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注射器抽吸式負壓拔罐器無效
| 申請號: | 201410366732.2 | 申請日: | 2014-07-30 |
| 公開(公告)號: | CN105288756A | 公開(公告)日: | 2016-02-03 |
| 發明(設計)人: | 王小妹 | 申請(專利權)人: | 王小妹 |
| 主分類號: | A61M1/00 | 分類號: | A61M1/00 |
| 代理公司: | 暫無信息 | 代理人: | 暫無信息 |
| 地址: | 450052 河南省鄭州*** | 國省代碼: | 河南;4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注射器 抽吸 式負壓拔罐器 | ||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拔罐器,具體的說是涉及一種注射器抽吸式負壓拔罐器,它主要用于為患者做拔罐治療時使用。
背景技術
拔火罐療法,它是祖國醫學遺產之一,古代典籍中亦稱之為角法。在我國民間使用歷史悠久。傳統治療方法是通過在罐內燃燒酒精棉球,消耗掉罐內的氧氣,使罐內氣體形成負壓,而后將拔罐吸附在穴位的表皮處,使局部的淺層組織充血,促使局部血管擴張,血液循環加速,從而疏通經絡,行氣活血,使臟腑功能得以調整,達到防、治疾病的目的。傳統療法的缺點是,罐內所形成的負壓的大小不易掌握,操作時稍有不慎就容易燒傷患者皮膚,更有甚者還會點燃被褥衣物形成火災。
現代的拔罐器是以利用機械抽氣原理使罐體內形成負壓,使罐體吸附在選定的部位,使皮下及淺層肌肉充血,刺激人體皮部、經筋、經絡穴位以達到排除毒素、疏通經絡、行氣活血、扶正固本、促進新陳代謝、調動臟腑功能最終以達到凈化血液的一種非藥物自然物理生態療法。
現代科學研究表明:雖然依靠現代機械方法產生負壓的拔罐器與傳統拔火罐器的使用方法不大相同,但一般來講拔罐器能達到和拔火罐相同的效果。
但是不論用拔罐療法治療哪種疾病,都必須掌握好正確的穴位,這樣才能達到預期的效果。例如,百會穴位于人體頭部,頭頂正中心,拔罐于此穴,可主治疾病為:頭痛、頭重腳輕、痔瘡、高血壓、低血壓、宿醉、目眩失眠、焦躁等。此穴為人體督脈經絡上的重要穴道之一,是治療多種疾病的首選穴,醫學研究價值很高;大椎穴位于頸部下端,第七頸椎棘突下凹陷處,拔罐于大椎穴可主治疾病為:幼兒體質虛弱、哮喘、頸酸疼、肩部酸痛、手臂疼痛、手臂麻痹等;內關穴,在前臂掌側,當曲澤與大陵的連線上,腕橫紋上2寸,掌長肌腱與橈側腕屈肌腱之間,拔罐于內關穴可使達到寧心安神、和胃和逆、理氣鎮痛的作用。經常拔罐于內關穴可治療循環系統疾病:風濕性心臟病,心絞痛,心肌炎,心內、外膜炎,心動過速,心動過緩,心律不齊,血管閉阻性脈管炎,無脈癥,高血壓;經常拔罐于內關穴可治療消化系統疾病:胃炎,胃痙攣,腸炎,痢疾,急性膽道疾患;經常拔罐于內關穴可治療精神神經系統疾病:癲癇,癔病,失眠,血管性頭痛,多發性神經炎,腦血管病后遺癥以及手術疼痛,膈肌痙攣,休克。目前市場上銷售的拔罐器大多使用不便或結構過于復雜,有些拔罐器設計的不合理,在操作的過程中其拔罐器內的主要零件活塞不但有上下運動,還有旋轉運動,使得造作比較費勁;還有些拔罐器還需要另外配置專用的抽真空設備,造成使用成本過高,一旦抽真空設備損壞,拔罐器就無法使用。
發明內容
本發明的目的就是為了克服現有技術的不足,提供一種注射器抽吸式負壓拔罐器,此裝置使用方便,結構簡單,操作者可以根據患者的病情控制罐內負壓的大小。拔罐時,將罐口扣在選定的穴位處,把普通注射器針筒前端的錐形管插入拔罐器上端的錐形孔內,而后向上拉動注射器的推桿,使罐體內產生負壓,使罐體吸附在皮膚上。由于注射器非常普通易得,故使得本拔罐器整體成本大大降低。同時本拔罐器還避免了傳統火罐在使用過程中燒傷或燙傷皮膚的現象,使用變得更安全可靠。
為了實現上述目的,本發明采用的技術方案是:注射器抽吸式負壓拔罐器,包括罐體、閥座、閥帽、鋼珠、彈簧,所述罐體由透明玻璃或聚丙烯制成,罐體呈U型狀,圓形開口向下,在罐體上端制有一個凸臺,該凸臺用于增加罐體上端的強度,在罐體上端中心制有一個圓孔;閥座呈丁字形,下面大,上面小,閥座內部制有一個臺階孔,所述臺階孔為上邊內徑大而下邊內徑小,閥座上部的外形與尺寸與上述圓孔匹配,閥座上部制有外螺紋,所述外螺紋規格為M12×1,在閥座內從下到上的裝有一個小密封墊、鋼珠、彈簧,閥座的上部從罐體內部自下而上的穿過上述圓孔;閥帽下部制有一個內螺紋孔,所述內螺紋孔規格與閥座上部的外螺紋相匹配,閥帽上部制有一個圓錐形內孔,上述內螺紋孔和圓錐形內孔相貫通,所述圓錐形內孔可插入普通注射器;閥帽旋裝在閥座的上端,閥座下部與罐體之間裝有一個密封墊,閥帽與罐體上表面之間也裝有一個密封墊。上述閥座、閥帽、鋼珠、彈簧、密封墊構成了一個單向閥。在外力的作用下,罐體內的空氣可以經所述單向閥排出,而外界的空氣不能夠經過單向閥進入罐體。
本發明的使用方法:將穴位處附近擦凈,而后將罐體按壓在穴位處,將注射器前端插入閥帽上端的圓錐孔并抽拉注射器的推桿,在罐體內形成負壓,這時皮膚逐漸隆起,當淺層組織充血明顯可見時,停止抽拉推桿,待10分鐘左右后去除罐體既完成此次該穴位的治療。治療過程中患者若感不適,這時可以去掉罐體從新上述操作,從而減輕患者的疼痛。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王小妹,未經王小妹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410366732.2/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一種基于傳感技術的神經外科用引流裝置
- 下一篇:一種神經單元球形支架及其制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