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一種太陽能發電系統有效
| 申請號: | 201320168068.1 | 申請日: | 2013-04-07 |
| 公開(公告)號: | CN203161425U | 公開(公告)日: | 2013-08-28 |
| 發明(設計)人: | 林秀櫻 | 申請(專利權)人: | 林秀櫻 |
| 主分類號: | F03B13/06 | 分類號: | F03B13/06;H02N6/00 |
| 代理公司: | 廣州市天河廬陽專利事務所 44244 | 代理人: | 胡濟元 |
| 地址: | 510150 廣東省廣州*** | 國省代碼: | 廣東;44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太陽能 發電 系統 | ||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電學領域,具體將光輻射轉變為電能的抽水蓄能型發電裝置。
背景技術
隨著社會經濟的高速發展,人們對能源提出了越來越高的要求,綠色能源成為當前人類面臨的迫切課題。由于太陽能發電具有清潔、安全和資源充足等優點,因此被認為是二十一世紀最重要的新能源。太陽能光伏技術是利用太陽能電池將太陽能直接轉變為電能的技術,常規的太陽能光伏供電系統由太陽能電池組、蓄電池、控制器和DC—AC逆變器組成。但是,由于太陽能電池的輸出電能極不穩定,尤其是太陽能電池的輸出電能受天氣、晝夜等自然因數變化的影響很大,加之不同時間段用電量的差異顯著,因此需要大容量的蓄電池組才能滿足長時間穩定供電的要求。據測算,在太陽能光伏發電系統的總投資中,蓄電池的成本要占的20~25%,而且普通蓄電池的使用壽命只有2~3年,因此尋求一種新的儲存電能的方式是太陽能光伏發電行業的迫切需求。
發明內容
鑒于現有技術所存在的上述不足,本實用新型所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提供一種改進的太陽能光伏發電系統,該系統既可顯著提高電能的儲存量,還可大幅度降低太陽能光伏發電系統的使用維護費用。
本實用新型解決上述問題的技術方案為:
一種太陽能發電系統,該系統包括太陽能電池板、蓄電池組和逆變控制箱,其特征在于,還包括電能儲蓄裝置,該裝置由上蓄水池、下蓄水池、落水管、揚水管、管道抽水機和水輪發電機組成,其中,
所述的落水管由上蓄水池底部延伸到下蓄水池口部,其中部串設著所述的水輪發電機;
所述的揚水管由下蓄水池延伸到上蓄水池口部,其中部串設著所述的管道抽水機;
所述的蓄電池組設在所述水輪發電機的輸出回路中;
所述的管道抽水機中的直流電機設在所述太陽能電池板的輸出回路中;
所述的逆變控制箱中設有DC—AC逆變器和蓄電池組的充放電控制電路,DC—AC逆變器的電源電路設在蓄電池組的輸出回路中。
為了使實際用電量與水輪發電機的發電量相匹配,以節約電能,本實用新型的進一步改進方案是,所述的落水管為若干根,每一根落水管的中部串設一所述的水輪發電機。這樣,就能根據實際用電量來靈活選擇需要開啟的水輪發電機的數量。
由于本實用新型所述的太陽能發電系統在普通的太陽能發電系統中增設了抽水蓄能的電能儲蓄裝置,因此較現有技術具有下述有益效果:
1、利用抽水蓄能,大幅度減少了蓄電池組的容量,顯著降低了更換蓄電池所需要的使用維護費用;
2、上下蓄水池可利用自然存在的地勢圍建,不僅使用壽命長,而且儲存電能的容量大,可在陽光充足時長時間發電抽水將能量儲存起來在夜晚或用電高峰時發電供大功率的電器使用;
3、可使用小功率的太陽能電池板為功率較大的電器供電,以節約投資。
附圖說明
圖1為本實用新型所述太陽能發電系統的原理圖。
圖2為本實用新型所述太陽能發電系統的一個具體實施例的結構示意圖(立體圖)。
具體實施方式
參見圖2,整個太陽能發電系統由太陽能電池板1、電能儲蓄裝置、逆變控制箱2和蓄電池組3組成。上述太陽能發電系統中的電能儲蓄裝置由上蓄水池4、下蓄水池5、落水管6、揚水管7、管道抽水機8和水輪發電機組成,其中,所述的落水管6為4根,每一根落水管6的中部串設一水輪發電機9,且由上蓄水池4底部延伸到下蓄水池5的口部;所述的揚水管7的中部串設著管道抽水機8,且由下蓄水池5延伸到上蓄水池4口部;所述的蓄電池組3設在水輪發電機9的輸出回路中(見圖1);所述的管道抽水機8中的直流電機設在太陽能板1的輸出回路中(見圖1);所述的逆變控制箱2中設有DC—AC逆變器2-1和蓄電池組的充放電控制電路,其中DC—AC逆變器2-1的電源電路設在蓄電池組的輸出回路中(見圖1)。
參見圖1,太陽能電池板1為由若干個光伏電池的陣列,光伏電池的陣列將太陽能轉變成電能,驅動管道抽水機8將下蓄水池5經揚水管7抽到上蓄水池4中儲存起來;晚上或需要用電時,將上蓄水池4中所儲存的水經落水管6放到下蓄水池5內,串設落水管6的水輪發電機9將水的勢能轉變成電能,經蓄電池組3穩壓后由逆變控制箱2中的DC—AC逆變器2-1變換220V交流電供給用電設備。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林秀櫻,未經林秀櫻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320168068.1/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