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清理產品殘油的裝置有效
| 申請號: | 201320574759.1 | 申請日: | 2013-09-16 |
| 公開(公告)號: | CN203508529U | 公開(公告)日: | 2014-04-02 |
| 發明(設計)人: | 梁俊;徐誠 | 申請(專利權)人: | 合肥力威汽車油泵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B08B9/08 | 分類號: | B08B9/08 |
| 代理公司: | 安徽匯樸律師事務所 34116 | 代理人: | 胡敏 |
| 地址: | 230001 安徽*** | 國省代碼: | 安徽;34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清理 產品 裝置 | ||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用于清理油污的裝置,尤其涉及的是一種清理產品殘油的裝置。
背景技術
液壓元件出廠前基本上都需要進行性能試驗,試驗需要液壓油等介質,試驗結束后對殘留在產品內部液壓油的處理上,存在較多困難,首先不能使用清洗機清洗,因為清洗可能會使水分進入產品內,引起產品生銹,若清洗前采用防護措施,成本又較高。其次,很多產品結構不規則,清洗過程也不容易能將殘油清理干凈。目前普遍采取的措施是利用殘油的自身重力,通過擺放產品的姿勢慢慢使殘油流出產品,這樣工效低,耗費時間長,還不容易清理干凈。另外還有采取旋轉或吹氣的方法,旋轉產品利用離心力將油甩出產品外,一方面設備較為復雜,同時存在安全隱患,另一方面甩出的殘油會飛濺,會污染環境也會二次污染產品表面。吹氣去除殘油,設備比較簡單,同樣存在污染環境和二次污染產品表面。
實用新型內容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現有技術的不足,提供了一種清理產品殘油的裝置,用于清理殘留在產品內部的油液。
本實用新型是通過以下技術方案實現的:本實用新型包括壓力容器、彈簧、活塞、進氣閥、排氣閥、壓力表、模板、殘油收集罐和連接氣管;所述活塞設置于壓力容器內,活塞將壓力容器分為上腔和下腔,彈簧的一端連接在活塞上,另一端連接在壓力容器下腔的底部,進氣閥、排氣閥和壓力表分別固定在壓力容器的上腔,連接氣管分別連接壓力容器的下腔的底部和殘油收集罐,模板上連接工件,模板固定在殘油收集罐的頂部。
為了提高密封性,保證壓力,所述活塞和壓力容器之間設有密封圈。
所述連接氣管包括塑料氣管和鋼氣管,所述塑料氣管一端連接到壓力容器的下腔的底部,另一端和鋼氣管相連,鋼氣管連接到殘油收集罐內。
本實用新型相比現有技術具有以下優點:本實用新型的整個工作過程衛生環保,不會產生二次污染,殘油能夠集中收集到收集罐內,便于回收、清理;去油效果好,操作也簡便;設備簡單,成本低。
附圖說明
圖1是本實用新型的結構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對本實用新型的實施例作詳細說明,本實施例在以本實用新型技術方案為前提下進行實施,給出了詳細的實施方式和具體的操作過程,但本實用新型的保護范圍不限于下述的實施例。
如圖1所示,本實施例包括壓力容器1、彈簧2、活塞3、進氣閥4、排氣閥5、壓力表6、模板7、殘油收集罐8和連接氣管;所述活塞3設置于壓力容器1內,活塞3將壓力容器1分為上腔和下腔,彈簧2的一端連接在活塞3上,另一端連接在壓力容器1下腔的底部,進氣閥4、排氣閥5和壓力表6分別固定在壓力容器1的上腔,連接氣管分別連接壓力容器1的下腔的底部和殘油收集罐8,模板7上連接工件9,模板7固定在殘油收集罐8的頂部。為了提高密封性,保證壓力,所述活塞3和壓力容器1之間設有密封圈10。
本實施例的連接氣管包括塑料氣管11和鋼氣管12,所述塑料氣管11一端連接到壓力容器1的下腔的底部,另一端和鋼氣管12相連,鋼氣管12連接到殘油收集罐8內。
本實施例工作時,采用負壓的方法,首先對壓力容器1進行沖壓,在氣壓的作用下,推動活塞3向下運動,壓縮彈簧2,壓力表6顯示氣壓的壓力值是否在允許的范圍內,在殘油收集罐8上端,按工件9的安裝方式將工件9固定在模板7上,使整個殘油收集罐8成密封狀態。關閉進氣閥4閥門,打開排氣閥5閥門,排除一定量的壓力氣體,此時壓力容器1上腔氣壓降低。在彈簧2的彈力及氣壓的作用下,活塞3往上移動,使壓力容器1下腔氣壓降低,同時殘油收集罐8的氣壓也會隨著降低,在負壓的作用下,使得工件9內部的殘油流入到殘油收集罐8內。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合肥力威汽車油泵有限公司,未經合肥力威汽車油泵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320574759.1/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一種設有環形槽的高壓噴頭
- 下一篇:一種起重機的過載保護裝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