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一種盲溝排水減浮結構有效
| 申請號: | 201320843973.2 | 申請日: | 2013-12-19 |
| 公開(公告)號: | CN203741889U | 公開(公告)日: | 2014-07-30 |
| 發明(設計)人: | 楊成斌;武丹丹;何文軍;馬俊超;徐子龍;張能欽;施衛力 | 申請(專利權)人: | 安徽省金田建筑設計咨詢有限責任公司 |
| 主分類號: | E02D31/12 | 分類號: | E02D31/12;E02D19/10 |
| 代理公司: | 合肥和瑞知識產權代理事務所(普通合伙) 34118 | 代理人: | 王挺 |
| 地址: | 230051 安徽*** | 國省代碼: | 安徽;34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排水 結構 | ||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地下建筑物抗浮系統,尤其涉及一種盲溝排水減浮結構。
背景技術
隨著我國城市建設的迅速發展,地下車庫、水池、商場、儲液罐等地下建筑物日益增多,地下建筑物的抗浮問題變得尤為突出,目前常用的解決方法有配重法、抗浮錨桿、抗浮樁及傳統盲溝排水系統。配重法采用上部覆土或增厚底板,受到空間限制,造價增高且抗浮效果不顯著;抗浮樁在施工和使用過程中受環境和施工條件影響大;抗浮錨桿施工難度大,錨桿耐久性難以保證;傳統盲溝排水系統采用塑料管穿孔外包土工布,工序復雜且塑料管容易受上部荷載影響產生變形,過水斷面減小導致系統失效。
發明內容
本實用新型目的是解決現有技術中存在的問題,提供一種可主動解決地下建筑物在施工及正常使用中不同工況下的抗浮要求,且構造簡單、施工方便、可靠性強的盲溝排水減浮結構。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是這樣實現的。本實用新型提供了一種盲溝排水減浮結構,該結構由粗砂反濾層、土工布反濾層和碎石排水層組成。
所述的粗砂反濾層分為兩部分,一部分位于盲溝底部原狀土之上,一部分位于盲溝頂部回填土之下;
所述的土工布反濾層位于粗砂反濾層的上述兩部分之間。土工布反濾層采用采用土工布材料,連接方式為搭接方式;
所述的碎石排水層被包裹在土工布反濾層之中。碎石排水層采用級配碎石材料,粒徑組分為2~5mm、5~10mm、10~20mm三種,其三組的質量百分比為2:5:13。
本實用新型具有以下優點:
1、有效降低了地下建筑物抗浮水位,可主動解決施工過程和正常使用中不同工況下的抗浮要求;
2、解決了傳統盲溝排水系統中塑料管易壓扁,過水斷面易減小的現象,增強了系統的可靠性。
3、適應性強,工序簡單,施工方便,造價低廉。
附圖說明
圖1是本實用新型盲溝排水減浮結構實施例的示意圖。
其中:1、盲溝;2、盲溝頂部回填土;3、盲溝底部原狀土;4、粗砂反濾層;5、土工布反濾層;6、碎石排水層
具體實施方式
圖1是本實用新型盲溝排水減浮結構實施例的示意圖。由該圖可見,該盲溝排水減浮結構由粗砂反濾層4、土工布反濾層5和碎石排水層6組成。
粗砂反濾層4分為兩部分,一部分位于盲溝底部原狀土3之上,一部分位于盲溝頂部回填土2之下。
土工布反濾層5位于粗砂反濾層4的上述兩部分之間。具體施工時是先在盲溝1槽底部鋪一層粗砂,然后沿底部及兩側溝壁鋪放土工布,并預留頂部覆蓋所需的土工布。土工布反濾層5采用土工布材料,材料孔徑大小由計算得出,要求既能滿足排水需求,又能達到防於功效。土工布材料的連接方式為搭接方式,本實施例中,搭接寬度大于0.3m。該土工布反濾層5與原狀土和粗砂反濾層緊密貼合。
碎石排水層6被包裹在土工布反濾層5之中。碎石排水層采用級配碎石材料。本實施例中使用的碎石按照粒徑分為三組,粒徑分別為為2~5mm、5~10mm、10~20mm,其三組的質量百分比為2:5:13。根據試驗結果,該級配碎石材料抗壓強度高,孔隙率大,可以保證盲溝排水斷面的大小。
所述的盲溝排水斷面尺寸由實際經驗及計算得出,保證盲溝泄水能力大于排水能力。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安徽省金田建筑設計咨詢有限責任公司,未經安徽省金田建筑設計咨詢有限責任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320843973.2/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