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雙向開口對拉箍筋有效
| 申請號: | 201320199161.9 | 申請日: | 2013-04-19 |
| 公開(公告)號: | CN203160515U | 公開(公告)日: | 2013-08-28 |
| 發明(設計)人: | 文常娟;李騎兵;蔣松甫 | 申請(專利權)人: | 中國五冶集團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E04C2/06 | 分類號: | E04C2/06;E04C3/20;E04C3/34 |
| 代理公司: | 成都行之專利代理事務所(普通合伙) 51220 | 代理人: | 謝敏 |
| 地址: | 610000 *** | 國省代碼: | 四川;5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雙向 開口 拉箍筋 | ||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到一種箍筋,特別是涉及一種雙向開口對拉箍筋。
背景技術
箍筋是用來滿足斜截面抗剪強度,并聯結受力主筋和受壓區混筋骨架的鋼筋。在勁性結構、復雜密集鋼筋節點中,由于型鋼上的栓釘占據箍筋從構件頂部向下安裝的空間或同一部位鋼筋數量過大、穿插方向過多,現有的箍筋在遇到類似復雜節點的時候,施工的順序與常規施工順序有較大差異,需考慮到箍筋與其他鋼筋或構件的穿插和碰撞問題,都會使普通的封閉箍筋的綁扎耗時耗工甚至無法安裝,需要耗費較多的人力及較長的時間進行綁扎成型,對施工進度的影響較大。
實用新型內容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現有技術的缺點和不足,提供了一種雙向開口對拉箍筋,克服現有箍筋使用于勁性結構、復雜密集鋼筋節點中時,耗時耗工,甚至無法安裝的缺陷。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通過下述技術方案實現:雙向開口對拉箍筋,包括兩個箍筋,所述的箍筋包括一根鋼筋,鋼筋彎折成一個缺少一邊的矩形,鋼筋的兩端都設置有彎鉤,所述的矩形的缺邊處即為開口,開口兩側的矩形邊即為側邊,開口的對側為底邊,兩個箍筋所形成的矩形相互平行,其中一個箍筋的兩個側邊與另一個箍筋的兩個側邊一一貼合,一個箍筋的開口與另一個箍筋的底邊相貼合,兩個箍筋之間通過固定件進行固定。兩個箍筋相互平行貼合,從側面看去,一個箍筋的開口被另一個箍筋的底邊封住,兩個箍筋形成一個封閉截面,用于圍住構件的縱筋,當箍筋圍住縱筋時,彎鉤即勾住縱筋,使得箍筋連接在縱筋上,箍筋安裝到縱筋上后,再通過鋼絲等固定件進行綁扎固定。
進一步,所述的彎鉤為一個向矩形內彎曲的鉤,彎鉤與箍筋形成的截面處在同一面,當箍筋與縱筋相垂直時,彎鉤能夠更好地勾住縱筋。
進一步,所述的彎鉤彎曲角度為135°,使得箍筋抗負荷能力提高。
進一步,所述的固定件可以為鋼絲、緊件套等任意可以將兩個箍筋固定的零件,本實用新型采用鋼絲將兩個箍筋綁扎固定。
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加工容易,在現有的加工技術環境下便可加工成型,無需新增加投入,鋼筋損耗低。
2、可以節約勞動力,對于操作人員的要求技能不高,可根據實際施工情況進行箍筋綁扎,操作簡便。
3、提高工作效率,施工時間短,保證了施工的進度。
附圖說明
圖1?為實施例1的結構拆分示意圖;
圖2?為實施例1的結構示意圖;
圖3?為實施例2的結構拆分示意圖;
圖中,1-鋼筋,2-箍筋,3-彎鉤,4-開口,5-側邊,6-底邊。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結合實施例對本實用新型作進一步的詳細說明,但是本實用新型的結構不僅限于以下實施例:
【實施例1】
如圖1、圖2所示,雙向開口對拉箍筋,雙向開口對拉箍筋,包括兩個箍筋2,所述的箍筋2包括一根鋼筋1,鋼筋1彎折成一個缺少一邊的矩形,鋼筋1的兩端都設置有彎鉤3,所述的矩形的缺邊處即為開口4,開口4兩側的矩形邊即為側邊5,開口4的對側為底邊6,兩個箍筋2所形成的矩形相互平行,其中一個箍筋2的兩個側邊5與另一個箍筋2的兩個側邊5一一貼合,一個箍筋2的開口4與另一個箍筋的底邊6相貼合,兩個箍筋2之間通過固定件進行固定。
本實施例中固定件可以為鋼絲、緊件套等任意可以將兩個箍筋2固定的零件,具體固定時,固定件分別固定好箍筋2相接觸的側邊5,這樣即可固定好兩個箍筋2。
【實施例2】
如圖3,本實施例的結構與實施例1基本一致,不同之處在于本實施例中彎鉤3為一個向矩形內彎曲的鉤,且彎鉤3的彎曲角度α為135°。
本實施例中的固定件為鋼絲,鋼絲將兩個箍筋2綁扎固定。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中國五冶集團有限公司,未經中國五冶集團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320199161.9/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鋼絞線拉鎖錨具的防松動裝置
- 下一篇:一種樁基灌注水下混凝土自動控制裝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