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多功能磁性分離架有效
| 申請號: | 201320807999.1 | 申請日: | 2013-12-10 |
| 公開(公告)號: | CN203737383U | 公開(公告)日: | 2014-07-30 |
| 發明(設計)人: | 徐衛;袁海輝;陳爭依;宋芳;曹松峰 | 申請(專利權)人: | 無錫百運納米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B03C1/02 | 分類號: | B03C1/02 |
| 代理公司: | 無錫華源專利事務所(普通合伙) 32228 | 代理人: | 馮智文 |
| 地址: | 213174 江蘇省無錫市惠山*** | 國省代碼: | 江蘇;32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多功能 磁性 分離 | ||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屬于生物實驗器材技術領域,具體涉及一種用于生物大分子樣品磁分離實驗中的多功能磁性分離架。
背景技術
在生物學、醫學等研究領域中,提取分離各種生物大分子,如細胞、DNA、RNA、蛋白質、病毒等生物活性分子是基礎實驗操作。傳統的分離提取方法費時費力,損失較大,提取效率低,且難以進行大規模多樣品操作。磁性分離技術是將能夠結合待分離樣品的磁性材料加入到含有待分離樣品的溶液中,等磁性材料與待分離樣品充分結合后,通過磁性分離架對溶液施加外磁場,在外磁場的作用下,結合有待分離樣品的磁性材料從溶液中富集出來,從而實現待分離樣品的分離。
市售常見磁性分離架產品的磁性部分一般是固定在離心管架上的,故在去磁步驟中需要將樣品管轉移到其他無磁性離心管架上,操作較為不便,還容易造成樣品混淆甚至污染;功能較為單一,處理不同型號的離心管時需要更換不同的磁力架,費時費力。
實用新型內容
針對現有磁性分離架存在的上述缺陷,本申請人經過研究改進,提供一種可實現待處理樣品的輕松去磁,適用不同規格離心管,且多個樣品可同時進行操作的多功能磁性分離架。
本實用新型的技術方案如下:
多功能磁性分離架,包括離心管架和磁性底座,其特征在于:所述離心管架和磁性底座為兩個獨立的可組裝部分;所述磁性底座由底板和垂直粘接于該底板的實心磁性分離板組成,所述磁性分離板內均勻分布有若干塊大小厚度均一的永磁鐵;所述離心管架包括上層板、下層板和兩側板;所述上層板和下層板長軸中央開設有與所述磁性分離板相適配的插孔,實現所述磁性分離板方便的插入和拔出;所述上層板開設有不同孔徑的離心管孔,下層板開設有對應的離心管固定孔;所述側板開設有適配15ml和/或50ml規格離心管的離心管孔,于所述插孔兩側設有連接所述上層板和下層板的垂直中間板,于該中間板上開設有對應的離心管固定孔。
其進一步的技術方案為:
所述上層板的離心管孔孔徑設置根據不同規格離心管進行自由組合,所述規格包括200μl、0.5ml、1.5ml、2ml。
組裝后,所述永磁鐵在所述磁性分離板中的位置設置能保證將試管中的磁性材料吸引聚集在試管壁一側并距管底有一定距離,以方便移液器吸除上清。
所述離心管孔軸心線與對應的所述離心管固定孔軸心線保持一定距離,使離心管底部貼近所述磁性分離板,以保證足夠磁力。
所述上層板離心管孔和下層板離心管固定孔分別與所述插孔邊緣相切并在相切處留有開口,以保證所述離心管孔和固定孔的伸縮性,增強對離心管的固定作用。
所述下層板還開設有與所述離心管固定孔相切的方形觀察孔,長2~12mm,寬1~10mm,于相切處留有開口,便于在離心管液面低于所述離心管架下層板時觀察其內磁性分離情況。
所述永磁鐵材質為銣鐵硼。
所述離心管架和磁性底座為PMMA材質,白色或無色透明。
優選地,
所述上層板長為30~200mm,寬為30~60mm,所述下層板長為30~200mm,寬為30~60mm;所述底板寬為38~75mm,所述磁性分離板厚5~10mm;所述插孔寬為6.5~12.5mm。
所述永磁鐵數目為1~16塊,厚度為3~6mm,寬度為8~15mm,長為15~25mm,組裝后,所述下層板離心管固定孔軸心線到所述永磁鐵的距離為1~5mm。
所述上層板離心管孔軸心線與下層板離心管固定孔軸心線距離為1~5mm,所述側板離心管孔軸心線與中間板離心管固定孔軸心線距離為5~8mm。
所述中間板距側板距離為75~100mm。
所述觀察孔長為2~12mm,寬為1~10mm。
本實用新型有益的技術效果在于:
本實用新型采用離心管架和磁性底座獨特的可拆分和可組裝式設計,一方面可將離心管架單獨進行振蕩等整體操作,另一方面,將二者組裝后即可實現樣品的磁分離,將離心管架從磁性底座上移開即可實現輕松去磁,操作方便快捷,且適用不同規格離心管,一次性實現批量樣品中生物大分子磁性材料的有效分離,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有效避免了樣品混淆和交叉污染,可廣泛適用于生物或醫學領域實驗中大分子活性物質的磁性分離等實驗。
附圖說明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無錫百運納米科技有限公司,未經無錫百運納米科技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320807999.1/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激光掃描裝置及激光顯示系統
- 下一篇:一種攝像頭旋轉控制方法及終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