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航空發動機盤類零件大深腔結構的數控車削方法在審
| 申請號: | 201410538049.2 | 申請日: | 2014-10-13 |
| 公開(公告)號: | CN105562717A | 公開(公告)日: | 2016-05-11 |
| 發明(設計)人: | 韓德印;張瑩;王辛牧;趙明;楊楠 | 申請(專利權)人: | 沈陽黎明航空發動機(集團)有限責任公司 |
| 主分類號: | B23B1/00 | 分類號: | B23B1/00 |
| 代理公司: | 沈陽晨創科技專利代理有限責任公司 21001 | 代理人: | 任玉龍 |
| 地址: | 110043 *** | 國省代碼: | 遼寧;2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航空發動機 零件 大深腔 結構 數控 車削 方法 | ||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機械加工領域,特別涉及了一種航空發動機盤類零件 大深腔結構的數控車削方法。
背景技術
在研制一種大深腔結構航空發動機盤類零件時產生的,由于零件 設計結構為異型深腔結構,腔深約160mm、進口直徑約為Φ260mm, 進口寬度約為100mm,呈半封閉夾角40度V型結構,封閉腔底部由 R14mm圓角過渡,一側為長懸臂厚度為6mm的發動機盤輻板結構, 另一側為厚度3mm的斜錐面結構,弱剛性。
大深腔結構零件形狀復雜,加工尺寸和位置精度都較高,輻板內 孔表面跳動不大于0.02mm,端面跳動為0.02mm,零件最小壁厚為 3mm,屬于薄壁、大深腔結構,剛性較差,裝夾易變形。零件材料為 難加工材料鈦合金,零件毛坯為模鍛件,加工余量較大。零件的加工 難點主要集中在深腔內型面和盤體表面,如何保證零件尺寸、位置精 度,給加工帶來很大的困難。
傳統針對該類結構零件的加工,通常采用普通的機夾數控非標方 刀桿進行加工,致使加工刀具懸伸極長,加工振顫嚴重,加工后的零 件表面質量和幾何精度無法滿足設計要求,加工后的表面需要通過后 續手工拋光來滿足設計要求。
發明內容
本發明的目的是為了提高航空發動機大深腔結構盤類零件加工 過程中零件幾何精度和表面質量,特提供了一種航空發動機盤類零件 大深腔結構的數控車削方法。
本發明提供了一種航空發動機盤類零件大深腔結構的數控車削 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航空發動機盤類零件大深腔結構的數控車 削方法,具體步驟如下:
第一步,采用具有40-90bar冷卻水壓力的數控立式車床加工零 件。
第二步,零件粗加工時針對零件深腔結構使用壓力為40-90bar 的高壓冷卻水的內冷車刀進行加工,加工過程中能夠將切屑打斷變成 碎屑,可以提高加工效率、提高刀具耐用度、降低刀具成本和保證表 面質量。
第三步,主要加工路線為:粗車前端→粗車后端→真空消除應力 熱處理→精車前端型面→精車后端型面,粗加工和精加工均采用數控 立式車床進行加工。
第四步,零件深腔精車加工時利用直徑為4-6mm的球形刀片對 零件型面進行分層加工,每層加工深度控制在0.3-0.5mm之間;
車加工切削速度VC=40-60m/min,進給量F=0.1-0.15mm/r,以控 制零件的變形量,避免因切削力過大造成零件變形,同時球形刀片有 利于提高零件表面質量和加工效率。
第五步,精車加工時采用機床在線測量功能進行零件尺寸測量, 編制程序時首先車加工0.3~0.5mm零件材料,利用機床在線測量功 能測量實際加工值,根據程序設定值由數控機床自動計算刀補偏差值 輸入機床刀具磨耗值中,對刀具偏差進行自動補償,按照程序執行下 一層的0.3~0.5mm材料切削,完成零件最終尺寸加工。
所述的粗車前端和粗車后端,粗加工后零件表面均勻留1mm~ 2mm余量。
所述的零件粗加工后,用真空爐進行消除應力熱處理,去除零件 粗加工殘余應力。
本發明的優點:
本發明所述的航空發動機盤類零件大深腔結構的數控車削方法, 加工出的零件幾何尺寸和表面質量滿足設計要求,由于采用高壓冷卻 刀具,車加工刀片耐用度與傳統冷卻相比提高50%以上,單臺減少刀 具消耗降低,由于零件表面質量滿足設計要求,單臺減少零件后續拋 光工作量,節約工時費用,并為加工同類結構零件奠定了基礎。
附圖說明
下面結合附圖及實施方式對本發明作進一步詳細的說明:
圖1為零件結構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實施例1
本實施例所述的本發明提供了一種航空發動機盤類零件大深腔 結構的數控車削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航空發動機盤類零件大深 腔結構的數控車削方法,具體步驟如下:
第一步,采用具有40bar冷卻水壓力的數控立式車床加工零件。
第二步,零件粗加工時針對零件深腔結構使用壓力為40bar的高 壓冷卻水的內冷車刀進行加工,加工過程中能夠將切屑打斷變成碎 屑,可以提高加工效率、提高刀具耐用度、降低刀具成本和保證表面 質量。
第三步,主要加工路線為:粗車前端→粗車后端→真空消除應力 熱處理→精車前端型面→精車后端型面,粗加工和精加工均采用數控 立式車床進行加工。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沈陽黎明航空發動機(集團)有限責任公司,未經沈陽黎明航空發動機(集團)有限責任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410538049.2/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一種用于立式車床中的旋轉裝置
- 下一篇:一種半導體-磁性復合納米線的制備方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