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功率晶體吸熱裝置有效
| 申請號: | 201320794301.7 | 申請日: | 2013-12-04 |
| 公開(公告)號: | CN203690279U | 公開(公告)日: | 2014-07-02 |
| 發明(設計)人: | 陳聰智;吳建朋 | 申請(專利權)人: | 陳聰智;吳建朋 |
| 主分類號: | H01L23/34 | 分類號: | H01L23/34;H01L23/49 |
| 代理公司: | 天津三元專利商標代理有限責任公司 12203 | 代理人: | 鄭永康 |
| 地址: | 中國臺灣桃園縣中*** | 國省代碼: | 中國臺灣;7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功率 晶體 吸熱 裝置 | ||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為一種功率晶體吸熱裝置,特別是指一種,是設計由最少零件,結構更簡單,能簡化生產流程,降低制造工時成本的新一代功率晶體吸熱裝置。屬于改良型功率晶體吸熱裝置的技術范疇。
背景技術
業界熟知的功率晶體,一般是指PC1W以上的產品,譬如最常使用在電源供應器控制電路的功率晶體,相較于小訊號晶體,功率晶體的最大集極電流、以及最大集極損耗較大,因此發熱量較大,而會采用較大顆的封裝,為了增加它的散熱效率以確保電路穩定性,實際應用上也會將功率晶體固鎖在金屬散熱鰭片、或其他類似的散熱結構上。
后附圖4,為一典型現有功率晶體30的成品外觀示意圖,圖5為該功率晶體30尚未包覆外封裝時的示意圖,圖6為該功率晶體30的組件分解圖。在圖4、圖5、圖6中所示的功率晶體30,經分解后,其整體組件是包括由E腳針31、B腳針32、C腳針33、引線片34、引線片36、陶瓷片37、金屬座38、與芯片40,所組合構成如圖6所示。其結構上的特征是,E腳針31是利用焊接在前端的引線片34,而連接至芯片40的表面,C腳針33也是利用焊接在前端的引線片36,而連接至芯片40的表面一角端,B腳針32前端承載面35的表面連接芯片40的底面,承載面35的底面經陶瓷片37而與金屬座38焊接在一起,據此構成芯片40的E、B、C三極如圖5,最后再包覆外封裝41而構成功率晶體成品如圖4。利用陶瓷片37與金屬座38作為吸熱裝置,金屬座38上的穿孔39也可供穿設螺釘用以固鎖在金屬散熱鰭片上。
上述現有功率晶體30,最明顯的缺點就是它的吸熱、散熱效能不佳。主要原因在于芯片40的上述吸熱裝置,是使用陶瓷片37介于B腳針32承載面35與金屬座38之間,并且,三者之間的各該接觸面,需使用焊錫作低溫共燒加工連結在一起,而會因為芯片40與金屬座38之間過多的異質材料,大幅降低了熱傳導的效果。
此外,因為上述現有功率晶體30的零件多,焊接點多,額外的引線片焊接工序也導致生產流程復雜化,相對增加了生產工時與成本。
實用新型內容
本實用新型所要解決的主要技術問題在于,克服現有技術存在的上述缺陷,而提供一種功率晶體吸熱裝置,其最少零件,結構更簡單,能簡化生產流程,降低制造工時成本。
本實用新型解決其技術問題所采用的技術方案是:
一種功率晶體吸熱裝置,由陶瓷基板、E腳針、B腳針、C腳針、與芯片,所組合構成。
所述的E腳針,與前端引線片是一體成形的結構,由引線片鏈接于芯片表面。
所述的B腳針,前端設承載面,用于連結芯片底面。
所述的C腳針,與前端引線片也是一體成形的結構,由引線片鏈接于芯片表面角端。
B腳針前端設承載面與陶瓷基板之間,是以高溫燒結加工而使B腳針前端設承載面結合于陶瓷基板上形成一體。
最后再以外封裝加工,構成功率晶體成品。
所述的陶瓷基板,是由陶瓷材料一體成形。
陶瓷基板上設一穿孔,可供穿設螺釘用以固鎖在金屬散熱鰭片上。
據此一結構及設計,本實用新型的功率晶體吸熱裝置,因為芯片與陶瓷基板之間除了B腳針前端的承載面,并沒由其他介質,芯片工作所產生的熱,就可直接經由陶瓷基板吸收而快速散逸,大幅提升了吸熱的效果。
E腳針與前端引線片一體成形、C腳針與前端引線片也是一體成形的結構,減少了兩個零件與兩個零件的焊接工序,使得功率晶體的結構更簡單,簡化了生產流程也降低了制造成本,達到本實用新型的前揭預定目的。
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其最少零件,結構更簡單,能簡化生產流程,降低制造工時成本。
附圖說明
下面結合附圖和實施例對本實用新型進一步說明。
圖1為設有本實用新型吸熱裝置的功率晶體成品外觀示意圖。
圖2為圖1中功率晶體尚未包覆外封裝時的示意圖。
圖3為圖2中功率晶體吸熱裝置的組件分解圖。
圖4為一現有功率晶體的成品外觀示意圖。
圖5為圖4中現有功率晶體尚未包覆外封裝時的示意圖。
圖6為圖5中現有功率晶體的組件分解圖。
圖中標號說明:
10?功率晶體
11?E腳針
12?B腳針
13?C腳針
14?引線片
15?承載面
16?引線片
17?陶瓷基板
18?穿孔
19?外封裝
20?芯片
30?功率晶體
31?E腳針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陳聰智;吳建朋,未經陳聰智;吳建朋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320794301.7/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雙閥桿抽真空注液裝置
- 下一篇:用于灌裝設備中導板和撥輪的加固裝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