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摩輪全自動粗加工方法及加工系統有效
| 申請號: | 201410249715.0 | 申請日: | 2014-06-06 |
| 公開(公告)號: | CN104015054A | 公開(公告)日: | 2014-09-03 |
| 發明(設計)人: | 袁亮亮;章旭霞;陳炳鋒;吳軍;石鑫偉 | 申請(專利權)人: | 浙江萬豐科技開發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B23P23/00 | 分類號: | B23P23/00;B23Q7/00;B23Q3/08;B23Q11/00 |
| 代理公司: | 北京眾合誠成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 11246 | 代理人: | 連平 |
| 地址: | 312500 浙*** | 國省代碼: | 浙江;33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全自動 粗加工 方法 加工 系統 | ||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摩托車輪轂的自動化加工方法及設備技術領域。
背景技術
現有技術中,摩托車輪轂需要加工出中心孔和氣門孔,目前大部分生產企業是半自動加工,需要較多的人力費力。因此,有一些企業針對摩托車輪轂的加工需求開發出若干種全自動加工設備,例如中國發明專利號為“201220671796.X”、專利名稱為“一種摩托車輪轂中心孔和氣門孔”以及中國發明專利號為“201220690383.6”、專利名稱為“輪轂鉆銑一體機加工組合機”的中國發明專利所示,在實際生產過程中,這些設備還需要配置生產工人輔助加工,無法真正實現全自動化生產,并且,其生產效率較低,加工精度也不高,因此有必要予以改進。
發明內容
針對現有技術存在的不足,本發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種摩輪全自動粗加工方法及加工系統,它可以實現全自動化生產,加工精度高,并且提高生產效率,降低生產成本。
為了實現上述目的,本發明所采用的技術方案是:
一種摩輪全自動粗加工方法,它將機床按進料方向依次設置割冒口澆口工位、鉆中心孔工位和鉆氣門芯孔工位,割冒口澆口工位設置割冒口澆口裝置,鉆中心孔工位設置鉆中心孔裝置,鉆氣門芯孔工位設置鉆氣門芯孔裝置和視覺識別裝置,其中,視覺識別裝置包括用于夾持輪轂并將輪轂翻轉下料的伺服旋轉定位機構和用于對輪轂進行拍照識別的相機拍照檢測機構,相機拍照檢測機構電連接智能控制系統;另外,在割冒口澆口工位、鉆中心孔工位和鉆氣門芯孔工位位置處分別設置一個三工位同步作業的爪盤,每個爪盤設置三個用于夾持輪轂的同步氣爪;當輪轂毛坯放在進料流水線上并進入輪轂定位區域后,通過三個工位的同步氣爪將輪轂毛坯依次搬運到割冒口澆口工位、鉆中心孔工位和鉆氣門芯孔工位進行連續加工作業,在割冒口澆口工位中割冒口澆口裝置完成第三個輪轂毛坯的割冒口和割澆口作業的同時,鉆中心孔工位和鉆氣門芯孔工位分別同時完成搬運到其工位的前兩個輪轂毛坯的鉆中心孔和鉆氣門芯孔作業,最后,將完成加工后的輪轂毛坯轉到下料流水線。
進一步的技術方案中,所述割冒口澆口裝置設置有進給基座、進給油缸、割冒口電機、割冒口刀、割澆口電機和割澆口刀,進給基座滑動安裝于機床,進給油缸連接進給基座,割冒口電機和割澆口電機分別固定于進給基座,割澆口刀固定于割澆口電機的轉軸,割冒口刀固定于割冒口電機的轉軸。
進一步的技術方案中,所述鉆中心孔裝置設置有一級快速推進油缸、二級緩慢推進油缸、鉆孔電機和鉆孔刀,一級快速推進油缸安裝于機床,二級緩慢推進油缸安裝于一級快速推進油缸的推桿,鉆孔電機固定于二級緩慢推進油缸的推桿,鉆孔刀固定于鉆孔電機的轉軸。
進一步的技術方案中,所述鉆氣門芯孔裝置設置有一級快速推進氣缸、二級緩慢推進油缸、鉆氣門芯孔電機、鉆氣門芯孔刀和夾持機構,一級快速推進氣缸安裝于機床,二級緩慢推進油缸安裝于一級快速推進氣缸的推桿,鉆氣門芯孔電機固定于二級緩慢推進油缸的推桿,鉆氣門芯孔刀固定于鉆氣門芯孔電機的轉軸;夾持機構安裝于機床。
進一步的技術方案中,所述夾持機構設置有推進氣缸、底座、夾持基座、X軸Y軸手調機構、定位氣缸、定位指和仿形夾持爪,底座固定于機床,X軸Y軸手調機構安裝于底座,夾持基座固定于X軸Y軸手調機構,推進氣缸固定于機床,推進氣缸的推桿連接底座,定位氣缸固定于夾持基座,定位指固定于定位氣缸的推桿,仿形夾持爪固定于夾持基座,定位指位于仿形夾持爪的上方,定位指與仿形夾持爪定位配合,定位指與仿形夾持爪之間形成一用于固定輪轂的定位腔。
進一步的技術方案中,所述機床設置有三套三軸氣缸移動裝置,三個爪盤分別安裝于三套三軸氣缸移動裝置,三軸氣缸移動裝置設置有用于沿X軸移動爪盤的X軸氣缸、用于沿Y軸移動爪盤的Y軸氣缸以及用于沿Z軸移動爪盤的Z軸氣缸。
進一步的技術方案中,所述割冒口澆口工位的前端位置設置有翻面定位機構。
進一步的技術方案中,所述伺服旋轉定位機構包括一伺服電機和夾具,夾具固定于伺服電機的轉軸。
進一步的技術方案中,所述翻面定位機構的前端位置設置有進料流水線,鉆氣門芯孔工位的后端位置設置有下料流水線。
進一步的技術方案中,所述機床設置有排屑機、集屑管和螺旋排屑螺桿,集屑管從割冒口澆口工位延伸到鉆氣門芯孔工位,集屑管一側開設有集屑口,集屑口從割冒口澆口工位延伸到鉆氣門芯孔工位,螺旋排屑螺桿設置于集屑管內,排屑機連通集屑管。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浙江萬豐科技開發有限公司,未經浙江萬豐科技開發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410249715.0/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蝸輪蝸桿機構和汽車助力轉向器
- 下一篇:一種用于電子稱的緩沖保護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