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工具式落地灰收集器有效
| 申請號: | 201320409025.8 | 申請日: | 2013-07-10 |
| 公開(公告)號: | CN203347190U | 公開(公告)日: | 2013-12-18 |
| 發明(設計)人: | 趙德剛;汪銀廣 | 申請(專利權)人: | 中建四局第六建筑工程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E04F21/00 | 分類號: | E04F21/00 |
| 代理公司: | 貴陽中新專利商標事務所 52100 | 代理人: | 李亮;劉楠 |
| 地址: | 550081 貴州省貴*** | 國省代碼: | 貴州;52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工具 落地 收集 | ||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建筑施工領域,尤其是一種工具式落地灰收集器。
背景技術
目前,建筑行業蓬勃發展,高層建筑大量建設。室內抹灰和砌筑較多,由于施工單位為了跟進施工進度,疏于管理,樓層落地灰大量產生,樓層文明施工也受到影響。而直接采用人工清理,不僅操作隨意,不規范,花人工,還影響到落地灰再次利用的強度和后期的使用,目前落地灰一直未有固定設備進行收集,僅僅局限于人工采用掃帚清掃,使得樓層揚塵得不到控制,對樓層文明施工影響較大,且收集后的落地灰混合了太多的垃圾,不能得到較好的利用,加快了建筑垃圾的產生,增加成本,污染環境,嚴重影響了環境。
發明內容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種工具式落地灰收集器,它能有效的收集砌筑或抹灰過程中產生的落地灰,便于落地灰的清理及再利用,以克服現有技術的不足。
本實用新型是這樣實現的:工具式落地灰收集器,包括收集槽體,收集槽體的頂部為敞口結構,在收集槽體的一端設有出灰口;另設有刮灰塊,刮灰塊的形狀與收集槽體的形狀對應,在刮灰塊的頂部設有手柄。
在收集槽體一側的上部設有由下自上向外側傾斜的接灰面。使收集槽體在使用過程中能更好的貼合墻體,提高接落地灰時的效果。
在刮灰塊上設有滑動穩定塊。滑動穩定塊與刮灰塊之間形成一個卡槽,正好卡入收集槽體的一側,提高刮灰塊在收集槽體中滑動時的穩定性。
在滑動穩定塊的底部設有卡塊,在收集槽體對應的一側的底部設有限位滑槽,卡塊安裝在限位滑槽中。限位滑槽的形狀與卡塊的形狀對應,限位滑槽頂部為一個向內的凸臺結構,該凸臺擋住滑動穩定塊上的卡塊的頂部,且該凸臺結構與收集槽體形成的間隙大于滑動穩定塊的厚度,使滑動穩定塊能沿限位滑槽左右移動,而無法上下移動,使刮灰塊通過滑動穩定塊上的卡塊安裝在收集槽體上,組成一個整體,避免刮灰塊遺失。
由于采用了上述技術方案,與現有技術相比,本實用新型采用槽狀結構的收集槽體,使得砌筑或抹灰過程中產生的落地灰直接掉進了收集槽體中,并利用刮灰塊將收集槽體中的落地灰掛出,這樣的結構不僅能快速收集落地灰,不用額外多花人工進行清理,而收集后的落地灰能立刻用于樓層,節約了成本。本實用新型結構簡單,容易制作,外形美觀,采用的材料均為廢棄木板制作,并且還可以重復周轉使用,規范了落手清工作,促進了樓層文明,極大的提高企業的核心競爭力。在綠色施工固體廢棄物的回收和利用中起到了關鍵效果,具有廣闊的發展前景。
附圖說明
附圖1為本實用新型的結構示意圖;
附圖2為本實用新型的收集槽體的結構示意圖;
附圖3為本實用新型的刮灰塊的結構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本實用新型的實施例:?工具式落地灰收集器的結構如圖1所示,包括收集槽體1,收集槽體1的頂部為敞口結構,在收集槽體1一側的上部設有由下自上向外側傾斜的接灰面5;在收集槽體1的一端設有出灰口2;另設有刮灰塊3,刮灰塊3的形狀與收集槽體1的形狀對應,在刮灰塊3的頂部設有手柄4;在刮灰塊3上設有滑動穩定塊6;在滑動穩定塊6的底部設有卡塊7,在收集槽體1對應的一側的底部設有限位滑槽8,卡塊7安裝在限位滑槽8中。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中建四局第六建筑工程有限公司,未經中建四局第六建筑工程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320409025.8/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格柵風門控制裝置
- 下一篇:用于箔壓印具有非對稱邊緣的部件的方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