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三維打印控制裝置和方法有效
| 申請號: | 201410851924.2 | 申請日: | 2014-12-31 |
| 公開(公告)號: | CN105365217B | 公開(公告)日: | 2018-08-31 |
| 發明(設計)人: | 張盛皓;車仁赫;鄭容旭;韓相勛;崔光民;樸載瑛 | 申請(專利權)人: | 三星SDS株式會社 |
| 主分類號: | B29C64/393 | 分類號: | B29C64/393;B33Y50/02 |
| 代理公司: | 北京銘碩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 11286 | 代理人: | 姜長星;金光軍 |
| 地址: | 韓國*** | 國省代碼: | 韓國;KR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三維 打印 控制 裝置 方法 | ||
公開了一種三維打印控制裝置和方法。根據示例性實施例,提供了一種三維打印控制裝置,該三維打印控制裝置包括:輸出確定單元,被構造為在生成用于輸出三維對象的第一控制命令之后,判斷通過用于所述三維對象的輸出操作能否輸出追加的三維對象;控制命令生成單元,被構造為當判斷為通過上述輸出操作能夠輸出所述追加的三維對象時,生成用于輸出所述三維對象的未輸出部分和所述追加的三維對象的第二控制命令。
技術領域
公開的實施例涉及一種三維打印控制裝置和方法,更詳細地講,涉及用于在三維打印機中控制輸出三維對象的操作的技術。
背景技術
當利用三維打印機時,可通過噴射諸如固體、粉末、液態聚合物等打印原料并對其進行層疊,來輸出具有立體形狀的三維對象。現有的三維打印機在輸出操作中從用戶接收到輸出新的三維對象的請求時,在當前輸出操作期間無法輸出請求的三維對象。為了輸出新請求的三維對象,需中止正在進行的輸出操作或者該輸出操作應結束。因此,因操作中止導致的中斷或因操作等待導致的延遲可能會成為問題。尤其,采用對打印原料進行層疊的方式的三維打印技術的原料價格貴,且操作速度相比于切削加工慢。因此,理想的是通過一次輸出操作來生產盡量多的三維輸出物。
發明內容
公開的實施例提供了一種用于控制通過對原料進行層疊來輸出三維對象的三維打印機的改進技術。
根據示例性實施例,提供了一種三維打印控制裝置,該三維打印控制裝置包括:輸出確定單元,被構造為在生成用于輸出三維對象的第一控制命令之后,判斷通過用于所述三維對象的輸出操作能否輸出追加的三維對象;
控制命令生成單元,被構造為當判斷為通過上述輸出操作能夠輸出所述追加的三維對象時,生成用于輸出所述三維對象的未輸出部分和所述追加的三維對象的第二控制命令。
所述輸出確定單元還可被構造為基于關于所述三維對象的第一建模信息和關于所述追加的三維對象的第二建模信息,來判斷通過所述輸出操作能否輸出所述追加的三維對象。
所述輸出確定單元還可被構造為在所述輸出操作之前根據針對輸出所述三維對象的第一用戶請求來獲得第一建模信息,且所述控制命令生成單元還可被構造為基于第一建模信息生成第一控制命令。
第一控制命令可包括使三維打印機通過對原料進行層疊來輸出所述三維對象的多個根據層的子控制命令,第二控制命令可包括使三維打印機通過對原料進行層疊來輸出所述三維對象的未輸出部分和所述追加的三維對象的多個另一根據層的子控制命令。
所述的三維打印控制裝置還可包括:控制命令傳送單元,被構造為將所述多個根據層的子控制命令逐個順序地傳送給所述三維打印機,以進行所述輸出操作,并且控制命令傳送單元還被構造為為了輸出所述追加的三維對象而將所述多個另一根據層的子控制命令逐個順序地傳送給所述三維打印機的同時,終止所述多個根據層的子控制命令的順序傳送。
所述輸出確定單元還可被構造為:根據針對輸出所述追加的三維對象的第二用戶請求而接收第二建模信息,并響應于接收到第二建模信息而判斷所述輸出操作是否正在被執行,并且在判斷為所述輸出操作正在被執行時基于第一建模信息和第二建模信息,來判斷通過所述輸出操作能否輸出所述追加的三維對象。
所述輸出確定單元還可被構造為:當判斷為通過所述輸出操作能夠輸出所述追加的三維對象時從第一建模信息和第二建模信息生成合并建模信息,所述控制命令生成單元還可被構造為基于合并建模信息生成第二控制命令。
所述三維對象可通過所述輸出操作而輸出到三維打印機的建造空間,并且,所述輸出確定單元還可被構造為基于第一建模信息識別所述建造空間中的用于所述輸出操作的殘余空間,并基于第二建模信息來判斷所述追加的三維對象能否通過所述輸出操作輸出到所述殘余空間。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三星SDS株式會社,未經三星SDS株式會社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410851924.2/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