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中心通纜式鋼絲繩及應用該鋼絲繩的救生艙通信系統有效
| 申請號: | 201320461175.3 | 申請日: | 2013-07-30 |
| 公開(公告)號: | CN203340085U | 公開(公告)日: | 2013-12-11 |
| 發明(設計)人: | 劉慶修;王龍鵬;凡東;田宏亮;張占強;邵俊杰;王四一;祁玉寧;常江華;魯飛飛 | 申請(專利權)人: | 中煤科工集團西安研究院 |
| 主分類號: | H04B10/25 | 分類號: | H04B10/25;A62B31/00 |
| 代理公司: | 北京天奇智新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 11340 | 代理人: | 朱海江 |
| 地址: | 710077 陜*** | 國省代碼: | 陜西;6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中心 通纜式 鋼絲繩 應用 救生 通信 系統 | ||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大負重工況下的有線通信技術領域,尤其涉及一種中心通纜式鋼絲繩及應用該鋼絲繩的救生艙通信系統。
背景技術
目前,通信方式按其信號傳輸途徑可分為無線通信和有線通信兩種,在狹小空間如(小救援孔)由于無線通信通信距離短,且穩定性較差,因而較多采用有線通信方式。由于光纖通信具有數據傳輸距離遠、功率損失低、質量輕的優點,在有線通信中較為常用。由于光纖本身材質的原因,在有些工況下(如遠距離豎直孔通信),由于自重或負重等原因,很容易是光纖損壞。國內外目前的解決方案是使用鋼絲繩負責稱重或起吊重物,帶防撕裂鋼絲繩的光纖(電纜)負責通信,此種方法雖然解決了上述問題,但缺點在于:
1.在起下重物時,需獨立設計光纖(電纜)纏繞裝置,使得機械機構體積大、重量重、設計制造成本高。
當光纖與鋼絲繩纏繞速度不同步時,容易使得光纖(電纜)彎折或拉斷,這對鋼絲繩和光纖(電纜)纏繞裝置的設計和制造精度要求較高,使得通信可靠性低,增加了設計難度而且增加了設計制造成本。
為此,本實用新型的設計者鑒于上述缺陷,通過潛心研究和設計,綜合長期多年從事相關產業的經驗和成果,研究設計出一種中心通纜式鋼絲繩及應用該鋼絲繩的救生艙通信系統,以克服上述缺陷。
實用新型內容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中心通纜式鋼絲繩及應用該鋼絲繩的救生艙通信系統,其既可以承受較大負載,又可以實現光纖通信,而且,能持續保持救生艙的實時通信通暢和有效提升,保證了救生功能的持續性和及時性。
為實現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公開了一種中心通纜式鋼絲繩,其特征在于:該鋼絲繩包含位于保護套中心位置的一繩芯,該繩芯由多根纖維絲構成,以及一保護套,該保護套圍繞所述繩芯,在所述繩芯和保護套之間設置有多股鋼絲繩,各股鋼絲繩的中心位置具有一光纖,在所述光纖的周緣圍繞有至少一層保護鋼絲。
其中,采用了三層保護鋼絲,第一層保護鋼絲包含多根圍繞光纖的最小直徑的鋼絲,第二層保護鋼絲包含多根圍繞第一層保護鋼絲的直徑較小的鋼絲,第三層保護鋼絲包含多根圍繞第二層保護鋼絲的直徑最大的鋼絲。
還公開了一種應用上述中心通纜式鋼絲繩的救生艙通信系統,其特征在于:該救生艙通信系統包括救生艙,在所述救生艙內設置有通信節點,上述的中心通纜式鋼絲繩的一端連接至該通信節點,以及一卷揚機,所述中心通纜式鋼絲繩纏繞至卷揚機上。
其中,所述中心通纜式鋼絲繩的另一端連接至一鋼絲繩末端固定裝置。
其中,所述中心通纜式鋼絲繩內的光纖通過光電滑環連接至通信終端。
通過上述結構,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既可以承載較大負重又可以進行有線通信。
2、在使用過程中,只需要設計一個纏繩裝置,不需要考慮光纖與鋼絲繩同步問題,使得較大負重有線通信設備結構簡單,成本低廉,可靠性高。
3、救生艙能持續保持實時通信通暢和有效提升,保證了救生功能的持續性和及時性。
本實用新型將通過下面的具體實施例進行進一步的詳細描述,且進一步結合對附圖的說明將得到更加清楚和明顯的了解。
附圖說明
圖1為本實用新型中心通纜式鋼絲繩的結構示意圖;
圖2為本實用新型應用中心通纜式鋼絲繩的救生艙通信系統的示意圖;
圖3為圖2中圓圈部分的局部放大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參見圖1,公開了本實用新型的中心通纜式鋼絲繩,該鋼絲繩包含位于保護套中心位置的一繩芯2,該繩芯2由多根纖維絲構成,以及一保護套,該保護套圍繞所述繩芯2,在所述繩芯2和保護套之間設置由多股鋼絲繩1。
其中,各股鋼絲繩1的中心位置具有一光纖4,在所述光纖4的周緣圍繞有至少一層保護鋼絲,為了有效的對光纖4提供保護和支撐,如圖1所示,采用了三層保護鋼絲,第一層保護鋼絲3包含多根圍繞光纖4的最小直徑的鋼絲,第二層保護鋼絲101包含多根圍繞第一層保護鋼絲3的直徑較小的鋼絲,第三層保護鋼絲102包含多根圍繞第二層保護鋼絲101的直徑最大的鋼絲,由此,這樣的三層層級設置,不僅能對空間進行有效填充,且通過內外層的鋼絲設置,其承重效果更好。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中煤科工集團西安研究院,未經中煤科工集團西安研究院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320461175.3/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一種可換模腔的復合材料模具
- 下一篇:一種防塵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