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高壓氣體儲存裝置有效
| 申請號: | 201410341718.7 | 申請日: | 2014-07-17 |
| 公開(公告)號: | CN104235596A | 公開(公告)日: | 2014-12-24 |
| 發明(設計)人: | 俞麒峰 | 申請(專利權)人: | 上海云逸能源系統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F17C1/00 | 分類號: | F17C1/00;F17C13/00 |
| 代理公司: | 上海脫穎律師事務所 31259 | 代理人: | 李強 |
| 地址: | 200444 上海市寶*** | 國省代碼: | 上海;3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高壓 氣體 儲存 裝置 | ||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一種高壓氣體儲存裝置。
背景技術
由于當下的液體天然氣海上運輸都采用超低溫(零下162度)運輸,船體的生產需要特種耐低溫鋼材,制造及維護的成本太大,且在超低溫下,天然氣容易因為溫度升高而氣化,溫度的變化會帶來連鎖反應,危險系數高。
氣態形式存儲高壓氣體時,受存儲罐材料的限制,存儲罐能夠承受的壓力有限,約為20MPa。承受的壓力越小,單位體積的存儲罐能夠存儲的氣體就越少。由于存儲罐承壓能力限制,以氣態形式存儲氣體應用領域較少。尤其是長途運輸氣體的領域,單位體積存儲氣體過少,導致以氣態形式運輸氣體效率低,難以替代液態形式運輸氣體。
發明內容
本發明的目的是為了克服現有技術中的不足,提供一種可提高儲存氣體壓力的高壓氣體儲存裝置。
為實現以上目的,本發明通過以下技術方案實現:
高壓氣體儲存裝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第一筒,所述第一筒設置有第一容腔;所述第一容腔用于存儲壓力為P1的氣體;
第二筒,所述第二筒設置有第二容腔;
所述第一筒設置于所述第二筒的第二容腔內,所述第一筒外壁與所述第二筒內壁之間具有間隙;所述第一筒外壁與所述第二筒內壁之間的間隙用于存儲壓力為P2的氣體;所述P1大于P2。
優選地是,所述第二容腔與所述第一容腔相互獨立設置,所述第二筒和第一筒分別設置有充氣管用于充氣和取氣管用于取氣;所述充氣管和所述取氣管上分別設置有閥門。
優選地是,還包括充氣管,所述充氣管穿過所述第二筒,并與所述第一容腔連通;所述充氣管的進氣口位于所述第二容腔之外;所述第二筒的筒壁上還設置有取氣管,所述取氣管與所述第二容腔連通;所述取氣管的出氣口位于所述第二容腔之外;所述第二容腔與所述第一容腔連通設置。
優選地是,所述第一容腔與所述第二容腔通過轉接管路連通;所述轉接管路上設置有差動閥;所述差動閥控制轉接管路的連通或切斷;所述差動閥為常閉設置,并具有第一保持力使所述差動閥保持在常閉狀態;所述第一容腔內氣體壓力大于所述第一保持力與所述第二容腔內氣體壓力之和時,所述差動閥打開;所述第二容腔內氣體壓力與所述第一容腔內氣體壓力差縮小到一定程度或者大于等于所述第一容腔內氣體壓力時,所述差動閥關閉。
優選地是,所述第一保持力由第一彈性裝置提供。
優選地是,所述差動閥包括第一套筒和第一閥套;所述第一閥套具有第一閥腔;所述第一閥腔與所述第二容腔連通;所述第一閥套套裝在所述第一套筒之外,所述第一套筒外壁與所述第一閥套內壁之間具有間隙;所述第一套筒具有第一筒腔;所述第一筒腔兩端分別與所述第一容腔和所述第二容腔連通;所述第一套筒側壁設置有第一通孔;所述第一通孔連通所述第一閥腔與所述第一筒腔;所述第一筒腔內設置有可活動的第一活塞;所述第一筒腔內設置有第一臺階;所述第一活塞上設置有第二臺階;所述第一容腔內氣體壓力大于所述第一保持力與所述第二容腔內氣體壓力之和時,所述第一活塞受第一容腔內氣體驅動而移動,所述第一活塞移動后,所述第一筒腔通過所述第一通孔與所述第一閥腔連通,所述第一彈性裝置產生第一變形力;所述第二容腔內氣體壓力與所述第一彈性變形力之和大于所述第一容腔內氣體壓力時,所述第二容腔內的氣體壓力與所述第一彈性變形力使所述第一活塞復位;復位后的第一活塞封住所述第一通孔,所述第一筒腔與所述第一閥腔斷開。
優選地是,所述第一臺階位于所述第二臺階在所述第一活塞復位時的路線上;所述第一筒腔內設置有第一端蓋,所述第一端蓋設置有第二通孔,所述第二通孔將所述第二容腔和所述第一筒腔連通;所述第一彈性裝置為第一彈簧;所述第一彈簧一端與所述第一活塞連接,另一端與所述第一端蓋連接。
優選地是,所述第一臺階位于所述第二臺階在所述第一活塞復位時的路線上;所述第一筒腔內設置有第一端蓋,所述第一端蓋設置有第二通孔,所述第二通孔將所述第二容腔和所述第一筒腔連通;所述第一彈性裝置為第一彈簧;所述第一彈簧一端抵靠在所述第一臺階上,另一端抵靠在所述第二臺階上。
優選地是,所述第一活塞承受第一容腔內氣體壓力的一端的表面積,小于第一活塞承受第二容腔內氣體壓力的另一端的表面積。
優選地是,所述第一筒數目為多個,所述轉接管路包括轉接管和緩沖室,所述緩沖室內部尺寸大于轉接管管徑;每個第一容腔均通過轉接管與所述緩沖室連通。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上海云逸能源系統有限公司,未經上海云逸能源系統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410341718.7/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一種汽車剎車片鉆模
- 下一篇:用于加工水輪機端蓋螺紋孔的數控立式鏜銑專用機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