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可攜式電子裝置有效
| 申請號: | 201320406430.4 | 申請日: | 2013-07-09 |
| 公開(公告)號: | CN203350606U | 公開(公告)日: | 2013-12-18 |
| 發明(設計)人: | 王羣元;吳治清 | 申請(專利權)人: | 和碩聯合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G03B35/08 | 分類號: | G03B35/08;H04N5/225;H04M1/02 |
| 代理公司: | 上海專利商標事務所有限公司 31100 | 代理人: | 陸勍 |
| 地址: | 中國臺灣臺北*** | 國省代碼: | 中國臺灣;7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可攜式 電子 裝置 | ||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關于一種可攜式電子裝置,特別關于一種具有可旋轉式的影像擷取單元的可攜式電子裝置。
背景技術
現今,數字相機的體積已愈做愈小,以便于使用者隨身攜帶,甚至已整合至可隨身攜帶的行動電話,讓此可攜式電子裝置除了基本的通話功能之外,還同時兼具照相功能。此外,隨著科技的日新月異,許多消費性電子產品已從傳統的二維(2-Dimension,2D)顯像漸漸演進為三維(3-Dimension,3D)顯像以滿足消費者更高的視覺感官要求。目前市面上已陸續推出具有3D影像能力的電子產品,其可預見具3D影像能力的電子產品將是未來的趨勢之一。
而目前用于拍攝三維影像的立體相機由規格相同的雙鏡頭組成,一般而言,此雙鏡頭的間隔距離約為人眼的間距,藉以模擬人眼的實際距離。其中,雙鏡頭的焦距、光圈、快門等參數經由其配合支電子裝置的處理單元控制,并經由快門線的觸發,而拍攝出視野不同的影像,此影像即是用以模擬人類左右眼的影像。其中,當可攜式電子裝置(如:智慧型手機)欲具備上述的功能時,考量到其原本為提供使用者多種用途的拍攝功能,多數皆同時設置有前置鏡頭及后置鏡頭,因此,為達到三維拍攝的功能,額外的一顆前置鏡頭或后置鏡頭的設置則成為不可或缺的必要手段。
然而,目前消費性電子產品市場上對于可攜式電子裝置的要求愈益升高,除性能之外尚要求其外型要輕、薄、短、小,此趨勢除了造成可攜式電子裝置本身的體積受到限制外,連帶使得配置其上的相機尺寸也受到限制。尤其欲讓上述可攜式電子裝置具備三維影像擷取功能,其配置更容易受到可用空間的影響。此外,額外設置前置鏡頭或后置鏡頭也明顯地提升了可攜式電子裝置的成本。
因此,如何提供一種可攜式電子裝置,在不改變現有可攜式電子裝置的配備的基礎上,并考量到成本的控制,使可攜式電子裝置具備三維影像擷取功能,實為當前重要的課題之一。
實用新型內容
有鑒于上述課題,本實用新型的目的為提供一種可攜式電子裝置,在不改變現有可攜式電子裝置的配備的基礎上,并考量到成本的控制,使可攜式電子裝置具備三維影像擷取功能。
為達上述目的,依本實用新型的一種可攜式電子裝置包括一本體、一轉動單元、一第一影像擷取單元以及一第二影像擷取單元。本體具有相對應設置的一第一表面與一第二表面,以及一分別鄰接于第一表面與第二表面的一端面。第一表面具有一顯示部。轉動單元可轉動地設置于本體的端面。第一影像擷取單元設置于第二表面。第二影像擷取單元設置于轉動單元。其中當轉動單元相對于本體轉動時,第二影像擷取單元被轉動至與第一影像擷取單元位于同一水平面。
在一實施例中,當轉動單元相對于本體轉動時,帶動第二影像擷取單元至與顯示部位于同一水平面。
在一實施例中,轉動單元相對于該本體的轉動角度最大180度。
在一實施例中,可攜式電子裝置更包括一連接單元。連接單元連接本體及轉動單元,連接單元不外露于可攜式電子裝置。
在一實施例中,連接單元為一轉軸。
在一實施例中,第一影像擷取單元與第二影像擷取單元的像素數為實質上相同。
在一實施例中,可攜式電子裝置更包括一處理單元。處理單元電性連接第一影像擷取單元及第二影像擷取單元。
在一實施例中,顯示部為觸控板、觸控顯示板或觸控面板。
在一實施例中,可攜式電子裝置包括智慧型手機或平板電腦。
承上所述,依據本實用新型的可攜式電子裝置,其具有二影像擷取單元的結構,通過將其中一個影像擷取單元設置于可攜式電子裝置的本體上,并將另一影像擷取單元設置于可相對于本體轉動的轉動單元上,使轉動單元可帶動該影像擷取單元相對于本體旋轉,因此在需要進行三維影像擷取時,僅需通過轉動單元將其上的影像擷取單元旋轉至與本體上的影像擷取單元位于同一水平面上即可作動。
也因此,本實用新型可在不改變現有提供前置鏡頭及后置鏡頭的可攜式電子裝置結構的基礎下,達成三維影像擷取的功效。相較于須額外設置一前置鏡頭或后置鏡頭方能達成三維影像擷取的設計,本實用新型具有節省成本及簡化工藝的功效。
附圖說明
圖1為本實用新型的一種可攜式電子裝置的外觀透視圖。
圖2及圖3為圖1的可攜式電子裝置的連續操作示意圖。
圖4為圖1的可攜式電子裝置的三維影像擷取模式的狀態示意圖。
符號說明:
1:本體
11:第一表面
12:第二表面
13:端面
2:轉動單元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和碩聯合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經和碩聯合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320406430.4/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