推動所述活塞豎直向下運動,隨著所述進油腔容積的減小,在所述進油腔中形成的壓力使所述進油腔中的油通過所述進油管道流入所述油箱,所述活塞豎直向下運動遠離所述活塞頂端的物體以撤除對所述物體的載荷。
進一步地,上述裝置中所述第一部分的上底面為凸起曲面,所述凸起曲面的曲面半徑與所述活塞頂端的物體的底部的凹陷曲面的曲面半徑相等,以保證所述活塞加荷的自動對中。
進一步地,上述裝置中所述油缸底與所述油缸壁,以及所述油缸蓋與所述油缸壁均通過螺釘固定。
進一步地,上述裝置中所述回油管道為包括四個端口的油路裝置,其中,第一端口緊靠所述油缸蓋的底部且水平向所述油缸壁內側開口,第二端口與所述第一端口水平設置且向所述油缸壁外側開口,第三端口位于所述油缸壁的頂端且豎直向上開口,第四端口低于所述第二端口且水平向所述油缸壁外側開口,所述四個端口通過油路管道連接;
所述進油管道為包括三個端口的油路裝置,其中,第五端口設置在所述油缸底且豎直向上開口,第六端口設置在所述油缸底且水平向所述油缸底的外側開口,第七端口高于所述第六端口且水平向所述油缸壁外側開口,所述三個端口通過所述油路管道連接;
進油油管與所述第七端口連接且關閉所述第六端口,回油油管與所述第四端口連接且關閉所述第二端口和第三端口,所述油箱中的油流經所述第七端口和第五端口進入所述進油腔,所述回油腔中的油流經所述第一端口和第四端口進入所述油箱,所述活塞豎直向上運動以對所述活塞頂端的物體加荷;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淮南礦業(集團)有限責任公司;中國人民解放軍總參謀部工程兵科研三所,未經淮南礦業(集團)有限責任公司;中國人民解放軍總參謀部工程兵科研三所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420123309.5/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