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沖壓模具無效
| 申請號: | 201410588482.7 | 申請日: | 2014-10-28 |
| 公開(公告)號: | CN104438827A | 公開(公告)日: | 2015-03-25 |
| 發明(設計)人: | 黃俊豪 | 申請(專利權)人: | 英業達科技有限公司;英業達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B21D37/10 | 分類號: | B21D37/10;B21D37/12 |
| 代理公司: | 上海思微知識產權代理事務所(普通合伙) 31237 | 代理人: | 余毅勤 |
| 地址: | 201114 上海市閔*** | 國省代碼: | 上海;3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沖壓 模具 | ||
技術領域
本發明關于一種沖壓模具,特別是一種具有側向沖壓件的沖壓模具。
背景技術
側向沖壓模具一般有一底座、一沖壓刀口、一側向沖頭及一楔形沖頭。沖壓刀口凸出于底座。底座設有一滑軌,且側向沖頭設有一滑槽。滑軌設于滑槽內以令側向沖頭可相對底座滑動。側向沖壓模塊的運作原理為楔形沖頭朝向側向沖頭沖壓,并帶動側向沖頭朝沖壓刀口沖壓,以令側向沖頭與沖壓刀口共同彎折料件或剪切料件。
然而,若滑槽與滑軌間之間隙配合不良,側向沖頭則會橫向偏移而影響側向沖壓模具的沖壓質量。此問題尤易發生在大尺寸的沖壓模具上。因此,如何降低側向沖頭橫向偏移的幅度,進而提升側向沖壓模具的沖壓質量,將是研發人員應解決的問題之一。
發明內容
本發明在于提供一種沖壓模具,用以降低側向沖頭橫向偏移的幅度,進而提升側向沖壓模具的沖壓質量。
本發明所揭露的沖壓模具,包含一下模及一上模。下模包含一基座、一沖壓模座及一側向沖壓件。基座具有一滑軌部。滑軌部具有一第一外壁面及二支撐面。二支撐面連接于第一外壁面。二支撐面夾一第一夾角。第一夾角小于180度。沖壓模座迭設于基座。側向沖壓件包含一滑槽部。滑槽部具有一第二外壁面及二底面。第二外壁面面向第一外壁面。二底面連接于第二外壁面。二底面夾一第二夾角。第二夾角等于第一夾角,且二底面分別與第二外壁面夾一鈍角。滑槽部可滑動地設于滑軌部,且二底面抵靠于二支撐面。上模包含一第一縱向沖壓件。第一縱向沖壓件位于基座上方,且第一縱向沖壓件可沿朝向基座的一沖壓方向位移而推抵側向沖壓件朝向沖壓模座沖壓。
根據上述本發明所揭露的沖壓模具,滑軌部的二支撐面所夾的夾角小于180度而形成定位凸緣,且滑槽部的二底面所夾的夾角等于滑軌部的二支撐面所夾的夾角而形成定位凹陷。滑軌部的定位凸緣可抵靠于滑槽部的定位凹陷以固定滑軌部與滑槽部的橫向相對位置。換言之,滑軌部與滑槽部之間可透過支撐面及底面傾斜的設置來消除加工誤差所產生的間隙,進而改善滑槽部橫向偏移而造成沖壓模具的沖壓質量下降的問題。
以上關于本發明內容的說明及以下具體實施方式的說明用以示范與解釋本發明的原理,并且提供本發明的權利要求書更進一步的解釋。
附圖說明
圖1為根據本發明第一實施例所述的沖壓模具的前視示意圖。
圖2為圖1的側向沖壓件結合于基座的側視示意圖。
圖3至圖5為圖1的沖壓模具的作動示意圖。
圖6A為根據本發明第二實施例所述的沖壓模具的滑槽部與滑軌部的側視示意圖。
圖6B為圖6A的滑槽部的下視示意圖。
圖6C為圖6A的滑軌部的上視示意圖。
圖7為根據本發明第三實施例所述的沖壓模具的滑槽部與滑軌部的側視示意圖。
圖8為根據本發明第四實施例所述的沖壓模具的滑槽部與滑軌部的側視示意圖。
圖9為圖8的第一縱向沖壓件的第二導斜面與第四導斜面分別抵靠于受推件與側向沖壓件的作動示意圖。
圖10為根據本發明第五實施例所述的沖壓模具的前視示意圖。
圖11為圖10的沖壓模具的作動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以下結合附圖和具體實施例對本發明作進一步詳細說明。根據下面說明和權利要求書,本發明的優點和特征將更清楚。需說明的是,附圖均采用非常簡化的形式且均使用非精準的比率,僅用以方便、明晰地輔助說明本發明實施例的目的。
請參照圖1與圖2。圖1為根據本發明第一實施例所述的沖壓模具的前視示意圖。圖2為圖1的側向沖壓件結合于基座的側視示意圖。
本實施例的沖壓模具1包含一下模10及一上模20。下模10包含一基座110、一沖壓模座120、一側向沖壓件130、一第一彈性件140、一壓料塊150及一第二彈性件160。
基座110具有一滑軌部111,滑軌部111具有一第一外壁面111a及二支撐面111b。二支撐面111b分別連接于第一外壁面111a。二支撐面111b夾一第一夾角θ1。第一夾角θ1小于180度(如圖2所示)而令二支撐面111b形成倒V形的一定位凸緣111c。
沖壓模座120迭設于基座110。沖壓模座120一側具有一抵靠面121及一沖壓凹槽122。沖壓模座120用以放置一加工板件2(如圖3所示)。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英業達科技有限公司;英業達股份有限公司,未經英業達科技有限公司;英業達股份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410588482.7/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