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自動絡筒機管紗處理報警控制系統有效
| 申請號: | 201320455059.0 | 申請日: | 2013-07-29 |
| 公開(公告)號: | CN203419625U | 公開(公告)日: | 2014-02-05 |
| 發明(設計)人: | 趙喧東;車社海;馮陳順 | 申請(專利權)人: | 青島宏大紡織機械有限責任公司 |
| 主分類號: | B65H63/00 | 分類號: | B65H63/00 |
| 代理公司: | 青島聯智專利商標事務所有限公司 37101 | 代理人: | 楊秉利 |
| 地址: | 266101 山*** | 國省代碼: | 山東;37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自動 絡筒機 管紗 處理 報警 控制系統 | ||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屬于紡織設備制造技術領域,涉及托盤式自動絡筒機的改造,具體說一種自動絡筒機管紗處理報警控制系統。
背景技術
目前托盤式自動絡筒機基本取代了傳統的絡筒機,托盤式自動絡筒機采用先進的可編程控制器(PLC)系統,更準確和有效地控制托盤的運行軌跡和運行方式,且提供報警數據,更好地解決堵管、卡管等問題,可以節省更多的人力和物力。中國專利公開了一種細絡聯托盤運行裝置(專利號?ZL200820026421.1),包括托盤輸送帶、托盤輸送帶上方的導板,導板上按托盤運行路徑開設的托盤導槽,托盤導槽包括細紗機輸送滿管紗分支、生頭循環分支、滿管到絡筒機分支、絡筒機空管回送分支、空管回細紗分支,其特點是:在所述絡筒機空管回送分支與空管回細紗分支之間,增設一管紗處理分支的托盤導槽,管紗處理分支的一端連接生頭循環分支上,管紗處理分支的另一端與空管回細紗分支中間連接。使其結構簡單、緊湊,故障率小,成本低。增加的管紗處理分支裝置充分利用了連接空間,降低維修難度。
但是,目前的托盤式自動絡筒機報警系統只具有兩處報警功能:分別是機頭報警和紗庫報警,不能夠滿足和覆蓋現有托盤式自動絡筒機的管紗處理報警,一旦管紗處理處堵塞后,不能直觀的在人機界面顯示和報警提示,圓皮帶長時間運行在被堵塞托盤擠壓的狀態下,嚴重磨損圓皮帶,紗管跟不上卷繞,單錠缺管紗,單錠效率和生產效率降低。
如何在現有托盤式自動絡筒機的基礎上,運用可編程控制系統(簡稱PLC),對絡筒機的管紗處理部件實行全自動化操作,這是本領域目前亟待解決的技術問題。
發明內容
本實用新型針對現有技術存在的上述問題,提供一種自動絡筒機管紗處理報警控制系統,覆蓋托盤式自動絡筒機的全部管紗處理報警,一旦管紗發生故障,能夠及時在人機界面顯示并通過故障報警裝置進行報警,提高生產效率。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是通過以下技術方案實現的:
一種自動絡筒機管紗處理報警控制系統,包括機頭、錠節、紗庫、托盤運行裝置、負壓風機、啟停電路、可編程控制器、人機界面,其特征在于:所述啟停電路中設置急停按鈕,急停按鈕的一個開關信號輸出端連接到所述可編程控制器的一個開關量輸入端,在所述托盤運行裝置運行在CBF當中的岔道口和有止動器的位置設置CBF卡管堵塞檢測位,在所述錠節后設置錠節后堵塞檢測位,在所述機頭設置氣壓故障檢測位,在所述紗庫設置紗庫故障檢測位,所述各檢測位均設置有傳感器和故障報警裝置,所述各傳感器的信號輸出端分別與可編程控制器的開關量輸入端的各端口一一對應連接;可編程控制器的各開關量輸出端與所述各故障報警裝置一一對應連接,可編程控制器與所述人機界面連接。
對上述技術方案的改進:所述的各檢測位的傳感器均為光電式傳感器或電容式傳感器。
對上述技術方案的進一步改進:所述的CBF卡管堵塞檢測位有13處,分別是:拔管處堵塞檢測位,設置拔管裝置原點檢測傳感器X47;第一生頭通道堵塞檢測位2,設置滿管通道托盤檢測傳感器X30;第一生頭處堵塞檢測位,設置第一托盤檢測傳感器X17或第一管紗檢測傳感器X20;第二生頭通道堵塞檢測位,設置第二生頭通道滿傳感器X31;第二生頭處堵塞檢測位,設置第二托盤檢測傳感器X34或第二管紗檢測傳感器X35;空管通道堵塞檢測位,設置空管通道托盤檢測傳感器X45;拔管通道堵塞檢測位,設置拔管通道滿傳感器X44和拔管托盤檢測傳感器X41;拔管到插管之間堵塞檢測位,設置拔管托盤檢測傳感器X41和插管托盤滿傳感器X24;拔管到插管處堵塞檢測位,設置插管托盤滿傳感器X24;插管處堵塞檢測位,設置管紗推板氣缸原點傳感器X55和管紗推板第一管紗檢測傳感器X52及管紗推板第二管紗檢測傳感器X53;插管到滿管通道堵塞檢測位,設置插管托盤檢測傳感器X25和滿管通道滿傳感器X27;第一生頭處放行后堵塞檢測位,設置第一托盤檢測傳感器X17和生頭通道出口第一托盤檢測傳感器X21;第二生頭處放行后堵塞檢測位,設置第二托盤檢測傳感器X34和生頭通道出口第二托盤檢測傳感器X36。
對上述技術方案的進一步改進:所述的錠節后堵塞檢測位有7處,分別設置在錠節中的1-6錠、7-14錠、15-22錠、23-30錠、31-38錠、39-46錠、47-54錠、55-60錠之間。
對上述技術方案的進一步改進:所述的氣壓故障檢測位包括:設置在所述機頭的空壓不足檢測位和設置在負壓風機處的變頻故障檢測位。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青島宏大紡織機械有限責任公司,未經青島宏大紡織機械有限責任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320455059.0/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等截面軸向鎖緊螺紋的包覆錠子專用紗管
- 下一篇:纏絲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