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一種阻尼裝置有效
| 申請號: | 201320244880.8 | 申請日: | 2013-05-09 |
| 公開(公告)號: | CN203586951U | 公開(公告)日: | 2014-05-07 |
| 發明(設計)人: | 彭艷兵 | 申請(專利權)人: | 彭艷兵 |
| 主分類號: | F41H5/00 | 分類號: | F41H5/00 |
| 代理公司: | 暫無信息 | 代理人: | 暫無信息 |
| 地址: | 210008 江蘇省*** | 國省代碼: | 江蘇;32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阻尼 裝置 | ||
技術領域
本申請涉及一種能夠增大阻尼的阻尼裝置,尤其涉及一種高速運動碰撞下增大碰撞阻力以保護目標的裝置。?
背景技術
中國的理論強調陰陽協調,以柔克剛,是因為柔所代表的力量可以勝過剛的力量。武學上的含義是以巧勁來化解剛猛的境界,如四兩撥千斤,用巧勁來解決硬碰硬的模式中的各種問題。而化則是中國古典哲學的核心,意味著變化和轉化。?
高速運動的物體撞擊的時候會產生很大的沖擊力,比較軟的物體會被撞擊變形。比如高速破甲彈撞擊裝甲的時候,高硬度的彈頭會像切軟泥一樣將裝甲碰撞出一個大洞。?
為了解決這個問題,目前業界的解決方式是增加裝甲的厚度和/或裝甲的強度,或者用反應裝甲系統。但是這樣會增加重量和成本,減少目標系統的機動性。?
通過研究彈頭侵徹裝甲的過程,我們可以知道這實際上是一個絕熱剪切過程,初始剪切面很小,導致剪切物如的剪切性能被分而治之,逐步化為流態而像爛泥一樣被穿透。因此很多研究者都是以流體力學的理論來研究彈頭侵徹裝甲的過程。有沒有辦法改變初始剪切面很小的問題呢那只有改變彈頭的侵徹形狀??墒菑楊^特別是敵方的彈頭怎么能任由你改變彈頭形狀呢。因此需要從巧字上下功夫了。改變彈頭的侵徹形狀需要讓改變的東西,我們稱之為阻尼器,能夠有效地附著在彈頭上而不被彈頭在侵徹過程中擠碎裂,因此要求阻尼器比被侵徹的對象裝甲的強度要高很多,最好比彈頭也高出很多。同時在阻尼器與彈頭接觸并發揮作用的過程中,阻尼器不被撞碎和撞飛,并且能夠全面地覆蓋整個裝甲,因此需要一些巧妙的設計和安裝的配合,來實現增大侵徹阻尼和減少保護盲區。?
本專利申請就是提出這樣一種阻尼器,配合適當的組裝方式,能夠實現給高速侵徹彈頭套上一個阻尼環,有效地增加侵徹面積,降低彈頭的侵徹深度。我們叫它PPHU阻尼環。?
發明內容
為了改變高速彈頭侵徹裝甲的彈頭形狀,提高侵徹阻力,本申請的技術方案是,用和彈?頭強度接近甚至超過彈頭強度的合金做成阻尼環。我們認為阻尼環的剪切強度M>0.9倍彈頭的剪切強度,才能保證在阻尼環與彈頭的貼合碰撞中不至于被彈頭破壞;阻尼環的強度應該至少為裝甲剪切強度的2倍以上,才能在與裝甲的擠壓過程中保持自己的形狀和阻力,兩個強度范圍中選擇高的范圍作為阻尼環的最終材料強度選擇范圍。阻尼環還要保證有一定的韌度,保證其分別與彈頭貼合和與裝甲擠壓過程中不至于碎裂。阻尼環外立面是柱形,面向彈頭侵徹方向的阻尼環旋稱為迎鋒面,其旋轉面是鋒利的銳角,其角度一般為彈頭錐形面頂角的一半,允許有±5度左右的角度偏差,也可以設計有一定的弧度來適應彈頭曲線形式錐形面;其迎鋒面的平面圖形是一個理論上沒有面積的圓圈;貼著或面向裝甲一面的阻尼環稱為背鋒面,背鋒面的平面是環形的。這樣的構造保證彈頭不會卡在阻尼環的迎鋒面上導致阻尼環被彈飛,進入阻尼環的彈頭將被引導至環的中心線方向,由于迎鋒面沒有面積,因此阻尼環與彈頭侵徹時與迎鋒面正面碰撞的概率很低;面向裝甲的一面的阻尼環是一個平面,具有一定的面積和裝甲接觸。彈頭一旦從迎鋒面進入阻尼環,阻尼環跟著彈頭一起撞擊向裝甲的時候,不再是彈頭的尖頭侵徹裝甲,而是背鋒面的圓環的面來侵徹裝甲,能將尖頭絕熱剪切的過程變成一個絕熱平面擠壓的過程,極大地增加彈頭的阻力,降低彈頭侵徹深度。?
阻尼環以兩層或者多層的方式部署在裝甲上,每一層都緊密排列,每一層的阻尼環的環間的空隙被下一層的阻尼環所覆蓋,這樣不管彈頭撞擊在那個部位,都會進入一個阻尼環。這樣既可保證整個裝甲處在阻尼環的保護范圍之內,又保證了進行阻尼板安裝時施工上方便。?
因此總體來說是:將高強度高韌度的阻尼環構成的保護層分層交錯排布在裝甲上,裝甲和阻尼環保護層間有一層緩沖材料。阻尼環由和彈頭強度接近的合金材料制成,其迎著彈頭侵徹的一面稱為迎鋒面,阻尼環的旋轉截面在迎鋒面一側的形狀是鋒利的銳角;阻尼環面向裝甲的一面成為背鋒面,背鋒面的阻尼環的旋轉界面形狀是直線,其跟隨彈頭侵切裝甲的時候是環面。阻尼環規則地緊密排布在一個平面上,構成阻尼環保護層;保護層的阻尼環迎鋒面和背鋒面分別在同一個平面上,其阻尼環的迎鋒面和背鋒面保持一致的方向;阻尼環間的空隙被另外一層阻尼環保護層的阻尼環的環覆蓋;各保護層的背鋒面均面向裝甲,迎鋒面均面向彈頭方向。阻尼環保護層與裝甲間部署一層緩沖層,以降低阻尼環貼合并跟隨彈頭侵徹的過程中彈頭對阻尼環的碰撞。?
附圖說明
圖1是阻尼環的剖面示意圖。?
圖2是阻尼環在裝甲上的多層部署方式。?
具體實施方式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彭艷兵,未經彭艷兵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320244880.8/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電線桿橫擔起吊支柱
- 下一篇:一種鋼混結構逆流式冷卻塔的防凍裝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