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fā)明專利]一種等截面超薄壁軸承密封結構無效
| 申請?zhí)枺?/td> | 201410362711.3 | 申請日: | 2014-07-28 |
| 公開(公告)號: | CN104196877A | 公開(公告)日: | 2014-12-10 |
| 發(fā)明(設計)人: | 張翠英;鄒小洛;劉成斌 | 申請(專利權)人: | 洛陽維斯格軸承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F16C19/16 | 分類號: | F16C19/16;F16C33/78;F16C33/58 |
| 代理公司: | 北京中原華和知識產(chǎn)權代理有限責任公司 11019 | 代理人: | 壽寧;張華輝 |
| 地址: | 471000 河*** | 國省代碼: | 河南;4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截面 薄壁 軸承 密封 結構 | ||
技術領域
本發(fā)明涉及一種等截面超薄壁軸承,特別是涉及一種等截面超薄壁軸 承密封結構。
背景技術
根據(jù)實用工況不同,等截面超薄壁軸承有開式和閉式兩種,在閉式軸 承中,有接觸式和非接觸式兩種密封形式,我們選用的是接觸式密封形式, 采用國際最知名品牌KAYDON的密封結構——端面密封。請參閱圖1所示, 是現(xiàn)有技術等截面超薄壁軸承密封結構示意圖,內圈凸臺臺階7是斜面臺 階,第二密封圈52的一端與其斜面緊貼密封,即端面密封。在實際應用中, 這種端面密封結構的缺點是,密封效果較差,斜面機加工較難測量和控制, 軸承摩擦力矩大小不一。
有鑒于上述現(xiàn)有的等截面超薄壁軸承密封結構存在的問題,本發(fā)明人 基于從事此類產(chǎn)品設計制造多年豐富的實務經(jīng)驗及專業(yè)知識,積極加以研 究創(chuàng)新,以期創(chuàng)設一種新的等截面超薄壁軸承密封結構,能夠改進一般現(xiàn) 有的等截面超薄壁軸承密封結構,使其更具有實用性。經(jīng)過不斷的研究、 設計,并經(jīng)過反復試作樣品及改進后,終于創(chuàng)設出確具實用價值的本發(fā)明。
發(fā)明內容
本發(fā)明的主要目的在于,克服現(xiàn)有的等截面超薄壁軸承密封結構存在 的問題,而提供一種新的等截面超薄壁軸承密封結構,所要解決的技術問 題是提高軸承的密封性,減小啟動摩擦力矩,非常適于實用。
本發(fā)明的目的及解決其技術問題是采用以下技術方案來實現(xiàn)的。依據(jù) 本發(fā)明提出的一種等截面超薄壁軸承密封結構,包括:外圈1、內圈2、滾 動體3、保持架4、第一密封圈51、第二密封圈52、外圈牙口6以及內 圈凸臺臺階7,其中,外圈1與內圈2之間的溝道內設有滾動體3,滾動體 3由保持架4固定,外圈1的內徑處設有對稱的外圈牙口6,內圈2的外徑 處設有對稱的內圈凸臺臺階7,外圈牙口6與內圈凸臺臺階7之間夾設有第 一密封圈51,第一密封圈51的外徑與外圈牙口6的內徑連接并固定于外圈 牙口6中,第二密封圈52貼敷于第一密封圈51表面,并沿第一密封圈51 一端的內側徑向延伸且與內圈凸臺臺階7徑向緊貼。
本發(fā)明的目的及解決其技術問題還可采用以下技術措施進一步實現(xiàn)。
前述的等截面超薄壁軸承密封結構,其中所述的第一密封圈51為L型。
前述的等截面超薄壁軸承密封結構,其中所述的內圈凸臺臺階7為直 角臺階。
前述的等截面超薄壁軸承密封結構,其中所述的第一密封圈51是碳鋼, 起支撐強度的作用。
前述的等截面超薄壁軸承密封結構,其中所述的第二密封圈52是丁腈 橡膠,起柔性連接的作用。
借由上述技術方案,本發(fā)明等截面超薄壁軸承密封結構至少具有下列 優(yōu)點及有益效果:
1.本發(fā)明采用徑向接觸式密封結構,密封均勻一致,密封效果較好, 減小了啟動摩擦力矩,增加了運轉靈活性,進而可以提高生產(chǎn)效率;
2.本發(fā)明的內圈凸臺臺階7為直角臺階,第二密封圈52與其直角臺階 外徑圓柱面徑向緊貼密封,其直角面易機加工和測量,生產(chǎn)效率高,密封 效果較好。
上述說明僅是本發(fā)明技術方案的概述,為了能夠更清楚了解本發(fā)明的 技術手段,而可依照說明書的內容予以實施,并且為了讓本發(fā)明的上述和 其他目的、特征和優(yōu)點能夠更明顯易懂,以下特舉較佳實施例,并配合附 圖,詳細說明如下。
附圖說明
圖1是現(xiàn)有技術等截面超薄壁軸承密封結構示意圖。
圖2是本發(fā)明等截面超薄壁軸承密封結構示意圖。
【主要元件符號說明】
1:外圈??????????2:內圈
3:滾動體????????4:保持架
51:第一密封圈???52:第二密封圈
6:外圈牙口??????7:內圈凸臺臺階
具體實施方式
為更進一步闡述本發(fā)明為達成預定發(fā)明目的所采取的技術手段及功 效,以下結合附圖及較佳實施例,對依據(jù)本發(fā)明提出的等截面超薄壁軸承密 封結構其具體實施方式、結構、特征及特征,詳細說明如后。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洛陽維斯格軸承有限公司;,未經(jīng)洛陽維斯格軸承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yè)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lián)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410362711.3/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wǎng)。
- 上一篇:機車空心軸式輪對用驅動軸承
- 下一篇:一種新型自動關閉口蓋鎖
- 同類專利
- 專利分類
F16C 軸;軟軸;在撓性護套中傳遞運動的機械裝置;曲軸機構的元件;樞軸;樞軸連接;除傳動裝置、聯(lián)軸器、離合器或制動器元件以外的轉動工程元件;軸承
F16C19-00 專用于旋轉運動的滾動接觸軸承
F16C19-02 .帶有在1個或多個環(huán)列中基本上尺寸相同的軸承滾珠
F16C19-22 .帶有在1個或多個環(huán)列中基本上尺寸相同的滾柱,如滾針軸承
F16C19-49 .帶有滾珠和滾柱的軸承
F16C19-50 .其他類型的滾珠或滾柱軸承
F16C19-52 .帶有受反常的或不希望有的情況影響的裝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