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多功能保溫屋面板有效
| 申請號: | 201320222551.3 | 申請日: | 2013-04-27 |
| 公開(公告)號: | CN203270960U | 公開(公告)日: | 2013-11-06 |
| 發明(設計)人: | 徐友娟 | 申請(專利權)人: | 江蘇匯迪建材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E04D3/35 | 分類號: | E04D3/35;B32B33/00;B32B15/18 |
| 代理公司: | 蘇州廣正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 32234 | 代理人: | 劉述生 |
| 地址: | 213100 江蘇省常州*** | 國省代碼: | 江蘇;32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多功能 保溫 屋面板 | ||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建筑材料領域,特別是涉及一種多功能保溫屋面板。
背景技術
目前,國內在外墻保溫上一般采用的方法為:在外墻面上噴涂聚氨酯硬泡、界面劑、水泥砂漿等,這樣的施工方法其施工難度大,工作周期長,施工過程很容易受到外界環境的影響。
為了解決這些問題,現在很多施工場合會采用保溫屋面板。但是,現有技術中保溫屋面板會受到外界雨水雜質的污染腐蝕。一段時間下來,保溫屋面板的使用質量會受到影響。
實用新型內容
本實用新型主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提供一種多功能保溫屋面板,結構簡單,美觀大方,可以配合不同建筑的要求,具有良好的保溫隔熱效果,采用雙層防水設置,能夠很好地保證保溫屋面板的防水性能,提高了使用質量,延長了使用周期。
為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實用新型采用的一個技術方案是:提供一種多功能保溫屋面板,鋼板層、保溫層和飾面層,所述保溫層的下方粘連有鋼板層,所述保溫層上方粘連有飾面層,所述飾面層上方設置有第一防水層,所述鋼板層下方設置有第二防水層,所述第一防水層與飾面層之間為可拆卸式連接,所述第二防水層與鋼板層之間為固定粘連設置。
在本實用新型一個較佳實施例中,所述保溫層內部設置有阻燃填充物。
在本實用新型一個較佳實施例中,所述飾面層包括多條均勻分布的裝飾紋。
在本實用新型一個較佳實施例中,所述第一防水層包括兩個防水板,所述兩個防水板呈角度接觸設置。
在本實用新型一個較佳實施例中,所述第二防水層為防水涂料層。
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實用新型多功能保溫屋面板結構簡單,美觀大方,可以配合不同建筑的要求,具有良好的保溫隔熱效果,采用雙層防水設置,能夠很好地保證保溫屋面板的防水性能,提高了使用質量,延長了使用周期。
附圖說明
圖1是本實用新型多功能保溫屋面板一較佳實施例的主視圖;
圖2是本實用新型多功能保溫屋面板一較佳實施例的左視圖;
附圖中各部件的標記如下:1、鋼板層,2、保溫層,3、飾面層,4、第一防水層,5、第二防水層,6、防水板。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結合附圖對本實用新型的較佳實施例進行詳細闡述,以使本實用新型的優點和特征能更易于被本領域技術人員理解,從而對本實用新型的保護范圍做出更為清楚明確的界定。
請參閱圖1至圖2,本實用新型實施例包括:
一種多功能保溫屋面板,鋼板層1、保溫層2和飾面層3,所述保溫層2的下方粘連有鋼板層1,所述保溫層2上方粘連有飾面層3,所述飾面層3上方設置有第一防水層4,所述鋼板層1下方設置有第二防水層5。
所述第一防水層4與飾面層3之間為可拆卸式連接。具體地,所述第一防水層4包括兩個防水板6,所述兩個防水板6呈角度接觸設置,能夠減少雨水塵土的污染腐蝕,延長保溫屋面板的使用周期。
所述第二防水層5與鋼板層1之間為固定粘連設置。具體地,所述第二防水層5為防水涂料層。
本實用新型的多功能保溫屋面板采用雙層防水設置,能夠很好地保證保溫屋面板的防水性能,延長工作周期。
所述保溫層2內部設置有阻燃填充物,能夠滿足保溫屋面板的防火規范要求。
所述飾面層3包括多條均勻分布的裝飾紋,其顏色可以多達幾十種,可以配合不同建筑的要求,更加美觀大方。
本實用新型多功能保溫屋面板的有益效果是:
結構簡單,美觀大方,可以配合不同建筑的要求,具有良好的保溫隔熱效果,采用雙層防水設置,能夠很好地保證保溫屋面板的防水性能,提高了使用質量,延長了使用周期。
以上所述僅為本實用新型的實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實用新型的專利范圍,凡是利用本實用新型說明書及附圖內容所作的等效結構或等效流程變換,或直接或間接運用在其他相關的技術領域,均同理包括在本實用新型的專利保護范圍內。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江蘇匯迪建材有限公司,未經江蘇匯迪建材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320222551.3/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