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校準系統有效
| 申請號: | 201420021777.1 | 申請日: | 2014-01-14 |
| 公開(公告)號: | CN203658625U | 公開(公告)日: | 2014-06-18 |
| 發明(設計)人: | 童朝陽;劉蕾;林麟 | 申請(專利權)人: | 泰科電子(上海)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G02B6/38 | 分類號: | G02B6/38 |
| 代理公司: | 中科專利商標代理有限責任公司 11021 | 代理人: | 孫紀泉 |
| 地址: | 200131 上海市*** | 國省代碼: | 上海;3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校準 系統 | ||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用于校準光纖在插芯的通孔中的位置的校準系統和校準方法,以及利用該校準系統和校準方法制造出的光纖插芯組件和光纖連接器。
背景技術
應用于光纖連接器的插芯,又稱插針體。插芯是光纖連接器的核心部件,它是一種通過精密加工技術而成的高精度元件。光纖連接器生產制造過程中,通常采用將剝離并清潔好的裸光纖穿過充滿膠水的高精度插芯通孔,然后對之加熱固化膠水,將光纖固定在高精度插芯內,然后經由打磨、拋光、測試等一系列程序制成所需的光纖連接器件。由于所有制造過程會產生不可避免的誤差以及為了尺寸配合/裝配需要而人為地引入了誤差,例如,插芯通孔直徑必須要大于光纖外徑以便光纖能穿入通孔中,這樣光纖外徑和插芯通孔尺寸需要存在先天的誤差,再如,光纖軸心與插芯通孔由于有空隙存在不同心以及插芯通孔與對準基準(對單芯連接器而言主要是指插芯外徑,對多芯連接器而言主要是指對準針孔)存在加工制造誤差等,這些因素都會引起光纖軸心的橫向偏移(當然還有其它因素,如角度失配等等),從而影響光纖連接器對接時的插入損耗。
由于單模光纖的模場直徑比多模光纖的模場直徑要小得多(對大多數通信用光纖而言,大致是1/5至1/6的關系),因此,單模光纖的對準精度要求要遠遠高于對多模光纖的對準精度要求,這樣,單模光纖連接器使用的插芯精度要遠遠高于多模光纖連接器所使用的插芯精度。為了保證在制造過程中確保單模光纖連接器達到行業標準相關指標要求,目前在光纖連接器生產制造領域,通常針對單、多模光纖分別使用不同精度要求的插芯,即多模光纖連接器用插芯和單模光纖連接器用插芯加以區分。光纖連接器使用的單模/多模插芯其外觀、結構看似完全相同,但是單模插芯對插芯的相關尺寸要求很高,尤其是通孔孔徑以及插芯的通孔與外圓柱體的同心度精度要求極高(通常要在1.5微米以內,為了滿足對接連接時的超低插入損耗,精度甚至要控制在亞微米級別-小于1微米),高精度要求最直接的結果是,單模插芯成本/價格的高昂導致單模連接器的成本高,對于超低損耗連接器尤其突出,插芯成本幾乎是成倍的差異。
單模插芯對插芯的相關尺寸要求主要是在插芯內孔直徑和插芯內孔與外圓柱體的同心度方面的尺寸要求很高,下面將對比單模插芯和多模插芯在以下幾個方面的尺寸精度要求:
1)插芯外圓柱體直徑尺寸公差
單模:插芯外圓柱體直徑尺寸公差要求達到+/-0.0005mm,即,-0.0005mm~0.0005mm:
多模:插芯外圓柱體直徑尺寸典型公差要求達到+/-0.001mm,即,-0.001mm~0.001mm。
2)插芯內孔直徑:
單模:插芯內孔直徑尺寸公差在0.000~0.001mm,對于低損耗的單模插芯內孔尺寸甚至要求到0.0000~0.0005mm;
多模:插芯內孔直徑尺寸典型公差在0.000-0.004mm。
3)光纖與外圓柱體的同心度要求:
單模:同心度一般要求達到0.001mm,對于低損耗的單模插芯,同心度要求甚至達到0.0005mm;
多模:同心度一般要求達到0.004mm即可。
為彌補光纖連接器生產制造領域的不足,本實用新型的申請人在之前的專利申請中已經提出了一種使用基于低精度的插芯(其具有較大通孔孔徑及較大偏心)制造低成本、高性能(低插入損耗)、易于操作的單模光纖連接器的新工藝技術。
這種新的工藝技術是一種實現單模光纖置于低精度的插芯通孔中生產出高精度插芯組件的技術,其特征為將突出于插芯端面的光纖引導進入獨立的高精度對準工具,使得待制的單模光纖包覆層與高精度對準工具的高精度導向孔進行精密校準,并將之固定在待制的低精度插芯內,從而,用低精度的插芯制作出高精度的光纖插芯組件和光纖連接器。
但是由于該工藝技術是基于光纖包覆層對準的機理,其需要以光纖包覆層和纖芯之間的同心度具有較為良好的分布為前提條件,更進一步,由于光纖實際制造過程中,包覆層與纖芯之間會不可避免地出現不同心的誤差(即偏心),而且在通過高精度工具對準的過程中,光纖包覆層的直徑存在隨機誤差、批次誤差以及不同制造商的制程控制都會在一定程度上導致一些隨機差異,另外,包覆層表面存在些許微小顆粒/灰塵等異物附著的可能,這樣在包覆層高精度對準后,并不能確保纖芯得到一致的最高精度對準。正是針對這個不足,特提出本實用新型。
實用新型內容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旨在解決現有技術中存在的上述問題和缺陷的至少一個方面。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泰科電子(上海)有限公司,未經泰科電子(上海)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420021777.1/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