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螺旋負壓裝置有效
| 申請號: | 201320180836.5 | 申請日: | 2013-04-12 |
| 公開(公告)號: | CN203156106U | 公開(公告)日: | 2013-08-28 |
| 發明(設計)人: | 毛鵬凱;閆秋霖;魏廣;苗艷才 | 申請(專利權)人: | 山西晉城無煙煤礦業集團有限責任公司 |
| 主分類號: | B23B47/34 | 分類號: | B23B47/34 |
| 代理公司: | 太原科衛專利事務所(普通合伙) 14100 | 代理人: | 朱源 |
| 地址: | 048006 山*** | 國省代碼: | 山西;14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螺旋 裝置 | ||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鉆機上使用的負壓裝置,具體為一種螺旋負壓裝置。?
背景技術
在加工和機械行業中鉆機的利用非常廣泛,特別是用于鉆深孔的鉆機,這種鉆機的鉆桿為中空結構,一般在鉆探過程中鉆頭處鉆下的碎屑都是通過泵將鉆屑或切削液抽出。但是泵一般只適用于管路比較封閉、油路干凈的情況下對鉆桿鉆下的雜物進行抽取,以避免雜質損壞儀器,使得在某些特殊加工行業和裝置中,由于環境條件差,雜質較多,通常的泵無法發揮作用,因此需要一種能夠適用于較差工作環境的抽除鉆桿前端雜物的裝置。?
發明內容
本實用新型為解決目前機加工用鉆桿缺乏一種能夠適用于較差工作環境的抽除鉆桿前端雜物的裝置的技術問題,提供一種螺旋負壓裝置。?
本實用新型是采用如下技術方案實現的:一種螺旋負壓裝置,包括一個外套筒,外套筒的側壁上開有一個與外套筒中部空腔相連通的高壓接口;還包括一個貫穿于外套筒空腔中的內套筒;所述內套筒與外套筒兩個端口之間固定密封連接;所述內套筒位于外套筒空腔內部部分的側壁上開有若干個貫通內套筒內外壁且相互間距一定的呈螺旋狀排布的進料孔;所述進料孔位于內套筒外壁上的端口稱為進口,所述進料孔位于內套筒內壁上的端口稱為出口;內套筒靠近進料孔進口的一端端口上設有卡套。?
應用時,本實用新型的內套筒的空腔直徑應與鉆桿的直徑相配,以保證鉆桿能夠套入并固定在內套筒的空腔之中。將本實用新型裝設在鉆桿6的尾部,鉆桿與卡套之間密封連接,如圖2所示,進料孔進口靠近鉆桿6尾部,而進料孔出口遠離鉆桿尾部;鉆桿尾部不能越過進料孔位于內套筒內壁上的出口;卡套與鉆桿之間密封連接。通過泵將高壓水或霧化氣經高壓接口注入外套筒,高壓水或霧化氣經外套筒中部的空腔進入螺旋狀的進料孔;高壓水或霧化氣在經過進料孔后,在整體排布呈螺旋狀的進料孔的作用下,高壓水或霧化氣在噴入內套筒的空腔時,產生渦旋,并向后流出(即遠離鉆桿尾部的方向),渦旋的中部形成一個負壓區域,將鉆桿前端的鉆屑及切削液抽出。各個進料孔間隔一定,這樣才能形成結構穩定的、中心負壓一定的渦流;渦流中部形成負壓的機理為現有公知技術,是本領域技術人員所熟知的。由于泵體并不與鉆桿前端的鉆屑以及切削液直接接觸,使得本實用新型能夠適用于較差的工作環境中,解決了目前存在的技術問題。外套筒兩個端口與內套筒之間密封連接,卡套與鉆桿之間密封連接,是為了保證由高壓接口進入的高壓水或霧化氣不會因泄露造成外套筒內腔壓力不足進而無法在內套筒中產生流速足夠、負壓一定的渦旋。外套筒與內套筒之間的固定以及密封可采用多種方式或結構,均為本領域技術人員的公知技術。?
本實用新型通過螺旋狀進料孔的設置使經由泵體流出的高壓水或霧化氣形成渦旋,并通過渦旋流產生負壓將鉆桿前端的雜質吸出。由于避免了泵體直接與雜質的相互作用,使得本實用新型可以應用于環境較為惡劣的工作場所。本實用新型結構簡單,構思巧妙,不僅能應用于鉆桿的抽吸,還能夠應用于其它需要產生負壓的裝置中。?
附圖說明
圖1本實用新型結構示意圖。?
圖2?本實用新型內部結構示意圖。?
圖3?本實用新型所述內套筒左套筒的側視結構示意圖。?
圖4?圖3的正視結構示意圖。?
圖5?內套筒左右兩部分的連接示意圖。?
1-外套筒,2-高壓接口,3-內套筒,4-進料孔,5-卡板,6-鉆桿。?
具體實施方式
一種螺旋負壓裝置,包括一個外套筒1,外套筒1的側壁上開有一個與外套筒1中部空腔相連通的高壓接口2;還包括一個貫穿于外套筒1空腔中的內套筒3;所述內套筒3與外套筒1兩個端口之間固定密封連接;所述內套筒3位于外套筒1空腔內部部分的側壁上開有若干個貫通內套筒3內外壁且相互間距一定的呈螺旋狀排布的進料孔4;所述進料孔4位于內套筒3外壁上的端口稱為進口,所述進料孔4位于內套筒3內壁上的端口稱為出口;內套筒3靠近進料孔4進口的一端端口上設有卡套9。?
所述內套筒3位于外套筒1兩個端口外部的部位均設有一個環繞內套筒3筒體的卡板5;所述外套筒1固定于兩個卡板5之間;所述卡板5與外套筒1相接觸部位設有密封件。?
所述內套筒3包括左右套筒,左套筒右端呈收口狀結構,其上開出若干個等間距的呈螺旋狀排布的凹槽;右套筒的左端呈一個與左套筒收口端相配合的開口端,所述左右套筒套在一起并固定,所述凹槽與右套筒的內壁之間形成進料孔4。?
由圖3可以看出進料孔4的分布,若干個間距一定的進料孔4排列成螺旋狀結構,這樣能夠使經過進料孔4的流體(氣體或液體)在流入內套筒3空腔后形成渦流,渦流中心處進行成了負壓。內套筒3位于外套筒1兩端的位置各設有一個卡板5,卡板5的中心開有與內套筒3空腔同心的孔;外套筒1被固定在兩個卡板5之間,卡板5與外套筒1端口之間設有密封件,起到密封外套筒1空腔的作用。實際上外套筒1是由上下兩部分構成的,具體制作時是將上下兩部分放置于內套筒3兩個卡板5之間,再將上下兩部分焊接在一起。內套筒3分為左右兩部分,如圖3、4所示,左套筒做成右端呈收口狀的結構,其上開出若干個等間距的呈螺旋狀的凹槽;再制作一個與左套筒相配合的右套筒,右套筒的左端呈一個與左套筒收口端相配合的開口端,如圖5將左右兩個套筒套在一起固定,并露出一個端口,呈螺旋狀的凹槽與右半套筒的內壁之間就形成了進料孔4。?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山西晉城無煙煤礦業集團有限責任公司,未經山西晉城無煙煤礦業集團有限責任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320180836.5/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