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風扇有效
| 申請號: | 201320333246.1 | 申請日: | 2013-06-09 |
| 公開(公告)號: | CN203362554U | 公開(公告)日: | 2013-12-25 |
| 發明(設計)人: | 中川愛梨;鹽澤和彥 | 申請(專利權)人: | 日本電產株式會社 |
| 主分類號: | F04D25/08 | 分類號: | F04D25/08;F04D29/056 |
| 代理公司: | 北京三友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 11127 | 代理人: | 黨曉林;王小東 |
| 地址: | 日本京都*** | 國省代碼: | 日本;JP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風扇 | ||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風扇。
背景技術
以往利用含浸有油的燒結軸承作為旋轉軸的軸承。在使用該燒結軸承時,含浸在軸承的油會從軸承的軸向兩端滲漏到外部,油會在短時間內枯竭而縮短軸承的壽命。
實用新型內容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是通過抑制油從燒結套筒中滲漏而延長風扇的軸承的壽命。
本申請所例示的第一方面的風扇具有:軸、一對燒結套筒、旋轉葉片、轉子、電樞和機殼。軸沿著前后延伸的中心軸線配置。一對燒結套筒在兩處對軸進行支承并含浸有油。旋轉葉片固定于軸的一端部。轉子位于一對燒結套筒之間,并固定于軸。電樞與轉子在徑向對置。機殼支承燒結套筒和電樞并容納轉子。燒結套筒的與軸對置的內壁面具有軸承面和擴徑面。軸承面與軸平行。擴徑面位于內壁面的軸向兩端,且與軸的表面的距離比軸承面與軸的表面的距離大。將軸承面的面積設為100時的所述擴徑面的面積大于等于15且小于等于25。
根據本申請所例示的第一方面的風扇,通過抑制油從燒結套筒滲漏而能夠延長風扇的軸承壽命。
附圖說明
圖1為一實施方式所涉及的風扇的局部縱向剖視圖。
圖2為一實施方式的所涉及的第一燒結套筒的縱向剖視圖。
圖3A為表示一實施方式所涉的第一燒結套筒的含油量的歷時變化的圖表。
圖3B為表示以往的燒結套筒的含油量的歷時變化的圖表。
圖4為第一變形例所涉及的第一燒結套筒的縱向剖視圖。
圖5為第二變形例所涉及的第一燒結套筒的縱向剖視圖。
具體實施方式
在本說明書中,將圖1所示的馬達1的中心軸線J1方向中的左側稱為“前側”,將右側稱為“后側”。另外,前后方向不表示安裝到實際設備時的位置關系和方向。并且,將與中心軸線J1平行的方向稱為“軸向”,以中心軸線J1為中心的徑向簡稱為“徑向”,以中心軸線為中心的周向簡稱為“周向”。
<1.實施方式>
圖1為本實用新型所例示的一實施方式所涉及的風扇的局部縱向剖視圖。風扇1具有馬達11、旋轉葉片12以及螺柱13。馬達11具有電樞2、旋轉部3、軸承部4和機殼5。軸承部4以中心軸線J1為中心將旋轉部3支承為相對于電樞2能夠旋轉。軸承部4包括第一燒結套筒41和配置在第一燒結套筒41的后側的第二燒結套筒42。在機殼5的側面安裝有螺柱13。電樞2包括定子鐵芯、樹脂制的絕緣件以及多個線圈。
旋轉部3包括軸31和轉子32。軸31沿著前后延伸的中心軸線J1配置。在軸31的前側端部固定有旋轉葉片12。在軸31的后側端部安裝有擺頭齒輪(省略圖示)。軸31分別貫通設置于第一燒結套筒41的中心的孔和設置于第二燒結套筒42的中心的孔。軸31在沿軸向分離的兩處被第一燒結套筒41和第二套筒42支承為能夠以中心軸線J1為中心旋轉。轉子32位于第一燒結套筒41與第二燒結套筒42之間,且固定于軸31。并且,轉子32由層疊鋼板形成,且配置在電樞2的徑向內側。
機殼5容納電樞2、轉子32以及軸承部4。機殼5的內周面與電樞2的外周面接觸,且機殼5支承電樞2。機殼5由覆蓋電樞2的前側的第一機殼51和覆蓋電樞2的后側的第二機殼52構成。并且,第一機殼51為有底圓筒形狀,且在底部的中央具有開口。同樣,第二機殼52也為有底圓筒形狀,且在底部中央具有開口。電樞2被壓入到第一機殼51后,再被壓入到第二機殼52。軸31的前側端部從第一機殼51的開口朝向前側突出。并且,軸31的后側端部從第二機殼52的開口朝向后側突出。
并且,第一機殼51包括第一軸承支承部511,第二機殼52包括第二軸承支承部521。第一軸承支承部511包括第一中央部512和第一環狀凹部513。第一中央部512為底部開設有孔的杯狀。在第一中央部512保持第一燒結套筒41。第一環狀凹部513從第一中央部512的后側端部朝向徑向外側擴展成環狀。并且,第一環狀凹部513比除第一中央部512以外的第一機殼51的前側端面朝向后側凹陷。第二軸承支承部521包括第二中央部522和第二環狀凹部523。第二中央部522呈底部開設有孔的杯狀,且保持第二燒結套筒42。第二環狀凹部523從第二中央部522的前側端部朝向徑向外側擴展成環狀。并且,第二環狀凹部523比除第二中央部522以外的第二機殼52的后側端面朝向前側凹陷。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日本電產株式會社,未經日本電產株式會社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320333246.1/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