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低粘度環氧樹脂組合物制備用壓延冷卻與粉碎系統有效
| 申請號: | 201320857746.5 | 申請日: | 2013-12-24 |
| 公開(公告)號: | CN203637011U | 公開(公告)日: | 2014-06-11 |
| 發明(設計)人: | 劉紅杰;譚偉;邱馳;朱寧平;李蘭俠;成興明;韓江龍 | 申請(專利權)人: | 江蘇華海誠科新材料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B29B9/00 | 分類號: | B29B9/00;B29B7/56 |
| 代理公司: | 連云港潤知專利代理事務所 32255 | 代理人: | 劉喜蓮 |
| 地址: | 222000 江蘇省連云港市連云*** | 國省代碼: | 江蘇;32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粘度 環氧樹脂 組合 制備 壓延 冷卻 粉碎 系統 | ||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環氧樹脂組合物的制備裝置,特別是一種低粘度高端環氧樹脂組合物制備用壓延冷卻與粉碎系統。
背景技術
?傳統的環氧樹脂組合物的生產工藝為:將準備好的原材料經過高速攪拌后,進行擠出、壓延、冷卻后直接粉碎。而隨著半導體行業的迅猛發展,作為半導體器件的封裝材料,環氧樹脂組合物也不斷的像更高端的產品邁進。高端、低粘度環氧樹脂逐步引入到了環氧樹脂組合物中,使得環氧樹脂組合物的粘度越來越低,強度也相應低了下來。因此在在生產過程中很容易出現物料粘在壓延棍上而不能順利輸送到冷卻帶上面來,和到冷卻帶上后很難冷卻不完全而導致物料在進粉碎機之前還比較軟,進而進入到粉碎機粉碎幾分鐘后,出現物料結塊甚至堵塞粉碎機篩網和下料口得情況。在此情況下,只能截取冷卻帶上的片狀料,再次進行徹底冷凍后再次放在輸送帶上,進入粉碎機粉碎,影響連續生產。而液氮粉碎機是將液氮直接噴霧粉碎機內部,而在此情況下,不但液氮消耗量大,而且,材料在進入粉碎機后,不能短時間內冷卻完全或者過度冷卻造成結霧。
發明內容
本實用新型所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針對現有技術的不足,提出一種結構設計簡單合理、有效提高環氧樹脂組合物的粉碎效率、并可實現連續生產的低粘度環氧樹脂組合物制備用壓延冷卻與粉碎系統。
本實用新型所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通過以下技術方案來實現的。一種低粘度環氧樹脂組合物制備用壓延冷卻與粉碎系統,該系統包括機架,在機架上從前至后依次設有壓延棍組、冷卻裝置和粉碎裝置;所述的冷卻裝置包括噴淋水槽和冷卻帶;其特點是:所述的壓延棍組包括前壓延棍和后壓延棍,在前壓延棍、后壓延棍側部分別設有與前壓延棍、后壓延棍相切的前刮刀、后刮刀;所述的冷卻裝置的后側部裝有處于冷卻帶上方的液氮噴霧器,液氮噴霧器通過液氮管路與液氮罐連接,在液氮管路上裝有流量控制器和溫度控制器。
本實用新型所要解決的技術問題還可以通過以下的技術方案來進一步實現。以上所述的低粘度環氧樹脂組合物制備用壓延冷卻與粉碎系統,其特點是:所述的液氮噴霧器與粉碎裝置的進料口的距離優選為10-300cm。
本實用新型所要解決的技術問題還可以通過以下的技術方案來進一步實現。以上所述的低粘度環氧樹脂組合物制備用壓延冷卻與粉碎系統,其特點是:前刮刀與前壓延棍相切的點為前切點,前切點與前壓延棍中軸線所在的面為前切面,前切面與前刮刀所在的面的夾角為30-150°;后刮刀與后壓延棍相切的點為后切點,后切點與后壓延棍中軸線所在的面為后切面,后切面與后刮刀所在的面的夾角為30-150°。
與現有技術相比,本實用新型結構設計合理,實用方便,它可以在環氧樹脂組合物制備時,使物料經過擠出機后,能夠順利地通過壓延棍輸送到冷卻帶上,并且使環氧樹脂組合物快速冷卻在不結露的情況下進入粉碎機粉碎,及時終止環氧樹脂組合物的固化反應,保證優良的流動性能和適用期。
附圖說明
圖1為本實用新型的一種結構示意圖;
圖2為本本實用新型的局部結構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以下參照附圖,進一步描述本實用新型的具體實施方案,以遍本領域的技術人員進一步地理解本發明,而不構成對其權利的限制。
實施例1,參照圖1,一種低粘度環氧樹脂組合物制備用壓延冷卻與粉碎系統,該系統包括機架1,在機架1上從前至后依次設有壓延棍組、冷卻裝置和粉碎裝置3;所述的冷卻裝置包括噴淋水槽2和冷卻帶8;所述的壓延棍組包括前壓延棍11和后壓延棍10,在前壓延棍11、后壓延棍10側部分別設有與前壓延棍11、后壓延棍10相切的前刮刀12、后刮刀9;所述的冷卻裝置的后側部裝有處于冷卻帶8上方的液氮噴霧器7,液氮噴霧器7通過液氮管路6與液氮罐4連接,在液氮管路6上裝有流量控制器5和溫度控制器13。
實施例2,實施例1所述的低粘度環氧樹脂組合物制備用壓延冷卻與粉碎系統中:所述的液氮噴霧器7與粉碎裝置3的進料口的距離為10-300cm。
實施例3,實施例1或2所述的低粘度環氧樹脂組合物制備用壓延冷卻與粉碎系統中:前刮刀12與前壓延棍11相切的點為前切點,前切點與前壓延棍11中軸線所在的面為前切面,前切面與前刮刀所在的面的夾角為30°;后刮刀9與后壓延棍10相切的點為后切點,后切點與后壓延棍10中軸線所在的面為后切面,后切面與后刮刀9所在的面的夾角為30°。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江蘇華海誠科新材料有限公司,未經江蘇華海誠科新材料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320857746.5/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