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用于桿狀部件的充氣密封裝置在審
| 申請號: | 201410291209.8 | 申請日: | 2014-06-25 |
| 公開(公告)號: | CN104019239A | 公開(公告)日: | 2014-09-03 |
| 發明(設計)人: | 黃浩;蔣彥福;劉春生;蔣京芯;田丹;王乃征;李磊;陳萍 | 申請(專利權)人: | 北京市城南橡塑技術研究所 |
| 主分類號: | F16J15/16 | 分類號: | F16J15/16 |
| 代理公司: | 北京雙收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 11241 | 代理人: | 周麗莉 |
| 地址: | 102605 北*** | 國省代碼: | 北京;1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用于 桿狀 部件 充氣 密封 裝置 | ||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一種密封裝置,具體說涉及一種充氣密封裝置。
背景技術
有些設備具有往復移動的桿狀部件,當桿狀部件運動至指定位置后需要在桿的徑向進行密封,來防止桿狀部件一側的氣體等介質泄漏到另一側,例如煉鋼廠煉鋼爐內的氧槍通道裝置等。現有的密封裝置是硬性靜止密封,桿狀部件在頻繁往復運動過程中,桿狀部件對密封裝置的橡膠密封圈磨損很嚴重,導致密封裝置壽命短,而更換密封裝置需要使設備停止工作,嚴重影響工作效率,同時增加了設備成本。
發明內容
本發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種用于桿狀部件的充氣密封裝置,其適用于往復移動的桿狀部件的密封,并且使用壽命長、密封效果好。
為了實現上述目的,本發明的技術解決方案為:一種用于桿狀部件的充氣密封裝置,包括殼體、密封圈、上蓋,殼體為圓柱狀并且殼體的中心設有用于容納桿狀部件的軸向通孔,并且殼體頂部里側壁上設有沿軸向通孔周向延伸的環狀凹槽,密封圈為中空的彈性部件,密封圈放置于所述環狀凹槽內,并且密封圈的外側壁上設有進氣口,殼體側壁上開有第一氣體通道,第一氣體通道的起始端設有接頭,第一氣體通道的末端與密封圈上的進氣口連通,上蓋為圓形薄板,圓形薄板中心設有用于容納桿狀部件的通孔,上蓋設置于殼體頂部,并且上蓋和殼體之間可拆卸連接。
本發明用于桿狀部件的充氣密封裝置,其中,所述密封圈的中空腔內設有支撐部件,支撐部件為環狀,支撐部件的高度略小于所述環狀凹槽的高度,并且支撐部件外壁抵靠在所述環狀凹槽的側壁上,在支撐部件和密封圈內壁之間留有容納氣體的空間,支撐部件的外徑和所述環狀凹槽的內徑相等,支撐部件上設有第二氣體通道,第二氣體通道起始端連接所述密封圈上的進氣口、末端連通所述容納氣體的空間。
本發明用于桿狀部件的充氣密封裝置,其中,所述密封圈的上表面、下表面均為波紋狀。
本發明用于桿狀部件的充氣密封裝置,其中,所述密封圈的內徑面上設有若干個環狀徑向凸起,所述若干個環狀徑向凸起從上到下依次分布。
本發明用于桿狀部件的充氣密封裝置,其中,所述密封圈的外側壁上設有開口,開口在密封圈的外側壁上周向延伸形成環狀,并且該開口位于密封圈外側壁的中部。
本發明用于桿狀部件的充氣密封裝置,其中,所述第一氣體通道位于所述環狀凹槽側壁上并且沿所述殼體的徑向設置,所述第二氣體通道在所述支撐部件的側壁上徑向設置。
采用上述方案后,由于本發明充氣密封裝置的密封圈設于殼體的環狀凹槽內,并且密封圈為中空的彈性部件,密封圈上設有進氣口,殼體側壁上開有第一氣體通道,因此可在需要密封時通過第一進氣通道、進氣口向密封圈內充氣,使密封圈抱緊桿狀部件實現密封,在桿狀部件開始運動時,放出密封圈內氣體,使密封圈與桿狀部件脫離,便于桿狀部件運動,并且避免出現現有技術中的硬性密封裝置在桿狀部件運動過程中受到磨損的狀況,使本發明充氣密封裝置的壽命延長,密封性能也更好。
另外,由于密封圈的中空腔內設有支撐部件,支撐部件將密封圈的上、下表面分別壓在上蓋底面上和環狀凹槽底面上,防止漏氣,增強密封效果,密封圈的內徑面上設有環狀徑向凸起,使密封圈的線性密封效果更好;密封圈的上、下表面均為波紋狀,便于充氣時密封圈徑向膨脹;密封圈的外側壁上設有開口,使密封圈安裝更方便。
附圖說明
圖1是本發明用于桿狀部件的充氣密封裝置在回縮狀態的剖視圖;
圖2是本發明用于桿狀部件的充氣密封裝置在充氣密封狀態的剖視圖。
具體實施方式
如圖1所示,本發明用于桿狀部件的充氣密封裝置,包括殼體11、密封圈12、上蓋13,殼體11、上蓋13均由鋼材制成,殼體11為圓柱狀并且殼體11的中心設有用于容納桿狀部件31的軸向通孔111,殼體11頂部里側壁上設有沿軸向通孔111的周向延伸的環狀凹槽112,密封圈12為中空的彈性部件,采用橡膠制成,密封圈12放置于環狀凹槽112內,并且密封圈12的外側壁上設有進氣口,殼體11上開有第一氣體通道113,第一氣體通道113位于環狀凹槽112側壁上并且沿殼體11的徑向設置,第一氣體通道113的起始端設有接頭114,接頭114一端螺紋連接于第一氣體通道113內、另一端設有外螺紋,第一氣體通道113的末端與密封圈12上的進氣口連通,上蓋13為圓形薄板,圓形薄板中心設有用于容納桿狀部件31的通孔,上蓋13設置于殼體11頂部,并且上蓋13和殼體11之間通過多個螺釘可拆卸連接,上蓋13的外徑與殼體11的外徑大致相等。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北京市城南橡塑技術研究所,未經北京市城南橡塑技術研究所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410291209.8/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