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含金屬纖維的無紡布制造工藝有效
| 申請號: | 201410291237.X | 申請日: | 2014-06-26 |
| 公開(公告)號: | CN104073973B | 公開(公告)日: | 2018-05-08 |
| 發明(設計)人: | 黃昊辰;方惠會 | 申請(專利權)人: | 福建強綸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D04H1/4382 | 分類號: | D04H1/4382;B01D39/08 |
| 代理公司: | 廈門市新華專利商標代理有限公司 35203 | 代理人: | 廖吉保;唐紹烈 |
| 地址: | 364000 福建省*** | 國省代碼: | 福建;35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金屬纖維 無紡布 制造 工藝 | ||
本發明公開一種含金屬纖維的無紡布制造工藝,包括以下步驟:步驟一,將金屬纖維與非金屬纖維混合分散均勻形成預混纖維;步驟二,將所述預混纖維單獨或與非金屬纖維喂入無紡布設備制造含金屬纖維的無紡布。本發明可以使金屬纖維分散均勻,提高產品防靜電和阻燃效果。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一種含金屬纖維的無紡布制造工藝。
背景技術
現有技術中,通常在無紡布產品中,如用于布袋除塵的濾料—無紡布針刺氈(工業無紡布之一),經常加入金屬纖維并分散在其中,起到防靜電和/或阻燃的效果。
現有的含金屬纖維的無紡布的制造工藝,如圖1所示,將純金屬纖維的短纖維條和/或散亂短纖維作為原材料之一,在無紡布生產線的喂料部位直接與其它非金屬纖維原料按比例混合喂入;經開松、梳理、鋪棉、針刺等工序制造成含金屬纖維的無紡布。
然而,由于金屬纖維的表面摩擦力大,曲卷度差等原因,使得金屬纖維在混合時難以分散和均勻分布,以至于所制出的無紡布(包括布袋成品)表面有明顯的黑色條紋,即金屬纖維不能很好分散所致的金屬纖維集中區,以及局部導電率很低無法達標的金屬纖維貧乏區,以致金屬纖維用量增加等現象。使得除塵布袋在外觀和導電性方面無法達標,不合格率增加?,F有技術紡紗工藝所制造的預混纖維條只作為混紡紗的半成品,沒有用到無紡布制造工藝上。
有鑒于此,針對上述問題,本發明人研發出一種含金屬纖維的無紡布制造工藝的改進方案,以解決上述問題,本案由此產生。
發明內容
本發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含金屬纖維的無紡布制造工藝,以使金屬纖維分散均勻,提高產品防靜電和阻燃效果。
為達成上述目的,本發明的解決方案為:
一種含金屬纖維無紡布制造工藝,包括以下步驟:
步驟一,將金屬纖維與非金屬纖維混合分散均勻形成預混纖維;
步驟二,將所述預混纖維單獨或與非金屬纖維共同喂入無紡布設備制造含金屬纖維的無紡布。
所述無紡布設備制造含金屬纖維的無紡布工藝包括混合、開松、梳理、鋪棉、針刺工序。
所述步驟一可以采用但不限于采用,將金屬纖維條與非金屬纖維條通過紡紗工藝中的纖維條混并工序而成混合分散均勻的預混纖維條。
進一步,所述預混纖維為金屬纖維條與非金屬纖維條經混并工序混合分散均勻再打亂的散亂短纖維。
進一步,所述預混纖維中,其中金屬纖維的重量含量在20%-80%之間。
進一步,所述金屬纖維為不銹鋼纖維、鐵鉻鋁纖維、銅纖維;或者為在化纖表面鍍銀的銀纖維、鍍鎳的鎳纖維。
進一步,所述非金屬纖維為無紡布原料棉花、滌綸短纖維、丙綸短纖維、P84纖維、諾米克斯纖維、芳綸纖維、PTFE纖維。
采用上述方案后,本發明在現有技術含金屬纖維的無紡布制造工藝的基礎上,增加預混合分散工序,使金屬纖維與非金屬纖維混合分散均勻形成預混纖維。因此,使得金屬纖維均勻分布,以至于所制出的無紡布表面無黑色條紋,使得除塵布袋在外觀較好且導電性良好。
本發明的關鍵在于采用預混纖維而不是用純金屬纖維作為添加金屬纖維的原料,將預混纖維單獨或與非金屬纖維共同喂入無紡布設備經混合、開松、梳理、鋪棉、針刺工序制造成含金屬纖維的無紡布。
附圖說明
圖1現有技術工藝流程圖;
圖2是本發明工藝流程圖;
圖3是本發明另一工藝流程圖;
圖4是本發明預混纖維另一形成工藝流程圖。
具體實施方式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福建強綸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未經福建強綸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410291237.X/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