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fā)明專利]一種可變焦液體透鏡陣列及其操控方法有效
| 申請?zhí)枺?/td> | 201410231010.6 | 申請日: | 2014-05-29 |
| 公開(公告)號: | CN104035149A | 公開(公告)日: | 2014-09-10 |
| 發(fā)明(設計)人: | 趙悟翔;王瓊華;鄧歡 | 申請(專利權)人: | 四川大學 |
| 主分類號: | G02B3/14 | 分類號: | G02B3/14 |
| 代理公司: | 暫無信息 | 代理人: | 暫無信息 |
| 地址: | 610065 四川*** | 國省代碼: | 四川;5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變焦 液體 透鏡 陣列 及其 操控 方法 | ||
技術領域
本發(fā)明裝置涉及透鏡陣列,更具體地講,涉及一種可變焦液體透鏡陣列及其操控方法。
背景技術
透鏡陣列是一種二維集成器件,這種器件在光顯示、光通信、光成像和光存儲等許多領域有很廣泛的應用,如利用透鏡陣列制作的光互連器件、圖像多重變換和識別、光無源器件陣列等,一直受到了研究者和企業(yè)界的關注。
目前已報道了許多制造透鏡陣列的方法,比如:光刻膠熱回流、干刻蝕,聚合物噴射印刷、紫外線印刻、熱壓和激光加工。上述方法都是制造固態(tài)透鏡陣列,其透鏡表面輪廓和焦距取決于加工參數(shù),加工成形后其參數(shù)不能改變。然而,在一些成像和顯示應用領域,例如2D/3D可切換顯示,光學器件在不同顯示模式下需要調整。一般來說,使用機械移動式光學部件來實現(xiàn)調整,會使系統(tǒng)龐大和復雜。為實現(xiàn)小型化且可調的目標,專家們提出了具有可變焦的透鏡陣列,主要有不混溶液體透鏡(包括電濕潤液體透鏡和介電力液體透鏡等)、液晶透鏡和填充式液體透鏡。不混溶液體透鏡和液晶透鏡都能在電場調節(jié)下調節(jié)焦距,但這些透鏡的成本高。對于液晶透鏡,由于需要轉換成偏振光,其轉換的光損失達50%;而不混溶液體透鏡存在液體蒸發(fā)和工作電壓高等不足。
相比之下,結合光學和微流控技術的填充式液體透鏡具有一些獨特的優(yōu)點。首先,它的制作過程相對簡單。其次,其常選用的薄膜材料如聚二甲基硅氧烷(PDMS)在一個寬光譜范圍具有良好的光學傳輸特性。最后,它的表面輪廓以及焦距可以動態(tài)地調整,可簡單采用液泵來制成一個緊湊的系統(tǒng)。
對于填充式液體透鏡陣列,需要建立一個微流控網(wǎng)絡連接各個透鏡單元,這些微流控網(wǎng)絡結構較為復雜、開口率有限,且大面積透鏡陣列的均勻性受制于重力效應,只限于水平放置工作。
發(fā)明內容
為克服現(xiàn)有液體透鏡陣列存在的結構復雜、開口率有限和透鏡陣列均勻性受制于重力效應的困難,本發(fā)明提出一種可變焦液體透鏡陣列,屬于一種填充式液體透鏡陣列,并能夠實現(xiàn)從正焦距到負焦距的大范圍變焦。所述透鏡陣列包括:液體I、液體II、容器盒、彈性容器I、彈性容器II、彈性薄膜、微支柱陣列、導管I和導管II。液體I、液體II、容器盒、彈性薄膜都是無色透明的。容器盒內有一塊彈性薄膜將容器盒分成腔I和腔II,腔I裝滿液體I,腔II裝滿液體II,液體I的折射率大于液體II的折射率,液體I和液體II不相混溶且密度近似相等。容器盒的腔I通過導管I與彈性容器I連通,且彈性容器I裝有液體I;容器盒的腔II通過導管II與彈性容器II連通,且彈性容器II裝有液體II。彈性容器I和彈性容器II均可以通過變形來改變容積。
彈性薄膜的兩表面由二維的柱支撐陣列支撐,容器盒的腔I和腔II內都有微支柱陣列,微支柱一端固定在容器盒的內壁上,微支柱另一端與彈性薄膜接觸,且當所述透鏡陣列在初始狀態(tài)時,彈性薄膜處于平面形態(tài),所述透鏡陣列的焦距為無窮大、無透鏡功能。
操控過程一:所述液體透鏡陣列首先處于初始狀態(tài),通過擠壓彈性容器I來減小其容積,且放松彈性容器II,使更多液體I流入容器盒的腔I內,腔II的液體II會同時減少,彈性薄膜在液壓和微支柱陣列的作用下發(fā)生二維透鏡陣列輪廓一樣的形變,此時,所述透鏡陣列形成凸透鏡陣列,其焦距f為有限正值。在f為正的情況下,進一步減小彈性容器I的容積且放松彈性容器II,會使f減小;反之,進一步減小彈性容器II的容積且放松彈性容器I,會使f增大,f增大到無窮大時,彈性薄膜處于平面形態(tài),所述透鏡陣列回到初始狀態(tài)。操控過程一實現(xiàn)了所述透鏡陣列從有限正焦距到正無窮大的變焦。
操控過程二:所述透鏡陣列首先處于初始狀態(tài),通過擠壓彈性容器II來減小其容積,且放松彈性容器I,使更多液體II流入容器盒的腔II內,腔I的液體I會同時減少,彈性薄膜在液壓和微支柱陣列的作用下發(fā)生二維透鏡陣列輪廓一樣的形變,此時,所述透鏡陣列形成凹透鏡陣列,其焦距f為有限負值。在f為負的情況下,進一步減小彈性容器II的容積且放松彈性容器I,會使焦距的絕對值|?f?|減小;反之,進一步減小彈性容器I的容積且放松彈性容器II,會使|?f?|增大,|?f?|增大到無窮大時,彈性薄膜處于平面形態(tài),所述透鏡陣列回到初始狀態(tài)。操控過程二實現(xiàn)了所述透鏡陣列從有限負焦距到負無窮大的變焦。
由于所述透鏡陣列的容器盒內部的兩種液體具有一定深度,所以選用密度相近或相等的兩種液體可以有效減小或消除重力效應,使透明彈性薄膜在不同深度的形變一致或者近似一致。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四川大學,未經(jīng)四川大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yè)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lián)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410231010.6/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wǎn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