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多管束旋流分離器在審
| 申請號: | 201410332904.4 | 申請日: | 2014-07-14 |
| 公開(公告)號: | CN104147855A | 公開(公告)日: | 2014-11-19 |
| 發明(設計)人: | 張淑芬 | 申請(專利權)人: | 陜西啟源科技發展有限責任公司 |
| 主分類號: | B01D45/12 | 分類號: | B01D45/12;B01D45/02;C10L3/10 |
| 代理公司: | 西安億諾專利代理有限公司 61220 | 代理人: | 韓素蘭 |
| 地址: | 710065 陜西省西安市高新區灃*** | 國省代碼: | 陜西;6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管束 旋流分離器 | ||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機械裝備領域,具體涉及多管束旋流分離器。
技術背景
氣田集氣站采用節流制冷、低溫分離、濕氣輸送至處理廠集中脫水工藝,通過強吸旋流分離器進行氣液分離。但該分離器無法根據氣量大小控制分離效率,導致氣量變化較大時外輸露點,出現不合格現象,屬于國家強制年檢壓力容器。
發明內容
為了解決上述問題,本發明提供一種多管束旋流分離器。該分離器能根據氣量大小調節分離管束數量,合理控制氣流流速,提高分離效率,分離效果優于現有分離器,且不屬于國家強制年檢壓力容器,減少了后續維護工作量。
本發明多管束旋流分離器,包括多管束旋流分離器本體及控制箱,多管束旋流分離器本體上設有一個天然氣進口管線、一個天然氣出口管線及一個排液出口,多管束旋流分離器本體上部設有液位計、排液電動球閥,所述排液電動球閥連接有排污管線,多管束旋流分離器本體采用二十四根管束,分三排并聯安裝,兩邊的管束作為分離管束,中間的管束作為容器,分離管柱上設有捕霧器,所有二十四根管束的頂部和底部都有匯管使之連通;兩邊的十六根分離管束人口管線上均安裝有分流閥。
優選地,天然氣入口管線開口端采用向下30°傾斜。
優選地,管束為DNl25管束。
本發明能根據氣量大小調節分離管束數量,合理控制氣流流速,提高分離效率,分離效果優于現有分離器,且不屬于國家強制年檢壓力容器,減少了后續維護工作量。
附圖說明
圖1為多管束旋流分離器結構示意圖。
附圖標記:1-天然氣進口管線,2-分流閥,3-天然氣出口管線,4-排污管線,5-排液電動球閥,6-控制箱,7-分離管柱,8-回液管,9-液位計,10-捕霧器。
具體實施方式
本發明多管束旋流分離器,包括多管束旋流分離器本體及控制箱6,多管束旋流分離器本體上設有一個天然氣進口管線1、一個天然氣出口管線3及一個排液出口,多管束旋流分離器本體上部設有液位計9、排液電動球閥5,所述排液電動球閥5連接有排污管線4,多管束旋流分離器本體采用二十四根管束,分三排并聯安裝,兩邊的管束作為分離管束,中間的管束作為容器,分離管柱上設有捕霧器10,所有二十四根管束的頂部和底部都有匯管使之連通;兩邊的十六根分離管束人口管線上均安裝有分流閥2。天然氣入口管線1開口端采用向下30°傾斜,,在重力作用下有利于形成分層流,實現氣液兩相的初步分離,經過初步分離的液相在人口下方旋轉一圈后形成旋流場,避免了對氣相向分離管束上方運動的阻塞。捕霧器10設計為法蘭拆裝結構,便于檢修清洗或更換,管束為DNl25管束。
天然氣由進口環形總管分別經多個分流閥,以一定的角度進入單管柱式分離管進行旋流分離,由于重力和離心力的綜合作用,液體被驅向筒壁并向下至底部,氣體徑向向旋流器的中心流動,向上進人捕霧器;經過捕霧器后氣相匯合至總管,由出13流出,微量液相經回流管回到管柱底部,分離器底部液相經總液管、電動開關閥排出。可通過控制器現場自動控制或者遠程控制電動開關閥來實現分離器的自動排液。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陜西啟源科技發展有限責任公司,未經陜西啟源科技發展有限責任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410332904.4/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