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保溫杯杯蓋有效
| 申請號: | 201320449871.2 | 申請日: | 2013-07-26 |
| 公開(公告)號: | CN203407837U | 公開(公告)日: | 2014-01-29 |
| 發明(設計)人: | 程永陽 | 申請(專利權)人: | 程永陽 |
| 主分類號: | A47G19/22 | 分類號: | A47G19/22 |
| 代理公司: | 杭州浙科專利事務所(普通合伙) 33213 | 代理人: | 吳秉中 |
| 地址: | 321300 浙江省*** | 國省代碼: | 浙江;33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保溫杯 杯蓋 | ||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保溫杯杯蓋。
背景技術
目前,各種杯蓋結構眾多。如中國專利CN200520115740.6號提出了“一種由不銹鋼材料貼合注塑材料成型的真空杯杯蓋”。在該技術方案中,由不銹鋼材料貼合注塑材料成型的真空杯杯蓋,包括:內蓋與不銹鋼薄片構成的內塞之間為注塑結構,是在內塞上表面緊密粘合著內蓋;其結構為:內塞是口朝上的偏圓筒,筒口端部是垂直圓筒邊的彎邊;所述內蓋是口朝下的偏圓外筒,連著口朝上的偏圓內筒,構成縱剖面形狀為去掉底橫劃的拉開的凹字狀;內蓋中部凹陷狀的圓筒外表面緊粘著圓筒狀內塞的內表面。上述杯蓋的內蓋體可以避免水與塑料接觸的弊端。但其存在以下不足:?1、上述不銹鋼片與內蓋的連接結構,其結構復雜,保溫效果不理想。
發明內容
本實用新型的一個目的是:提供一種可避免水與塑料接觸、結構簡單、保溫效果好的保溫杯杯蓋。
為實現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是通過以下技術方案來實現的:
一種保溫杯杯蓋,杯蓋本體中設有內蓋,內蓋上設有不銹鋼片以避免水與塑料接觸,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不銹鋼片的剖面呈“凵”形,不銹鋼片包覆內蓋底端,內蓋上設有臺階,“凵”形不銹鋼片具有翻扣段,并通過翻扣段將不銹鋼片扣壓在內蓋的臺階上,杯蓋上設有密封圈,封水時密封圈與不銹鋼片的翻扣段相接觸。
本實用新型的優點在于:由于不銹鋼片通過翻扣段將不銹鋼片扣壓在內蓋的臺階上,其減少了不銹鋼片的高度,可避免水與塑料接觸,且結構十分簡單。由于不銹鋼片的高度較低,封水時密封圈與不銹鋼片的翻扣段相接觸,密封圈可阻止熱氣擴散,從而提高了本實用新型的保溫效果。
在本實用新型中,所述的內蓋與杯蓋本體相固定。本實用新型的結構可應用于普通杯蓋上。
在本實用新型中,所述的內蓋可在杯蓋本體中上下移動。本實用新型結構可適用于具有上、下移動內蓋的杯蓋上。
附圖說明:
圖1是本實用新型實施例1剖面示意圖。
圖2是本實用新型實施例2剖面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如圖1所示:本實施例的保溫杯杯蓋,杯蓋本體1中設有內蓋2,內蓋上設有不銹鋼片3以避免水與塑料接觸。不銹鋼片3的剖面呈“凵”形,不銹鋼片包覆內蓋底端,內蓋上設有臺階4,“凵”形不銹鋼片具有翻扣段5,并通過翻扣段將不銹鋼片扣壓在內蓋的臺階上,杯蓋上設有密封圈6,封水時密封圈6與不銹鋼片的翻扣段5相接觸。在本實施例中,內蓋2與杯蓋本體1相固定。
由于不銹鋼片通過翻扣段將不銹鋼片扣壓在內蓋的臺階上,其減少了不銹鋼片的高度,可避免水與塑料接觸,且結構十分簡單。由于不銹鋼片的高度較低,封水時密封圈與不銹鋼片的翻扣段相接觸,密封圈可阻止熱氣擴散,從而提高了本實用新型的保溫效果。
如圖2所示:本實施例的內蓋2可在杯蓋本體中上下移動。其余與實施例1相同,其同樣可實現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本實用新型結構也可適用于具有上、下移動內蓋的杯蓋上。
以上實施例僅是本實用新型的個案,任何根據本實用新型精神所作的替換均應理解為未脫離本實用新型的保護范圍。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程永陽,未經程永陽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320449871.2/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