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管端內外表面拋光設備有效
| 申請號: | 201320233921.3 | 申請日: | 2013-05-03 |
| 公開(公告)號: | CN203266370U | 公開(公告)日: | 2013-11-06 |
| 發明(設計)人: | 程峰;唐亞松;王軍;趙江;訾標;王艷金;富雪峰 | 申請(專利權)人: | 北京中電華強焊接工程技術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B24B29/08 | 分類號: | B24B29/08 |
| 代理公司: | 北京天悅專利代理事務所(普通合伙) 11311 | 代理人: | 田明;任曉航 |
| 地址: | 100076 北京市*** | 國省代碼: | 北京;1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內外 表面 拋光 設備 | ||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屬于管料拋光領域,具體涉及一種管端內外表面拋光設備。
背景技術
目前,國內加工行業在對直管端部內外表面進行拋光工藝處理時,均采用拋光設備。此種設備只能安裝1片砂布頁輪,對管端內外表面拋光時必須進行2次操作(先外后內或先內后外)來完成加工。而且由于加工管料直徑的差異,在進行管端內表面拋光過程中必須根據管徑來更換對應尺寸的砂布頁輪,以便于滿足管端內壁拋光工藝。由于這種頻繁操作使工作效率嚴重降低,已經不再適應當前加工行業對高效率、高可靠性的要求。
實用新型內容
針對現有技術中存在的缺陷,本實用新型提供一種管端內外表面拋光設備,通過在床身上設有一套外拋光裝置和一套內拋光裝置,能保證管端內外表面同時進行拋光。節省了工作時間,提高了工作效率。
為達到以上目的,本實用新型采用的技術方案是:一種管端內外表面拋光設備,包括床身,所述床身上表面一側設有兩根直線導軌,所述兩根直線導軌上并列設有可沿所述直線導軌移動的一套外拋光裝置和一套內拋光裝置。
進一步,所述外拋光裝置包括外拋滑板、外拋電機、外拋主軸、外拋光輪及外拋氣缸;所述外拋主軸一端與所述外拋電機相連接,所述外拋主軸另一端與所述外拋光輪相連接,所述外拋電機與所述外拋主軸固接在所述外拋滑板上,所述外拋滑板可移動地設置在所述直線導軌上,所述外拋滑板的下方固設有拉桿,所述外拋氣缸的缸體固接在所述床身上,所述外拋氣缸的推桿與所述拉桿固接。
進一步,所述內拋光裝置包括內拋滑板、內拋電機、內拋主軸、內拋光輪、內拋插入滑板、內拋移動氣缸及內拋插入氣缸;所述內拋主軸一端與所述內拋電機相連接,所述內拋主軸另一端與所述內拋光輪相連接,所述內拋電機與所述內拋主軸固接在所述內拋插入滑板上;所述內拋滑板上設有插入直線導軌,所述內拋插入滑板可移動地設置在所述內拋滑板的插入直線導軌上;所述內拋滑板可移動地設置在所述直線導軌上;所述內拋插入氣缸的缸體固接在所述床身上,所述內拋插入氣缸的推桿與所述內拋插入滑板固接;內拋移動氣缸的缸體固定在所述床身上,所述內拋移動氣缸的推桿與所述內拋滑板固接。
進一步,所述床身上表面的另一側設有夾緊和旋轉管料的卡盤裝置。
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技術效果在于:
(1)通過在床身上并列地設有一套內拋光裝置和一套外拋光裝置,能保證管料一側端部內、外表面同時進行拋光,極大地提高了工作效率。
(2)在拋光過程中,對拋光直徑不同的管料無需經常更換對應尺寸的拋光輪,減少了繁雜程序。
(3)通過電氣控制,該設備可以實現全自動拋光,操作簡單,安全可靠。
附圖說明
圖1是本實用新型管端內外表面拋光設備的主視圖;
圖2是本實用新型管端內外表面拋光設備的俯視圖;
圖3是本實用新型管端內外表面拋光設備的側視圖。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結合附圖,對本實用新型的具體實施方式作進一步詳細的描述。
如圖1-3所示,本實用新型提供了一種管端內外表面拋光設備,主要用于管端內外壁的鐵銹及雜質進行拋光,見到金屬光澤,以消除雜質對焊接產生的影響。包括床身1,在床身1的上表面一側設有兩根直線導軌32,在直線導軌上設有可沿直線導軌移動地一套外拋光裝置和一套內拋光裝置。采用此技術方案,通過在床身上設有一套內拋光裝置和一套外拋光裝置,能保證管料端部內外表面同時進行拋光,節省了工作時間,提高了工作效率。
其中,外拋光裝置包括外拋滑板14、外拋電機16、外拋主軸11、外拋光輪10及外拋氣缸26。外拋滑板14可移動地設置在直線導軌32滑塊上。外拋主軸11安裝在外拋主軸座12上,外拋電機16和外拋主軸座12安裝在外拋滑板14上,外拋電機16的輸出端設有第一帶輪17,外拋主軸11的一端設有第二帶輪13,皮帶將外拋電機16上的第一帶輪17和外拋主軸11上的第二帶輪13相連接。所述外拋主軸11另一端與外拋光輪10相連接,外拋光輪的端部設有鎖緊螺母9。外拋滑板14的下方固設有拉桿15,外拋氣缸26的缸體固接在所述床身1上,所述外拋氣缸26的推桿與所述拉桿15固接。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北京中電華強焊接工程技術有限公司,未經北京中電華強焊接工程技術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320233921.3/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