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綜合法二氧化氯制備系統的尾氣處理裝置有效
| 申請號: | 201320228942.6 | 申請日: | 2013-04-28 |
| 公開(公告)號: | CN203253340U | 公開(公告)日: | 2013-10-30 |
| 發明(設計)人: | 徐萃聲;黃丙貴;農斌;楊崎峰;楊禮平;覃雨苗;班飛 | 申請(專利權)人: | 廣西博世科環保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B01D53/78 | 分類號: | B01D53/78;B01D53/68;C01B11/06 |
| 代理公司: | 廣西南寧公平專利事務所有限責任公司 45104 | 代理人: | 劉小萍 |
| 地址: | 530007 廣西壯*** | 國省代碼: | 廣西;45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綜合法 氧化 制備 系統 尾氣 處理 裝置 | ||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化工產品生產中尾氣處理裝置,具體是一種綜合法二氧化氯制備系統的尾氣處理裝置。
背景技術
二氧化氯是一種強氧化劑,穩定的二氧化氯已被世界衛生組織(WHO)列為A1級高效、安全消毒劑,也是很好的造紙漂白劑。自十九世紀三十年代起,開始進行工業化生產,目前在北美洲和歐洲有1000多個二氧化氯生產工廠。
綜合法二氧化氯制備包括三個主要合成單元,即NaClO3合成單元、HCl合成單元和ClO2合成單元。ClO2合成單元是用氯酸鹽和鹽酸反應生成氯化鈉、二氧化氯、氯氣和水,其中鹽酸既作為還原劑又作為反應的酸性介質,反應式為:
NaClO3+2HCl→ClO2+1/2Cl2+H2O+NaCl
氯酸鹽和鹽酸反應產生的混合氣體在抽真空系統作用下進入二氧化氯吸收塔,與從塔頂噴淋而下的7℃的冰水接觸,制成8~10g/L二氧化氯水溶液。整個制備系統的尾氣將通過尾氣處理裝置處理后達標排放至大氣。
上述尾氣處理裝置是二氧化氯制備系統的核心設備之一。由于綜合法二氧化氯制備過程產生的尾氣中仍然含有較高含量的氯氣和二氧化氯,如果直接排向大氣必然會造成環境污染和資源的浪費,因此要想真正實現尾氣“零污染”排放,在尾氣排向大氣之前必須具備ClO2和Cl2的處理裝置。傳統的方法是在尾氣吸收塔頂部加入冷凍水,以獲得低二氧化氯和氯氣含量的“清潔性”尾氣,但這種用冷凍水吸收尾氣的方法適用尾氣中含有氯氣組分很小的工藝,不適用在綜合法制備二氧化氯工藝中。通過對二氧化氯與氯氣尾氣處理方法和裝置的改造與優化使尾氣能達標排放,已經成為共識。
實用新型內容
本實用新型所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提供一種綜合法二氧化氯制備系統的尾氣處理裝置,以克服現有技術存在的環保與造成二氧化氯資源損失的問題。
本實用新型以如下技術方案解決上述技術問題:
本實用新型綜合法二氧化氯制備系統的尾氣處理裝置,它主要由海波塔和二氧化氯洗滌塔組成,海波塔和二氧化氯洗滌塔的上部分別設有液體分配器,下部分別設有儲液槽以及入料口,中部分別裝有作為氣液混合吸收區的填料;海波塔的頂部有氣體出口,并經管路連接二氧化氯洗滌塔下部的入料口;二氧化氯洗滌塔的頂部有氣體出口,并經管路與風機連接,使潔凈氣體能直接排到大氣中,同時保持兩塔內負壓,有利于尾氣更順利的在兩塔內上升;海波塔的液體分配器連接氫氧化鈉溶液管道,二氧化氯洗滌塔的液體分配器同時連接過氧化氫溶液管道和氫氧化鈉溶液管道。
本實用新型綜合法二氧化氯制備系統的尾氣處理裝置,所述海波塔的儲液槽連接海波塔泵,海波塔泵的出口管道分兩路輸出,一路連接海波塔冷卻器后接入氫氧化鈉溶液管道,另一路直接向外輸出。
本實用新型綜合法二氧化氯制備系統的尾氣處理裝置,所述二氧化氯洗滌塔的儲液槽連接二氧化氯洗滌塔泵,二氧化氯洗滌塔泵的出口管道分兩路輸出,一路連接二氧化氯洗滌塔冷卻器后接入氫氧化鈉溶液管道,另一路直接向外輸出。
本實用新型的海波塔及二氧化氯洗滌塔均采用逆流吸收的方式,在海波塔頂部采用氫氧化鈉進行噴淋,使尾氣中的氯氣與之反應形成次氯酸鈉溶液供其他工段使用或外賣,經過海波塔吸收后的尾氣中還含有少量二氧化氯,在進入二氧化氯洗滌塔后同時用氫氧化鈉和過氧化氫噴淋處理,除去尾氣中所含的二氧化氯氣體。
附圖說明
圖1是本實用新型的結構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廣西博世科環保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經廣西博世科環保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320228942.6/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