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電磁磁牽引電動機有效
| 申請號: | 201320565344.8 | 申請日: | 2013-09-12 |
| 公開(公告)號: | CN203445746U | 公開(公告)日: | 2014-02-19 |
| 發明(設計)人: | 劉駿;蔡曉青 | 申請(專利權)人: | 山東哲人新能源科技發展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H02K7/075 | 分類號: | H02K7/075 |
| 代理公司: | 淄博佳和專利代理事務所 37223 | 代理人: | 張雯 |
| 地址: | 256216 山東*** | 國省代碼: | 山東;37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電磁 牽引 電動機 | ||
技術領域
電磁磁牽引電動機,屬于電動汽車用直流電動機設備領域。
背景技術
隨著電動汽車的發展,汽車用電動機越來越受到人們的關注。由于電動汽車的的能源攜載形式目前只能以直流電池的形式。這也限制了電動汽車用電動機的能量來源形式只能依靠直流電。目前的直流電動機均需機械換向器,當在電動機長期高速運轉時,若不定期保養會由于摩擦力造成損壞。其它的電動機也普遍存在能量利用率低、電路復雜、轉矩小或啟動電流大等問題。
發明內容
本實用新型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克服現有技術的不足,提供一種節能、運轉簡單,轉矩大的電磁磁牽引電動機。
本實用新型解決其技術問題所采用的技術方案是:該電磁磁牽引電動機,包括箱體、永磁體、電磁鐵、傳感器,其特征在于:箱體的底部固定安裝電磁鐵,電磁鐵表面纏繞方向相反的正向線圈和反向線圈,箱體中部固定安裝有滑軌,滑軌內通過滾珠滑動安裝有滑塊,滑塊可以在滑軌內自由往復滑動;滑塊面向電磁鐵的面上固定有永磁體,在相對的面上通過轉軸可轉動連接連桿底端,連桿頂端可轉動連接曲軸,曲軸兩端通過軸承安裝于箱體上部;在箱體的內壁上滑軌底端的高度處安裝有一號傳感器,滑軌頂端的高度處安裝有二號傳感器;傳感器導線連接控制電路,控制正向線圈或反向線圈是否通電。
所述的控制電路為供電電源正極和負極與電源轉換芯片的輸入端相連,電源轉換芯片的輸出端與單片機的輸入端相連,通過電源轉換芯片將供電電源轉換為單片機匹配的電源;一號傳感器與二號傳感器與單片機的信號輸入端相連,將檢測到的信號傳送至單片機;單片機的輸出端與繼電器的線圈相連;
繼電器的三個輸出端子分別為一號輸出端子、二號輸出端子、三號輸出端子,其中一號輸出端子與三號輸出端子形成繼電器的常閉觸點,一號輸出端子與二號輸出端子形成繼電器的常開觸點;三號輸出端子與直流電源的正極相連,二號輸出端子串聯正向線圈之后與直流電源的負極相連,一號輸出端子串聯反向線圈之后與直流電源的負極相連;其中正向線圈與反向線圈的繞向相反。
與現有技術相比,本實用新型的電磁磁牽引電動機所具有的有益效果是:本實用新型通過電磁鐵的電磁學原理。讓電磁鐵通電后,由電能轉化為磁能產生磁力,做功于電磁鐵上方的永磁體。而永磁體本身就是磁能載體對導磁體和磁場具有極強的感應度也會同時做功于電磁鐵,即電磁鐵和永磁體會同時做功于對方。當電磁鐵和永磁體相對面的磁極相反時,永磁體會在兩者相互吸引產生的合力下瞬時驅動永磁鐵滑塊連桿。再由連桿帶動曲軸向電磁鐵的方向運動,而當永磁體向下運動至與電磁鐵即將吸合時在控制電路瞬間對電磁鐵的磁極進行逆變,讓電磁鐵的磁極由和永磁體相對面的磁極相反迅速轉為相同,而相互排斥。如此往復循環,連續不斷的向外輸出動力,從而利用電磁鐵節省了能源提高了功效。
本實用新型通過分別纏繞正向線圈和反向線圈的形式來改變電磁鐵的磁極。控制方式為正向線圈和反向線圈是否通過電流。而不是傳統方法中同一線圈不斷變換電流方向。由于線圈中儲存的能量改為在停止通電后自動釋放,而非傳統單一線圈時改變電流方向后,利用逆向電流抵消,從而大大減小了電磁鐵線圈的感抗電阻,節約了此部分電能。電路控制也更簡單。使電動機運轉更流暢,能耗大大降低。
本實用新型的電磁感應動力,力的方向始終與永磁體運動方向相同或相反(短暫的慣性運動)。保持最有效應力方式。電能到磁能再到動能的轉化效率更高。
附圖說明
圖1是電磁磁牽引電動機的結構示意圖。
圖2是電磁磁牽引電動機的控制電路示意圖。
其中:1、箱體??2、曲軸??3、軸承??4、連桿??5、滑塊??6、滾珠??7、滑軌??8、永磁體??9、電磁鐵??10、正向線圈??11、反向線圈??UI、電源轉換芯片??U2、單片機??S1、繼電器??B1、直流電源??E1、一號傳感器??E2、二號傳感器??S1-1~S1-3分別為繼電器的一號輸出端子、二號輸出端子、三號輸出端子。
具體實施方式
圖1~2是本實用新型電磁磁牽引電動機的最佳實施例,下面結合附圖1~2對本實用新型做進一步說明。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山東哲人新能源科技發展有限公司,未經山東哲人新能源科技發展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320565344.8/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