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緩沖止位塊有效
| 申請號: | 201320764538.0 | 申請日: | 2013-11-27 |
| 公開(公告)號: | CN203604532U | 公開(公告)日: | 2014-05-21 |
| 發明(設計)人: | 櫻井謙二 | 申請(專利權)人: | NOK株式會社 |
| 主分類號: | F16F9/32 | 分類號: | F16F9/32;B60G15/06 |
| 代理公司: | 北京瑞盟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 11300 | 代理人: | 劉昕 |
| 地址: | 日本國東京都港*** | 國省代碼: | 日本;JP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緩沖 止位塊 | ||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緩沖止位塊。
背景技術
為了吸收車體下沉時的沖擊而在汽車的懸掛中設置有緩沖止位塊。上述緩沖止位塊安裝于避震器,通過被壓縮來吸收沖擊。參照圖5~圖7來說明現有技術例的聚氨酯泡沫材料制緩沖止位塊。圖5是現有技術例的緩沖止位塊的示意剖面圖的一部分。圖6是表示現有技術例的緩沖止位塊在受沖擊時其前端附近動作的示意剖面圖。圖7是表示現有技術例的緩沖止位塊的撓曲量與剛性關系的曲線圖。
設置緩沖止位塊500用來吸收懸掛中的避震器收縮時產生的沖擊。即,在懸掛中具有避震器,其具有活塞桿和缸體。由于車體下沉,活塞桿向缸體內部側移動,由此使該避震器收縮。在避震器上安裝有緩沖止位塊500,使得當避震器收縮時,通過使緩沖止位塊500壓縮來吸收沖擊。
一般來說,緩沖止位塊500中,其內周面和外周面形成波紋形狀,可在受到沖擊而被壓縮時順利變形(參照專利文獻1)。在此,對現有技術例的緩沖止位塊500的前端附近的內周面的結構進行詳細說明。在緩沖止位塊500的前端側,其外周面側為山部,內周面側為谷部510。該谷部510的兩側面為錐面。即,前端側的側面511為向著前端側直徑減小的錐面,后端側的側面512為向著前端側直徑增大的錐面,若從剖面看則均由直線構成。谷部510的谷底部分513為R面(曲面),使其與前端側的側面511和后端側的側面512平滑銜接。即,當從剖面看時,谷底部分513為圓弧。連接前端側的側面511和外周面側的面514,以及連接后端側的側面512和內周側的圓柱面的面515也為R面(曲面)。
參照圖6和圖7,對在如上所述的緩沖止位塊500中,當受到沖擊時緩沖止位塊500前端附近的動作、以及撓曲量與剛性的關系進行說明。圖7中的曲線L1表示現有技術例中與緩沖止位塊500的撓曲量相應的剛性的關系。該圖中由A所圍起的區域表示撞擊初期的壓縮區域。
當緩沖止位塊500受到沖擊時,首先,前端部分(圖6中X部附近)比谷底部分513先變形。在此過程中,隨著撓曲量增加,剛性上升(參照圖7中C部)。然后,谷底部分513附近(圖6中Y部附近)變形。由于谷底部分513附近的材質厚度薄,因此在谷底部分513變形的過程中,隨撓曲量增大剛性下降(參照圖7中D部)。之后,谷部510的側面511和側面512貼緊(參照圖6中Z部),后端附近比側面512變形程度大。在側面511與側面512貼緊后,外觀上材質厚度變厚,隨撓曲量增大剛性再度上升。
這樣,在緩沖止位塊500受到沖擊時,剛性隨撓曲量反復升降變化。此種剛性隨撓曲量的變化,給車輛的操控性和乘坐舒適性帶來影響。即,剛性隨撓曲量的升降變化越大,給車輛的操控性和乘坐舒適性帶來的不良影響也越大。
現有技術文獻
專利文獻
專利文獻1:日本發明申請公開2002-181102號公報
實用新型內容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能夠減小剛性隨撓曲量增大而上升和下降變化的緩沖止位塊。
本實用新型為解決上述問題采用以下技術手段。
即,本實用新型的緩沖止位塊,其外周面側和內周面側為波紋狀,通過被壓縮來吸收沖擊,其特征在于:
前端側的外周面側呈山部,內周面側呈谷部,且該谷部的兩側面形成為相互接近地向內周面側突出的曲面,與所述兩側面平滑銜接的谷底部分形成為向外周面側凹陷的曲面。
本實用新型的緩沖止位塊,其谷底部分的材質厚度薄于谷部前端側的側面的材質厚度。在受到沖擊時,谷部的兩側面接觸,在兩側面與谷底部分之間形成封閉空間。
優選地,本實用新型的緩沖止位塊谷底部分的最底部的內徑為35mm,谷部兩側面的曲率半徑為4mm,谷底部分的曲率半徑為1mm。
根據本實用新型,當緩沖止位塊受到沖擊時,首先,前端部分先于前端側的谷底部分變形,之后谷底部分變形。在本實用新型中,由于谷部的兩側面為相互接近地由向內周面側突出的曲面,因此能夠縮短從谷底部分開始變形、到上述谷部的兩側面貼緊為止的時長。并且谷部的兩側面附近的剛性提高。因此,上述效果與該效果相乘,能夠良好地抑制剛性隨撓曲量增大而降低。進而,由于谷部的兩側面中突出部位相互貼緊,因此與現有技術中整個錐面相互貼緊的情形相比,能夠抑制與兩側面緊貼后的剛性隨撓曲量增大而急劇上升。因為與兩側面平滑銜接的谷底部分為凹向外周面側的曲面,所以不會妨礙谷底部分的變形。基于上述原因,所以能夠減小剛性隨撓曲量增大而上升和下降的變化。
如上所述,根據本實用新型可減小剛性隨撓曲量增大而上升或下降的變化。
附圖說明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NOK株式會社,未經NOK株式會社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320764538.0/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一種瓶式炒干機的皮帶張緊部件
- 下一篇:一種減震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