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帶安全進口的避難硐室有效
| 申請?zhí)枺?/td> | 201320461211.6 | 申請日: | 2013-07-31 |
| 公開(公告)號: | CN203476381U | 公開(公告)日: | 2014-03-12 |
| 發(fā)明(設計)人: | 張欣;王靜;姜峰;李欣 | 申請(專利權)人: | 鞍鋼集團礦業(yè)公司 |
| 主分類號: | E21F11/00 | 分類號: | E21F11/00 |
| 代理公司: | 鞍山貝爾專利代理有限公司 21223 | 代理人: | 林治錦 |
| 地址: | 114001 遼*** | 國省代碼: | 遼寧;2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安全 進口 避難 | ||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井下作業(yè)技術領域,特別是一種帶安全進口的避難硐室。
背景技術?
目前,在井下作業(yè)中,常采用救生艙作為專門用于礦井緊急事件的避難場所,遇險人員在里面避難直到可以安全撤離或等到救援人員。
救生艙一般可分為固定避難硐室、可移動鋼制救生艙和可充氣式救生艙三類。而應用在煤礦井下的應急避難救生艙,必須能為礦井發(fā)生事故后幸存的遇險人員提供一個安全的密閉空間,而且對外能夠抵御事故發(fā)生的高溫煙氣、隔絕有毒有害氣體;對內能為被困遇險人員提供氧氣、食物、水;并具有去除有毒有害氣體的功能,為遇難者贏得較長的生存時間。同時,被困人員還能通過艙內通訊監(jiān)測設備,引導外界救援,為應急救援工作贏得寶貴時間,減少礦難事故中的傷亡人數(shù)。
現(xiàn)在井下避難通常采用固定避難硐室,為防瓦斯爆炸,需設厚重的防爆密閉門,只要井下沒有透水,人就可以通過厚重的防爆密閉門進入固定避難硐室。以上做法存在如下缺點:當井下透水,很多遇險人員涌向固定避難硐室時,由于井下透水阻礙防爆密閉門的開啟,這些遇險人員需要很長時間才能都進入固定避難硐室,而在瓦斯氣體突出期間,需要很短的時間讓遇險人員隔絕有毒有害氣體,以便在瓦斯氣體突出期間能夠最大數(shù)量挽救遇險人員的生命,否則就會出現(xiàn)象有些國家礦難時在救生艙門口死亡了遇險人員的現(xiàn)象。另外當井下透水嚴重,人通過防爆密閉門進入固定避難硐室時,水也會進入固定避難硐室。
發(fā)明內容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帶安全進口的避難硐室,克服了現(xiàn)有避難硐室無安全進口,當井下透水嚴重時,水也會隨人進入避難硐室,甚至影響人進入避難硐室的缺點,使遇險人員在井下透水嚴重時也能順利進入避難硐室。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是通過下述技術方案來實現(xiàn)的。
本實用新型的帶安全進口的避難硐室,包括硐室內室,設在此硐室內室的壓風氣幕噴淋裝置、自動供電裝置和防爆通訊裝置,其特征在于:還有由帶有一組下部門接口、一組上部門接口,分別與此一組下部門接口、一組上部門接口相連接的一組下部艙門裝置、一組上部艙門裝置,分別與一組上部艙門裝置相連接的一組爬梯、一組上部平臺、一組欄桿及與此一組上部平臺相連接的一組滑梯所組成。
所述的下部艙門裝置由與所述下部門接口的外邊緣頂端固定連接、下部貼合連接的柔性簾,與所述下部門接口的內邊緣固定連接的下部門框架,與此下部門框架一側邊緣相鉸接的下部剛性密閉門和設在所述的柔性簾外側的一對壓簾裝置所組成,所述的下部門框架內設一個壓風氣幕噴淋裝置。
所述的上部艙門裝置由與所述上部門接口的內邊緣固定連接的上部門框架和與此上部門接口外側邊緣相鉸接的上部外側剛性密閉門、與此上部門接口里側邊緣相鉸接的上部里側剛性密閉門所組成,所述的上部外側剛性密閉門外部固定有拉手,所述的上部門框架內設一個壓風氣幕噴淋裝置。
所述的下部剛性密閉門、上部外側剛性密閉門、上部里側剛性密閉門與其門框接觸處設有橡膠絕緣層。
所述的壓簾裝置由分別帶有插槽的固定板和壓簾板及分別與此固定板和壓簾板上的插槽相插接的插桿所組成,所述的固定板與所述的硐室內室外壁固定連接,所述的壓簾板與所述的柔性簾的外表面固定連接。
所述的一組上部艙門裝置的數(shù)量為1個-3個,所述的一組下部艙門裝置的數(shù)量為1個-5個,所述的一組爬梯的數(shù)量為1個-3個。
所述的爬梯、柔性簾及上部外側剛性密閉門上設有反光物。
本實用新型的使用方法:
1)柔性簾、壓風氣幕噴淋系統(tǒng)、上部外側剛性密閉門常閉,下部剛性密閉門、上部里側剛性密閉門常開,以便避難硐室內始終處于正壓狀態(tài),并防止透水時的水沖進避難硐室內,同時遇險人員能迅速跑進避難硐室,當避難硐室內氣壓高于外界氣壓300帕-500帕時,壓風氣幕噴淋裝置自動關閉,當避難硐室內氣壓不高于外界氣壓300帕-500帕時,壓風氣幕噴淋裝置自動開啟,使避難硐室內氣壓始終高于外界氣壓300帕-500帕;
2)當出現(xiàn)礦難而井下透水不嚴重時,遇險人員跑向避難硐室,抽出柔性簾上的插桿,扯開柔性簾進入避難硐室,以盡快減少有毒有害氣體及爆炸的侵害,然后迅速關閉避難硐室的下部剛性密閉門,躲在避難硐室內,通過防爆通訊裝置與外界聯(lián)絡;
3)當出現(xiàn)礦難井下透水嚴重,水位過高時,遇險人員跑向避難硐室,通過避難硐室外側面設有的爬梯爬到避難硐室上部外側剛性密閉門附近,拉住固定上部外側剛性密閉門的拉手,打開上部外側剛性密閉門進入避難硐室,然后關閉避難硐室的上部里側剛性密閉門,利用與上部平臺相連接的滑梯迅速滑到避難硐室內,通過防爆通訊裝置與外界聯(lián)絡;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鞍鋼集團礦業(yè)公司,未經(jīng)鞍鋼集團礦業(yè)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yè)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lián)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320461211.6/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wǎn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