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一種穩定桿連桿總成有效
| 申請號: | 201320269311.9 | 申請日: | 2013-05-16 |
| 公開(公告)號: | CN203254920U | 公開(公告)日: | 2013-10-30 |
| 發明(設計)人: | 廖永升;陳璟;劉擁軍;劉慧;張偉 | 申請(專利權)人: | 上海通用汽車有限公司;泛亞汽車技術中心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B60G21/055 | 分類號: | B60G21/055 |
| 代理公司: | 北京邦信陽專利商標代理有限公司 11012 | 代理人: | 黃澤雄;金璽 |
| 地址: | 201206 上*** | 國省代碼: | 上海;3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穩定 連桿 總成 | ||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穩定桿連桿總成。
背景技術
穩定桿連桿總成是連接車輛穩定桿和減震器的部件,現有技術中穩定桿連桿總成如圖1和圖2所示,包括連桿本體1′、球頭殼體2′、球頭組件3′和球頭4′,其中,球頭組件3′包括球頭座、防塵罩和卡環。在這種傳統的穩定桿連桿總成中,球頭組件3′與連桿本體1′采用鋼材制造并用焊接的方式連接,球頭4′與球頭組件3′通過組件裝配連接。
球頭組件3′與連桿本體1′之間的焊接連接需要特定的工裝設備支持,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生產成本,而且球頭組件3′與連桿本體1′之間焊接處的功能容易受焊接質量影響,長時間的受力后焊接處易發生斷裂,影響穩定桿連桿總成的使用壽命。此外,穩定桿連桿總成通常采用鋼材制造,由于鋼材硬度較大,球頭組件3′在后期裝配中還容易出現防塵套劃傷、破裂、漏油等現象,造成不必要的損壞,增加成產成本。
實用新型內容
針對現有技術存在的問題,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種穩定桿連桿總成,其能夠避免焊接連接,減少裝配程序,從而減少裝配過程中所造成的不必要損壞。
本實用新型的技術目的通過下述技術方案實現:
一種穩定桿連桿總成,包括連接桿及設置在所述連接桿兩端的球頭,其中,
所述連接桿包括連桿本體及設置在所述連桿本體兩端的球頭殼體,所述連桿本體與所述球頭殼體為一體式結構;
所述球頭殼體包裹在所述球頭外部,所述球頭殼體與所述球頭轉動連接。
進一步地,所述連接桿由鋁壓鑄而成。
進一步地,所述球頭與所述球頭殼體之間設置有耐磨樹脂層。
進一步地,所述連桿本體上設置有加強筋。
進一步地,所述球頭為一體式結構。
本實用新型的連桿本體與球頭殼體一體成型,消除了由于焊接連接所產生的受力薄弱處,極大的減少了裝配工序,避免裝配過程中所造成的不必要損壞,從而降低了裝配成本。
附圖說明
圖1是現有技術中穩定桿連桿總成的示意圖;
圖2是圖1所示的穩定桿連桿總成的分解示意圖;
圖3是本實用新型一種優選的穩定桿連桿總成的示意圖;
圖4是圖3所示的穩定桿連桿總成的分解示意圖;
圖5是圖3所示的穩定桿連桿總成球頭與連接桿的連接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結合附圖,對本實用新型的一個優選實施例做詳細描述。
如圖3所示,本實用新型提供的一種穩定桿連桿總成,包括連接桿1及設置在所述連接桿1兩端的球頭2,本實施例的連接桿1優選地由鋁壓鑄而成,本實用新型采用鋁制備連接桿,可降低穩定桿連桿的重量,防止銹蝕,而且由于鋁的硬度較小,可以減少穩定桿連桿在裝配過程中劃傷其它組件,減少不必要的損壞,有助于延長使用壽命。當然,本實用新型還可以采用本領域技術人員所熟悉的具有低密度和低硬度的其它金屬或者合金制成,鋁僅是本實施例的一種優選方案。
如圖4所示,本實用新型的連接桿1包括連桿本體11及設置在所述連桿本體11兩端的球頭殼體12,所述連桿本體11與所述球頭殼體12為一體式結構,本實施例的連桿本體11與球頭殼體12可以采用本領域技術人員所公知的任何一體成型方式,例如鑄造、鍛造等。本實用新型的連桿本體11與球頭殼體12采用一體式結構避免連桿本體11與球頭殼體12在連接處產生受力薄弱處,從而防止連桿本體11與球頭殼體12連接處的由于應力過大而發生的斷裂,進而有效地提高了連桿本體11與球頭殼體12的連接強度,有助于提高車輛運行的安全性。
考慮到連桿本體11使用過程中需要承受較大的扭矩,為了提高連桿本體11的強度,防止穩定桿連桿總成在使用過程中彎曲變形,本實施例的連桿本體11上還優選地設置有加強筋,更優選地,所述加強筋沿著所述連桿本體11的軸向方向設置。加強筋結構不但可以提高連桿本體11的強度,在獲得相同的強度的情況下還可以有效地降低穩定桿連桿總成的重量。本領域技術人員應該注意的是,在連桿本體11上設置加強筋僅是本實施例的一種方案,本實用新型還可以采用本領域技術人員所公知能夠提高連桿本體11強度的其它結構,例如沿著所述連桿本體11軸向方向焊接加強板結構。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上海通用汽車有限公司;泛亞汽車技術中心有限公司,未經上海通用汽車有限公司;泛亞汽車技術中心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320269311.9/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