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曲干式矮化紫薇的培育方法有效
| 申請號: | 201410292092.5 | 申請日: | 2014-06-26 |
| 公開(公告)號: | CN104067822A | 公開(公告)日: | 2014-10-01 |
| 發明(設計)人: | 曲春苗 | 申請(專利權)人: | 福建金森林業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A01G1/00 | 分類號: | A01G1/00;A01G1/06;A01G7/06;A01C21/00 |
| 代理公司: | 泉州市博一專利事務所 35213 | 代理人: | 方傳榜 |
| 地址: | 353300 福建省三明市*** | 國省代碼: | 福建;35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曲干式 矮化 紫薇 培育 方法 | ||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一種植物的培育方法,具體的說是一種曲干式矮化紫薇的培育方法。
背景技術
矮化紫薇的根系發達,其花色艷,炎熱的夏季亦可大量開花。而且株形矮、緊湊,即可地栽,又可盆栽,園林綠化用途廣泛。可用作高速公路、鐵路、大堤、河坡的綠化帶、隔離帶、護坡、封沙植被的種植樹種。也可用于礦區、居民小區、風景游覽區綠化美化的綠籬、色塊種植樹種。更是有害氣體超標的大中城市、工礦區綠化的首選花灌木樹種。雖然在園林中栽植使用較為廣泛,但多以灌木多分枝形式栽植,很少以獨干式出現。使用時品種參差不齊,花色較亂,雖偶有精品,但數量甚少。其觀賞價值較低。
傳統矮化紫薇的方法培育出的紫薇顏色單一,且培育過程中存在紫薇干直不易造型,紫薇的枝條細長而多,不適于過度扭曲造型的問題,此外紫薇喜肥,開花消耗養分較多,如果缺肥,會導致紫薇枝條細弱,葉色發黃,整個植株生長勢變弱,開花少或不開花,但紫薇施肥過多,容易引起枝葉徒長,且影響矮化效果。因此,傳統的矮化紫薇的培育方式容易造成紫薇形態不佳或矮化效果不好等缺點,傳統的紫薇嫁接方式也存在成活率低,愈合較慢等問題。
發明內容
本發明提供了一種曲干式矮化紫薇的培育方法,其主要目的在于實現紫薇的矮化,并在一株紫薇上開出不同的花色,解決紫薇主干和枝條不以造型的缺陷,提高紫薇的觀賞價值,并且提高其嫁接成活率,縮短愈合時間。
為了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發明的技術方案如下:
一種曲干式矮化紫薇的培育方法,具體步驟如下:
1)春季選取一二年生紫薇幼苗在離地5~10cm處短截育苗,促其根頸萌發蘗芽,選留近地第一次分生健壯蘗枝4~5條培育新主枝,把其余弱枝、幼芽全部剪去。選取一二年生4~5棵主干式紫薇,逐一將4~5條主干或主枝呈螺旋式纏繞,并用細繩固定。
2)?夏季生長期選取紫薇花色不同的兩至三個品種的中部飽滿側芽,剪去葉片,保留葉柄,連同枝條的皮層削成芽片,長約2厘米、并稍帶木質部,然后將砧木的皮切成一T字形,并用芽接刀將皮層挑開,將芽片插入,用萬安高嶺土將該嫁接部位包裹并用塑料薄膜帶扎緊,將葉柄露出。接后8~10天注意檢查成活情況,接芽成活后即可解綁。解綁后及時將接芽以上的砧木部分剪除,剪口必須距接芽以上0.5~1cm,并向接芽對面稍傾向,以利剪口愈合。
3)?接穗開始生長后,在樹干株高1/3處用鐵線拉伸,使其與上主干成約45°角,在拐角處留左外側骨干枝一個。在株高2/3處留第二個骨干枝,向右下外側生長,長度為第一個骨干枝的1/3。主干頂部摘心,左右各留一個骨干枝,左側長度比第一個骨干枝稍短一些,右側枝的長度比第二個骨干枝稍短一些;并剪去花序。
4)?在萌芽長葉期施用一次多效挫,具體方法為以100~150mg多效挫配水1kg稀釋后進行土壤澆灌和葉片噴施。
5)?5~6月對紫薇適時施磷、鉀肥,少施氮肥。
6)?第二年初春抹芽,春末4月間再剪去骨干主枝枝長2/3~1/2的末梢,促使分生當年開花的中、長母枝,并剪去擁擠密枝、弱枝等,6~7月便可開花。花謝后應及時連帶3~4個葉節剪去殘花幼果。以后每年稍提高切斷主枝部位,參照上年修剪方法進行修剪。
7)?主要的干和枝適當蟠扎,其余側枝采取修剪整形。經2~3年的時間,即可制作小型或微型曲干式盆景。
進一步的,步驟2)中所述萬安高嶺土的具體成分及質量百分含量為:SiO248.00-72.55%、Al2O317.82-41.01%、K2O1.87-3.69%、Na2O0.08-0.71%、CaO0.69-1.31%、MgO0.10-2.37%、Fe2O30.91-4.34%。
進一步的,步驟7)中所述的蟠扎采用棕絲作為材料。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福建金森林業股份有限公司,未經福建金森林業股份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410292092.5/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