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一體化污水處理裝置有效
| 申請?zhí)枺?/td> | 201320231847.1 | 申請日: | 2013-05-02 |
| 公開(公告)號: | CN203256090U | 公開(公告)日: | 2013-10-30 |
| 發(fā)明(設計)人: | 季亦強;鄭光榮;王濤;周麗君;張蕾;劉雪峰;張巖;周斌;張蕊 | 申請(專利權)人: | 江蘇瑞盛水處理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C02F9/14 | 分類號: | C02F9/14 |
| 代理公司: | 南京天華專利代理有限責任公司 32218 | 代理人: | 夏平 |
| 地址: | 214215 江蘇省*** | 國省代碼: | 江蘇;32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體化 污水處理 裝置 | ||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模塊化的高效污水生物處理設備,具體地說是一種充分發(fā)揮了水解酸化池、生物接觸氧化池等生物膜反應器具有的生物密度大、耐污能力強、動力消耗低、操作運行穩(wěn)定、維護方便特點的一體化污水處理裝置。
背景技術
現有的污水處理設備由于更多的尋求某一方面的效率,從而忽視其它方面的需求,不能做到諸多功能集于一體對污水進行處理,而需要多種設備的配合對污水進行處理,從而使得整套設備具有了投資高、占地面積大、生產效率低等諸多限制,難以提高污水處理效率。
發(fā)明內容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是針對現有技術存在的缺陷,提高一種充分發(fā)揮了水解酸化池、生物接觸氧化池等生物膜反應器具有的生物密度大、耐污能力強、動力消耗低、操作運行穩(wěn)定、維護方便特點的一體化污水處理裝置。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是通過以下技術方案解決的:
一種一體化污水處理裝置,包括依次一體設置的水解酸化池、生物接觸氧化池、沉淀池和污泥消化池,四者之間采用隔板隔開,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水解酸化池的上部設有進水口,水解酸化池的底部通過隔板上設置的通孔與生物接觸氧化池相連,生物接觸氧化池的上部設有堰水槽,堰水槽通過堰水管與沉淀池內的進水管相連通,沉淀池的底部通過隔板上的通孔和污泥消化池相連通;所述沉淀池的上部設有與清水消毒池相連通的溢流堰。
所述的水解酸化池內的填料層的下側設有與外界氣源相連的穿孔曝氣管。
所述的生物接觸氧化池內的填料層的下側設有與外界氣源相連的穿孔曝氣管。
所述的穿孔曝氣管設有均勻分布的曝氣頭。
所述的沉淀池采用豎流式沉淀池。
所述的污泥消化池上設有與生物接觸氧化池相連通的污泥回流管。
所述的清水消毒池上設有出水口。
所述污泥消化池的上部設有上清液回流口,所述的上清液回流口通過管道與水解酸化池相連。
所述的水解酸化池、生物接觸氧化池、沉淀池和污泥消化池上皆設有人孔。
本實用新型相比現有技術有如下優(yōu)點:
本實用新型充分發(fā)揮了水解酸化池、生物接觸氧化池等生物膜反應器具有的生物密度大、耐污能力強、動力消耗低、操作運行穩(wěn)定、維護方便的特點,水解酸化池抗沖擊負荷的能力強并具有脫氮除磷能力,生物接觸氧化池內的填料多為組合軟填料,質輕、高強、物理化學性質穩(wěn)定、比表面積大、生物膜附著能力強、污水與生物膜的接觸效率高,同時生物接觸氧化池內采用曝氣頭進行鼓風曝氣,使纖維束不斷漂動,曝氣均勻,微生物生長成熟,具有活性污泥法的特征。
本實用新型出水水質穩(wěn)定,污泥產量少并易于處理;整套設備可設于地面上,也可埋于地下,易于自動控制管理、操作簡單且投資少,適宜推廣使用。
附圖說明
附圖1為本實用新型的結構示意圖。
其中:1—水解酸化池;2—生物接觸氧化池;3—沉淀池;4—污泥消化池;5—隔板;6—進水口;7—通孔;8—堰水槽;9—堰水管;10—清水消毒池;11—溢流堰;12—填料層;13—穿孔曝氣管;14—曝氣頭;15—出水口;16—上清液回流口;17—人孔。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結合附圖與實施例對本實用新型作進一步的說明。
如圖1所示:一種一體化污水處理裝置,包括依次一體設置的水解酸化池1、生物接觸氧化池2、沉淀池3和污泥消化池4,四者之間采用隔板5隔開,水解酸化池1和生物接觸氧化池2內的填料層12的下側皆設有與外界氣源相連的穿孔曝氣管13,其中在水解酸化池1的上部設有進水口6,水解酸化池1的底部通過隔板5上設置的通孔7與生物接觸氧化池2相連,生物接觸氧化池2內的穿孔曝氣管13設有均勻分布的曝氣頭14,生物接觸氧化池2的上部設有堰水槽8,堰水槽8通過堰水管9與沉淀池3內的進水管相連通,沉淀池3采用豎流式沉淀池且沉淀池3的底部通過隔板5上的通孔7和污泥消化池4相連通,污泥消化池4上設有與生物接觸氧化池2相連通的污泥回流管,在污泥消化池4的上部設有通過管道與水解酸化池1相連的上清液回流口16;另外沉淀池3的上部設有與清水消毒池10相連通的溢流堰11,清水消毒池10上設有出水口15。另外水解酸化池1、生物接觸氧化池2、沉淀池3和污泥消化池4上皆設有用于維修養(yǎng)護的人孔17。
本實用新型各部分的作用原理如下。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江蘇瑞盛水處理有限公司,未經江蘇瑞盛水處理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yè)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320231847.1/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