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一種坯件快速切頭工具有效
| 申請號: | 201320792746.1 | 申請日: | 2013-12-02 |
| 公開(公告)號: | CN203622620U | 公開(公告)日: | 2014-06-04 |
| 發明(設計)人: | 閆紹峰;韓喜鵲;陳娟 | 申請(專利權)人: | 中國西電電氣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B28B11/12 | 分類號: | B28B11/12 |
| 代理公司: | 西安通大專利代理有限責任公司 61200 | 代理人: | 蔡和平 |
| 地址: | 710075 *** | 國省代碼: | 陜西;6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快速 工具 | ||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高壓電瓷制造領域,特別涉及一種坯件快速切頭工具。
背景技術
隨著社會的發展,市場的競爭也越來越激烈,對電瓷的內在質量也提出更高的要求。電壓等級越來越高,主體越來越粗。對于去掉修坯機上的坯件頭難度越來越大。
如圖1所示,傳統的工藝方法是采用細鋼絲繩,套在已經修好的坯件上,在細鋼絲繩的兩端纏有帆布或抿布作為把手,人工用力將坯件的頭和底座切下。在坯件不粗,不高的情況下,該方法簡單易行。
但隨著坯件軸向和徑向尺寸的不斷增加,傳統的工藝方法人工用手直接扯動鋼絲切割坯件頭既不安全,又不快捷。尤其近幾年來,公司開始生產一百萬伏電壓等級的瓷套,最大外徑尺寸1400毫米。252千伏的瓷套修坯高度已經達到約3500毫米。采用傳統的去頭工藝方法已經很難滿足要求了,人工無法很難夠到如此高度的坯料,而且人工用手直接操作最大的隱患就是對人身造成不安全。
實用新型內容
本實用新型目的在于克服現有技術的缺陷,提供一種操作簡便、安全可靠、且生產效率高的坯件快速切頭工具。
為實現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采用以下技術方案:
一種坯件快速切頭工具,包括用于切割坯件頭的細鋼絲繩,用于纏繞細鋼絲繩的輥子,輥子安裝在一殼體中,細鋼絲繩兩端穿過殼體上的通孔固定在輥子上,殼體上安裝有與輥子一端固定連接的旋轉把手。
所述殼體由圓筒形側壁、上端蓋及下端蓋組成,輥子安裝在上、下端蓋上,旋轉把手穿過下端蓋與輥子固定連接,下端蓋與圓筒形側壁焊接固定,上端蓋通過蝶形螺栓安裝在側壁上。
所述輥子上端通過蝶形螺栓與上端蓋連接。
本實用新型包括用于切割坯件頭的細鋼絲繩和用于纏繞細鋼絲繩的輥子,使用過程中,將安裝輥子的殼體固定在與坯件頭切割位置相同的高度,細鋼絲繩套在坯件上,通過搖動旋轉把手,使鋼絲纏繞在輥子上不斷收緊,從而達到切掉坯件頭的目的。操作過程中,坯件與操作者相互穩定,平穩安全,切割方向準確不會變化,產品合格率高,通過搖動把手完成切割工作,省時省力,相比傳統人手工操作生產效率更高,操作簡單。
附圖說明
圖1為現有坯件切頭工藝的工作示意圖;
圖2為使用本實用新型進行坯件切頭的工作示意圖;
圖3為本實用新型中輥子的安裝結構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結合附圖對本實用新型作進一步的描述。
如圖2和圖3所示,用于坯件快速切頭工具,包括用于切割坯件頭的細鋼絲繩,用于纏繞細鋼絲繩的輥子4,輥子4安裝在一殼體6中,細鋼絲繩兩端穿過殼體6上的通孔固定在輥子4上,殼體上安裝有與輥子4一端固定連接的旋轉把手7。所述殼體6由圓筒形側壁3、上端蓋1及下端蓋5組成,輥子4安裝在上、下端蓋上,旋轉把手7穿過下端蓋5與輥子4固定連接,下端蓋5與圓筒形側壁3焊接固定,上端蓋1通過蝶形螺栓2安裝在側壁上。
操作過程中將細鋼絲繩纏繞在輥子4上,鋼絲穿過殼體6上的通孔纏繞在要切割的坯件上,再通過搖動把手,使鋼絲不斷收緊,纏繞在輥子4上,從而達到切掉坯件頭的目的。徹底解決了尺寸較大的坯件頭和底座的切割問題。同時排除了不安全隱患,提高了生產效率。本實用新型投入生產后,保證了生產及滿足了工藝要求的同時極大地提高了勞動生產率,在操作過程中,坯件與人相互穩定,使用快捷而安全,改變了人工出力的方向,操作更加省力。
進一步,所述輥子4上端通過蝶形螺栓與上端蓋1連接,輥子便于安裝和拆卸,實用性更強。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中國西電電氣股份有限公司,未經中國西電電氣股份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320792746.1/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電路板及具有此電路板的電子裝置
- 下一篇:一種保護信號完整性的印刷電路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