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一種智能化高通量材料冷熱循環測試裝置有效
| 申請號: | 201320796580.0 | 申請日: | 2013-12-08 |
| 公開(公告)號: | CN203758938U | 公開(公告)日: | 2014-08-06 |
| 發明(設計)人: | 丁玉龍;張葉龍;姜全武;金翼;葛志偉;冷光輝;葉鋒;姚華 | 申請(專利權)人: | 南京金合能源材料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G01N25/00 | 分類號: | G01N25/00 |
| 代理公司: | 暫無信息 | 代理人: | 暫無信息 |
| 地址: | 210000 江蘇省南京市*** | 國省代碼: | 江蘇;32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智能化 通量 材料 冷熱 循環 測試 裝置 | ||
1.一種智能化高通量材料冷熱循環測試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裝置中包括多溫度和環境可控高溫室(1)與多溫度和環境可控低溫室(2),所述多溫度和環境可控高溫室(1)與多溫度和環境可控低溫室(2)呈相鄰排列,且均通過管道與氣氛調節裝置(3)相連接,用于由氣氛調節裝置(3)調節多溫度和環境可控高溫室(1)與多溫度和環境可控低溫室(2)內部的環境氣氛;
所述的裝置中還包括樣品系統(4),所述樣品系統(4)與升降裝置(5)相連接,用于由升降裝置(5)帶動樣品系統(4)在多溫度和環境可控高溫室(1)與多溫度和環境可控低溫室(2)之間進行往復運動;
所述樣品系統(4)與溫度傳感系統(6)相連,且所述多溫度和環境可控低溫室(2)的側面還安裝攝像頭組(7),所述溫度傳感系統(6)與攝像頭組(7)均接入數據采集系統(8),用于將樣品系統(4)中材料樣品的實時狀態與溫度傳輸至數據采集系統(8)中。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智能化高通量材料冷熱循環測試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數據采集系統(8)還用于通過來自于攝像頭組(7)的材料樣品實時狀態進行裂紋和變形識別,并在顯示設備上進行呈現。
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智能化高通量材料冷熱循環測試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氣氛調節裝置(3)還接入氣瓶組(9),所述氣瓶組(9)中存儲有多種氣體,用于由氣氛調節裝置(3)通過不同氣體的組合,分別對多溫度和環境可控高溫室(1)與多溫度和環境可控低溫室(2)內部所需環境進行模擬。
4.根據權利要求1或2所述的智能化高通量材料冷熱循環測試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裝置中還包括智能控制模塊(10),所述智能控制模塊(10)分別接入數據采集系統(8)與升降裝置(5),用于由智能控制模塊(10)控制升降裝置(5)的升降狀態,并將升降裝置(5)的狀態信息實時傳輸至數據采集系統(8)中。
5.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智能化高通量材料冷熱循環測試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多溫度和環境可控高溫室(1)中設有多個加熱管,所述加熱管均布于多溫度和環境可控高溫室(1)的內部。
6.根據權利要求1或5所述的智能化高通量材料冷熱循環測試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多溫度和環境可控低溫室(2)中設有油浴裝置、水浴裝置、噴淋裝置和可控環境氣體環境裝置當中的任意一種,用于降低多溫度和環境可控低溫室(2)中的溫度。
7.根據權利要求1或5所述的智能化高通量材料冷熱循環測試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多溫度和環境可控高溫室(1)與多溫度和環境可控低溫室(2)為上下排列,且多溫度和環境可控高溫室(1)置于多溫度和環境可控低溫室(2)的上方。
8.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智能化高通量材料冷熱循環測試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溫度傳感系統(6)中包含多個溫度傳感探頭,用于測量樣品內部的溫度變化,所述多個溫度傳感探頭接入數據采集系統(8)。
9.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智能化高通量材料冷熱循環測試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樣品系統(4)中設有多個樣品室,且通過拉索與升降裝置(5)相連。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南京金合能源材料有限公司,未經南京金合能源材料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320796580.0/1.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復合螺絲的制造方法及其制品
- 下一篇:一種黑色健體豬飼料及其制備方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