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一種測定線蟲對化學物質趨向性的裝置有效
| 申請號: | 201320451706.0 | 申請日: | 2013-07-26 |
| 公開(公告)號: | CN203378416U | 公開(公告)日: | 2014-01-08 |
| 發明(設計)人: | 董瑩;崔華棟;王揚;謝勇;姬廣海 | 申請(專利權)人: | 云南農業大學 |
| 主分類號: | A01K67/033 | 分類號: | A01K67/033 |
| 代理公司: | 昆明今威專利商標代理有限公司 53115 | 代理人: | 楊宏珍 |
| 地址: | 650201 云南省昆明市*** | 國省代碼: | 云南;53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測定 線蟲 化學物質 向性 裝置 | ||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測定線蟲對化學物質趨向性的裝置,屬植物線蟲科學研究領域。
背景技術:
植物寄生線蟲是一類重要的植物病原,危害各種植物,從低等的苔蘚、蕨類、藻類、菌類到高等的裸子和被子植物都有線蟲病害的記錄,所有的栽培植物幾乎都會受到一種以上線蟲的寄生和危害,造成嚴重的損失,而且對于多數植物線蟲病害目前缺乏有效的防治方法。
植物寄生線蟲屬于低等動物,蟲體微小,結構簡單,由于與寄生生活相適應,其感覺器官多數感覺器官已退化,僅靠對化學物質的感知來獲取外部環境的信息,并據此進行運動。因此植物寄生線蟲對植物的侵染與其他植物病原如真菌、細菌相比具有一定的主動性,即在自然環境中的植物寄生線蟲必須感應到寄主植物所發出的化學信號刺激,才能進行有限的趨向性移動(通常不超過30cm),到達寄主適合的寄生部位進行寄生危害,而對于多數能產生嚴重危害線蟲種類,一旦其侵入植物體內與寄主植物建立了寄生關系,由于受到植物的保護,多數線蟲防治措施將難以奏效。當前的植物線蟲防治方法主要是依靠在植物的周邊環境中施用化學殺線蟲劑,在線蟲侵入進植物以前將其殺死,但這種方法對線蟲的防效顯著,但弊端是藥劑施用量大帶來的環境污染和生態破壞,特別是近年來隨著一些高效化學殺線蟲劑因生態安全的原因被全面禁用,對研發安全高效線蟲病害防治方法的呼聲越來越高。在眾多的化學殺線蟲劑使用替代方案中利用線蟲化學趨性物質(如引誘物質或驅避物質)對線蟲的取食趨向性運動進行干擾被認為是一種較為有前景的方法。這一策略在昆蟲的防治中已有了一些成功的應用,但對于線蟲病害還沒有應用的先例,其主要難點在于線蟲趨性物質的測定和篩選,與昆蟲不同線蟲的蟲體微小而且運動必須依賴水膜,成功應用于昆蟲趨性物質研究的儀器不適用于線蟲。
本實用新型設計了一種用于測定線蟲對化學物質趨向性的裝置,?經文獻檢索,未見與本實用新型相同的公開報道。
發明內容: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現有技術之不足,而提供一種測定線蟲對化學物質趨向性的裝置。
本實用新型的一種測定線蟲對化學物質趨向性的裝置,由壁上開有孔的透明無蓋圓柱體容器(1)和插在透明無蓋圓柱體容器(1)壁上孔中黑色圓形管(2)組成;其中:透明無蓋圓柱體容器(1)壁上的開孔數量和黑色圓形管(2)的數量視實驗需求確定。
本實用新型為市場購買產品和按常規方法制備。
本實用新型的優點在于:(1)結構簡單、操作方便、實驗數據準確可靠;(2)實驗時間短,工作效率高,勞動強度低;(3)應用范圍廣,適宜植物組織或粗分離及單體化合物的測定。
附圖說明:
圖1為本實用新型裝置的結構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實施例1?測定小麥、番茄和萬壽菊根系物質對爪哇根結線蟲二齡幼蟲的吸引作用
a.選用直徑9cm、高1.5cm的透明無蓋圓柱體容器1,在透明無蓋圓柱體容器1的壁上,每隔4.71cm開1個直徑為1cm的圓孔,共開6個孔。準備6根長度為9cm、直徑為1cm的黑色圓形管2。
b.?分別將2g萬壽菊、感病番茄和小麥根尖裝入填充有pluronic?F-127凝膠的黑色圓形管2中,每種植物裝2根管;
c.?將裝好樣品的黑色圓形管2分別插入透明無蓋圓柱體容器1壁上的所開的孔中,同種樣品間隔排布;
d.在低于15℃的環境下,將pluronic?F-127?凝膠灌入透明無蓋的圓柱體容器1中,至淹沒透明無蓋的圓柱體容器1壁上所開的圓孔為止,后置于常溫環境下,待凝膠凝固;
e.將1ml含有3000條活體爪哇根結線蟲二齡幼蟲的線蟲懸浮液置于透明無蓋圓柱體容器1中凝膠凝固表面的中心位置,移入恒溫箱內,25℃保溫24h,之后將黑色圓形管2逐一取下,置于4℃的環境下使凝膠融化從管中流入培養皿中;
f.?培養皿中加入2倍膠液體積的無菌水稀釋膠液,室溫靜置5~10min;
g.?將經稀釋的膠液置于體視鏡下,觀察計數培養皿中的線蟲數量,即得出測定線蟲對根系物質的趨向性。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云南農業大學,未經云南農業大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320451706.0/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