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基于電池梯次利用的儲能系統有效
| 申請號: | 201320453722.3 | 申請日: | 2013-07-26 |
| 公開(公告)號: | CN203491707U | 公開(公告)日: | 2014-03-19 |
| 發明(設計)人: | 馬浩;周志堅;張海龍;楊勇;楊寧 | 申請(專利權)人: | 國家電網公司;山東電力集團公司濟南供電公司;山東魯能智能技術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H02J3/32 | 分類號: | H02J3/32 |
| 代理公司: | 濟南誠智商標專利事務所有限公司 37105 | 代理人: | 王汝銀 |
| 地址: | 100031 *** | 國省代碼: | 北京;1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基于 電池 梯次 利用 系統 | ||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電池再利用技術領域,具體說是一種基于電池梯次利用的儲能系統。
背景技術
隨著電動汽車的快速發展,電動汽車的電池使用量越來越大,當電動汽車電池的容量下降到額定容量的80%后就不宜繼續使用,如果直接將電池淘汰,將造成資源的嚴重浪費。為了最大化發揮和利用車用動力電池的剩余價值,延長動力電池使用壽命,電動汽車淘汰的電池具備在儲能系統繼續使用的條件,因此,通過梯級利用方式,不但可以延長電池使用壽命,降低動力電池全壽命周期成本,還可以在電網故障時為重要負荷供電,平抑充電行為的隨機性,控制負荷波動,提高電網電能質量。
實用新型內容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基于電池梯次利用的儲能系統,該系統對電池進行梯級利用,延長了電池的使用壽命,并在電網故障時為重要負荷供電,平抑充電行為的隨機性,控制負荷波動,提高電網電能質量。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是通過以下技術方案實現的:一種基于電池梯次利用的儲能系統,其特征在于,包括交流轉直流裝置、梯次利用電池組、直流轉交流裝置、電池組管理系統BMS和監控終端,所述的交流轉直流裝置、梯次利用電池組和直流轉交流裝置串連接在市電與用戶負荷之間的電路中,所述電池組管理系統BMS與梯次利用電池組連接,所述監控終端分別與交流轉直流裝置、直流轉交流裝置和電池組管理系統BMS連接。
優選的,所述監控終端分別通過RS485接口與交流轉直流裝置和直流轉交流裝置連接。
優選的,所述監控終端通過CAN總線與電池組管理系統BMS連接。
進一步的,所述監控終端設有報警裝置。
本實用新型的工作過程為:在用電波谷期,市電通過交流轉直流裝置將交流電轉換成直流電對梯次利用電池組充電,次利用電池組進行儲存電能;用電高峰期,梯次利用電池組開始釋放電能,通過直流轉交流裝置將直流電轉換成交流電對用戶負荷供電。當電網發生故障時,梯次利用電池組還可以為重要的負荷進行供電。電池組管理系統BMS對電池的狀態進行監控,防止電池出現過充電和過放電,延長了電池的使用壽命。所述監控終端對所述的交流轉直流裝置、梯次利用電池組和直流轉交流裝置進行安全監控,并控制梯次利用電池組的充放電,當監控終端檢測到交流轉直流裝置、梯次利用電池組或直流轉交流裝置有異常時,發出報警,并停止梯次利用電池組的充電或對外供電。
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采用上述結構后,本實用新型能夠對廢舊電池進行梯次利用,達到了環保節能的目的,通過實現梯次利用電池組的充放電,達到電網用電的削峰填谷作用;監控終端對異常情況自動報警,并控制交流直流轉換控制裝置和直流交流轉換控制裝置對梯次利用電池組的充放電。
附圖說明
下面結合附圖和實施例對本實用新型做進一步的說明:
圖1為本實用新型的原理框圖。
具體實施方式
如圖1所示,本實用新型的一種基于電池梯次利用的儲能系統,它包括交流轉直流裝置、梯次利用電池組、直流轉交流裝置、電池組管理系統BMS和監控終端,所述的交流轉直流裝置、梯次利用電池組和直流轉交流裝置串連接在市電與用戶負荷之間的電路中,所述電池組管理系統BMS與梯次利用電池組連接,所述監控終端通過RS485接口與交流轉直流裝置和直流轉交流裝置連接,通過CAN總線與電池組管理系統BMS連接。
進一步的,所述監控終端設有報警裝置。
本實用新型的工作過程為:在用電波谷期,市電通過交流轉直流裝置將交流電轉換成直流電對梯次利用電池組充電,次利用電池組進行儲存電能;用電高峰期,梯次利用電池組開始釋放電能,通過直流轉交流裝置將直流電轉換成交流電對用戶負荷供電。當電網發生故障時,梯次利用電池組還可以為重要的負荷進行供電。電池組管理系統BMS對電池的狀態進行監控,防止電池出現過充電和過放電,延長了電池的使用壽命。所述監控終端對所述的交流轉直流裝置、梯次利用電池組和直流轉交流裝置進行安全監控,并控制梯次利用電池組的充放電,當監控終端檢測到交流轉直流裝置、梯次利用電池組或直流轉交流裝置有異常時,發出報警,并停止梯次利用電池組的充電或對外供電。
以上所述只是本實用新型的優選實施方式,對于本技術領域的普通技術人員來說,在不脫離本實用新型原理的前提下,還可以做出若干改進和潤飾,這些改進和潤飾也被視為本實用新型的保護范圍。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國家電網公司;山東電力集團公司濟南供電公司;山東魯能智能技術有限公司,未經國家電網公司;山東電力集團公司濟南供電公司;山東魯能智能技術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320453722.3/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