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人像比對在移動終端操作系統上的應用技術在審
| 申請號: | 201410343213.4 | 申請日: | 2014-07-18 |
| 公開(公告)號: | CN104143086A | 公開(公告)日: | 2014-11-12 |
| 發明(設計)人: | 吳建忠 | 申請(專利權)人: | 吳建忠 |
| 主分類號: | G06K9/00 | 分類號: | G06K9/00;G06K9/20 |
| 代理公司: | 廣州市越秀區海心聯合專利代理事務所(普通合伙) 44295 | 代理人: | 蔡國 |
| 地址: | 353000 福建省南*** | 國省代碼: | 福建;35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人像 移動 終端 操作系統 應用技術 | ||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人像比對檢測領域,特別是適用于移動終端操作系統的人像比對應用技術。
背景技術
人臉識別是一項熱門的計算機技術研究領域,它屬于生物特征識別技術,是對生物體(一般特指人)本身的生物特征來區分生物體個體。生物特征識別技術所研究的生物特征包括臉、指紋、手掌紋、虹膜、視網膜、聲音(語音)、體形等。這其中,只有人臉特征是最直觀、最可靠、最準確的,利用人臉特征進行身份驗證是最自然、最直接的手段。相比其它人體生物特征識別,人臉特征識別不需對象行為的配合就能方便有效地核查對象的身份,不易被察覺,因而具有優良的防偽、防欺詐、直接、友好、方便等特點。經過幾十年的研究,人臉識別技術已廣泛的應用在安防、門禁、考勤等領域。
人臉識別主要包括人臉的定位、圖片預處理、人臉的特征點的識別、人臉的特征點的特征值的提取、特征值比對等,其中,人臉定位可以實現的方法很多,比如基于知識的方法(Knowledge-based)、特征不變量方法(Feature?invariant),其中較為經典的為adaboost方法、模板匹配的方法(Template?matching)等。圖片預處理包括人臉的角度調整,對于垂直于照片平面區域的傾斜角度校正通常通過以下幾種理論進行:1)基于Garbor小波變換的方法(文獻1:Y.Li?and?X.Y.Lin,“Face?hallucination?with?pose?variation”in?Pro.6th?IEEE?Int.Conf.Automatic?Face?and?Gesture?Recognition,2004,pp.723–728);2)基于張量分解的方法(文獻2:K.Jia?and?S.G.Gong,“Multi-modal?tensor?face?for?simultaneoussuper-resolution?and?recognition,”in?Proc.IEEE?Int.Conf.ComputerVision,2005,pp.1683-1690;文獻3:K.Jia?and?S.G.Gong,“Generalizedfacesuper-resolution,”IEEETrans.ImageProcessing,vol.17,no.6,pp.873886,Ju?n.2008);3)改進的點對應算法和線性物體類的原理構造正臉合成的方法(文獻4:陳家大、賴劍煌、馮國燦,“一種人臉姿勢判別與正臉合成的新方法”,計算機研究與發展,2006),通過上述任一種方法即可達到對照片傾斜角度的調整;人臉特征點的識別和提取如中國專利申請CN201310746593.1中,提出了一種新的人臉特征值提取的算法。上述的技術發展使人臉識別技術發展迅速,應用前景廣泛。
隨著移動終端技術的發展,人臉識別技術也有向移動終端應用的趨勢,但是現在面臨的問題是,移動終端的計算能力不及PC、工業計算機等固定式計算機,移動終端的圖像獲取受操作者影響大,因此開發出一種易于操作、易于分辨的能夠應用于移動終端操作系統的人像比對技術是非常有必要的。
發明內容
本發明的目的是提供易于操作、易于分辨的人像比對在移動終端操作系統上的應用技術。
本發明提供的技術方案為:
一種人像比對在移動終端操作系統上的應用技術,包括以下步驟:步驟1::通過移動終端的攝像頭獲取目標人物的即時頭像照片,當所述的即時頭像照片的兩眼的瞳孔中心點的距離為30~100像素并且所述的攝像頭與目標人物的頭部的拍攝垂直角度為0~20°時,視為該即時頭像照片為符合要求的即時頭像照片;需要說明的是,這里的0~20°不僅是正向為0~20°,反向也為0~20°,即圍繞垂線夾角為40°的角度范圍。優選地,上述的拍攝垂直角度為0~15°,兩眼的瞳孔中心點的距離為55~90像素;步驟2:提取上述的符合要求的即時頭像照片中的人臉特征集群;步驟3:提取目標人物的已有頭像照片中的人臉特征集群;步驟4:將即時頭像照片中的人臉特征集群和已有頭像照片中的人臉特征集群進行比對,計算相似度,并判斷所述的相似度是否符合預設的第一閾值,若是,則提取和顯示所述目標人物對應的身份信息。
在上述的人像比對在移動終端操作系統上的應用技術中,所述的步驟1中,還包括:子步驟11:通過攝像頭檢測環境光線強度,當所述的環境光線強度小于預設的第二閾值時,則通過移動終端上搭載的LED燈補光。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吳建忠,未經吳建忠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410343213.4/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