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金屬空氣電池自動加液裝置有效
| 申請號: | 201320264877.2 | 申請日: | 2013-05-15 |
| 公開(公告)號: | CN203242723U | 公開(公告)日: | 2013-10-16 |
| 發明(設計)人: | 趙允正 | 申請(專利權)人: | 開齋集團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H01M12/06 | 分類號: | H01M12/06;H01M8/04 |
| 代理公司: | 北京中譽威圣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 11279 | 代理人: | 朱德仁 |
| 地址: | 維爾京群島托托島路*** | 國省代碼: | 維爾京群島;VG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金屬 空氣 電池 自動 裝置 | ||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金屬空氣電池技術領域,尤其涉及一種金屬空氣電池自動加液裝置。
背景技術
目前火力發電及核能發電是主要提供社會大眾穩定的電能供應來源。然而,火力發電及核能發電有嚴重的環境污染以及轉換效率低等問題,而太陽能發電、風力發電、水力發電、潮汐發電或地熱發電等在技術與設備上對于穩定供電的能力也還需要突破。因此,以化學能轉換為電力的燃料電池,遂漸漸地嶄露頭角。
燃料電池是一種直接將燃料的化學能轉換為電能的供電裝置,類似一種小型發電站,構成燃料電池的組件最少需要電池本體、兩個電極(electrode)、電解液、電解質薄膜(electrolyte?membrane)及/或集電器(current?collector)等。簡單來說,電極是燃料氧化與氧化劑還原的電化學反應發生的場所,或者是陽極化學燃料之擴散媒介,且電極一般可分為陽極(Anode)電極與陰極(Cathode)電極兩部份。而電解質的功能是分隔氧化劑與還原劑并同時傳導質子。此外,集電器也可稱作雙極板(bipolar?plate),它具有收集電流、疏導反應氣體以及分隔氧化劑與還原劑的作用。
以金屬和氧氣為燃料的金屬空氣燃料電池(簡稱金屬空氣電池),是由金屬與空氣極所導入的擴散氧進行氧化反應,而在產生電能的同時生成金屬氧化物、氫氣及/或水。由于金屬空氣電池的運作原理為氧氣與金屬的電化學反應,其具有高性能價格比的特性,所以受到個人電子消費市場的相當重視。其中,金屬空氣電池在使用時,通常需要將電解液加入電池組件中,而現有金屬空氣電池自動加液裝置的結構大多較為復雜,生產成本高。
實用新型內容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于針對現有技術的不足而提供一種結構簡單的金屬空氣電池自動加液裝置。
為了實現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提供一種金屬空氣電池自動加液裝置,包括內置有多組電池組件的電池箱體,所述電池箱體的頂部設置有水箱,所述水箱內通過隔板隔開有多個用于容置電解液的容置槽,且每個容置槽均對應位于一組電池組件的上方;所述每個容置槽的底部均開設有用于加入電解液的通孔,該通孔處設置有用于控制其打開或關閉的閥門組件;所述水箱的一側設置有驅動機構,所述驅動機構與所述閥門組件驅動連接,使所述驅動機構通過所述閥門組件控制所述容置槽的通孔的打開或關閉。
較佳地,所述閥門組件包括開關閥棒、多個墊塊、多個墊片夾,所述開關閥棒為可轉動地安裝于所述通孔的下方,且所述開關閥棒的一端與所述驅動機構驅動連接,所述開關閥棒開設有多個貫穿孔;所述墊塊的中部開設有連接孔,使所述墊塊通過連接孔套設于所述開關閥棒;所述墊塊的頂部開設有與所述通孔對應的入口,使所述連接孔通過入口與所述通孔連通;所述墊片夾開設有夾持位,所述墊塊的底部夾持于所述夾持位,且所述夾持位的底部開設有用于加入電解液至所述電池箱體的電池組件的加液口,所述墊塊的底部開設有出口,使所述連接孔通過出口與所述加液口連通。
較佳地,所述驅動機構包括馬達組件、推棍螺棒、杠桿組件,所述推棍螺棒的一端與所述馬達組件驅動連接,所述推棍螺棒的另一端通過所述杠桿組件與所述開關閥棒的一端驅動連接,使所述馬達組件通過推棍螺棒驅動杠桿組件而帶動所述開關閥棒轉動。
較佳地,所述水箱是由前板、后板、左板、右板、頂蓋、底板組成,所述通孔開設于所述底板,所述開關閥棒的一端通過后軸承組件安裝于所述后板,所述開關閥棒的另一端通過前軸承組件安裝于所述前板。
較佳地,所述頂蓋與所述容置槽之間設置有密封圈。
本實用新型有益效果在于:本實用新型的金屬空氣電池自動加液裝置,在使用時,可通過驅動機構控制閥門組件而控制容置槽的通孔的打開,從而控制容置槽中的電解液加入電池箱體的電池組件中,實現自動加液功能,本實用新型采用的零部件少,結構簡單,生產成本低。
附圖說明
圖1為本實用新型在隱去頂蓋時的結構示意圖。
圖2為圖1的俯視圖。
圖3為本實用新型的分解示意圖。
圖4為圖3中A處的放大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結合附圖對本實用新型作進一步的說明。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開齋集團有限公司,未經開齋集團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320264877.2/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移動通信基站用射頻同軸電纜
- 下一篇:鋰電池氣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