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柔性導光的光纖織物無效
| 申請號: | 201410365775.9 | 申請日: | 2014-07-29 |
| 公開(公告)號: | CN104164734A | 公開(公告)日: | 2014-11-26 |
| 發明(設計)人: | 周磊晶 | 申請(專利權)人: | 寧波晶致電子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D03D15/00 | 分類號: | D03D15/00;D02G3/04;D02G3/36 |
| 代理公司: | 北京科億知識產權代理事務所(普通合伙) 11350 | 代理人: | 湯東鳳 |
| 地址: | 315048 浙江省寧波市江*** | 國省代碼: | 浙江;33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柔性 光纖 織物 | ||
技術領域
本發明屬于紡織工程技術領域,具體涉及一種柔性導光的光纖織物。
背景技術
目前在紡織技術領域,中國是紡織品生產和出口的大國,中國紡織行業自身經過多年的發展,競爭優勢十分明顯,具備世界上最完整的產業鏈,最高的加工配套水平,眾多發達的產業集群地應對市場風險的自我調節能力不斷增強,給行業保持穩健的發展步伐提供了堅實的保障。
從國際環境看,國際市場仍有較大拓展空間和機遇。隨著2007年底中歐紡織品設限到期、2008年底中美紡織品配額設限結束,中國紡織品無配額時代即將來臨,約占全球紡織品市場60%以上份額地區全面開放,將會給中國紡織品貿易帶來巨大機遇。而未來幾年世界經濟仍將處于上升區間,必將促進國際貿易的增長,這將給中國紡織品服裝出口增長帶來有利的國際市場保障。
但是目前我國的紡織業發展存在以下問題:
1、技術裝備落后,新產品開發不足。據統計,中國紡織品三大行業(紡織業、服裝業、化學纖維制造業)產值占比約分別為61%、28%、11%。除化學纖維生產技術和服裝骨干企業的縫紉設備接近國際先進水平以外,紡紗、織造、染整等傳統工藝與世界先進水平有較大差距。
2、標準低。中國的紡織企業還處于低端生產階段。大約有80%的企業生產中低檔產品、6%的企業生產中高檔產品,4%的企業生產質量低價格低產品,僅有10%的企業生產高質量產品。
發明內容
為克服上述的不足,本發明提供一種柔性導光的光纖織物。
本發明還提供一種上述柔性導光的光纖織物在家用紡織品、服飾和墻紙方面的應用。
本發明所采用的技術方案是,一種柔性導光的光纖織物,緯線采用聚甲基丙烯酸甲酯光纖紡線和普通紗線交替組合,經線采用普通紗線,聚甲基丙烯酸甲酯光纖紗線的端部集合在一起并套有不透光圓環。
本發明的特點還在于,
聚甲基丙烯酸甲酯光纖紡線的直徑為0.2mm-0.8mm。
聚甲基丙烯酸甲酯光纖紡線和普通紗線的按照2:1-1:2的比例交替織入。
聚甲基丙烯酸甲酯光纖紗線包括內芯和外裹層,內芯為聚甲基丙烯酸甲酯,外裹層為氟樹脂。
該光纖織物采用8枚或16枚緯緞。
本發明所采用的第二技術方案是,上述柔性導光的光纖織物在家用紡織品、服飾和墻紙方面的應用。
本發明的有益效果是:與傳統紡織品和傳統的燈光產品,基于光纖材料的智能光纖織物具有以下幾點突出的優勢:第一,光纖織物成本低,使用壽命長,可重復使用,價格適合廣大消費者;第二,光纖織物無紫外線、紅外線光污染,跟紡織材料結合,貼身使用,對人身體和紡織品沒有損傷;第三,光纖織物實現了光電分離,沒有電火花,無電擊危險,這是一個質的飛躍。發光器可以單獨放置在非專業人員難以觸碰的地方,具有防破壞性,不僅安全性能提高,而且應用領域大大拓寬了,甚至可應用于噴泉水池、游泳池等特殊場所;第四,光纖材料低衰減,系統發熱低于一般照明系統,可適應各種使用場景,并且節能環保省電;第五,由于光纖材料柔軟易折纖細,可被加工成各種圖案,比一般發光載體具有更多藝術創作空間,能滿足客戶各種設計定制要求;第六,光纖照明光色柔和,沒有光污染,通過過濾光譜的方式改變光源發光顏色,通過光纖傳導后,色彩更顯柔和純凈,給人的視覺效果非常突出。
附圖說明
圖1是本發明柔性導光的光纖織物的聚甲基丙烯酸甲酯光纖紗線的傳光方式的結構示意圖;
圖2是本發明柔性導光的光纖織物的機織結構示意圖;
圖3是本發明柔性導光的光纖織物的另一種機織結構示意圖;
圖4是本發明柔性導光的光纖織物在布邊處割斷后的結構示意圖;
圖5是本發明柔性導光的光纖織物割斷處的側視圖;
圖6是本發明柔性導光的光纖織物緞紋組織織物側發光強度曲線圖;
圖7是本發明柔性導光的光纖織物緞紋組織織物側發光強度。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結合附圖和具體實施方式對本發明進行詳細說明。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寧波晶致電子科技有限公司,未經寧波晶致電子科技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410365775.9/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